融媒时代记者如何提高“内在颜值”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年的两会报道是众多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内和国际受众了解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渠道。不管时代、技术如何发展变化,对媒体人应提供“优质内容”的要求不会变。本文以2018年央视《两会1 1》岩松观察和评论为例,探析在互联网融媒体环境下,记者应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提高专业能力,担负起媒体人应有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两会1 1;故事化;人性化
  2018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首次开启,和部长通道一起组成三大通道,与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截至2018年3月19日,部长通道开启5场,30位部长回答了记者提问;代表通道开启4场,36名人大代表与记者见面;委员通道开启3场,33名委员与记者见面。与几年前两会上出现“拦部姐”,记者们需要围追堵截向部长提问不同,2018年全国两会,部长、代表和委员们排着队接受记者采访,这显示出我国两会越来越开放、自信和包容,同时也对现场记者的专业能力和提问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融媒体时代,不管新闻的采编方式和传播渠道如何推陈更新,但有一点始终不变:内容为王。2018年全国两会,白岩松的两会观察和评论再次脱颖而出,用鲜活生动平实简洁的语言,准确传递出“新时代”的两会和以往的不同,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方向。笔者分析他的新闻播报风格和特点,是希望热爱新闻事业的同仁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更好前行。

一、 白岩松两会观察与评论的特色


  白岩松的报道风格一贯秉承“像个人、说人话、关注人”的理念,不管是多重要的政治活动报道还是多小的新闻细节,他都会用“入耳走心”的话,让观众“入脑入心”。
  (一)将“社会热点和难点”巧妙融入议程
  两会期间,《两会1 1》每晚九点三十分播出,时长二十五分钟,设置有瞬间、关键词、面孔、声音、数字五个板块。每期节目关注的都是跟人民群众生活、国家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借助一段VCR短片,还是一句同期声,或者一组数字,均以细节体现,均指向具体的社会问题及实现路径,绝无空洞无物的表述。另外,在内容衔接上,提出问题后必有回响,有时给予明确答案,有时提出方向性的解决途径,有问有答,有始有终,绝无虎头蛇尾、语焉不详的报道,这样无形中增强了节目的公信力和观众的信赖度。
  比如在报道这次两会的重头戏——对新成立的监察委的报道上,《两会1 1》分别在3月5日全国人大开幕当天、3月11日宪法修正案通过,以及3月18日杨晓渡当选监察委主任三个节点上进行衔接报道。通过杨晓渡在部长通道上接受记者采访、相关VCR短片的介绍,以及白岩松平实精准的解析、评论,使受众对新成立的监察委的职能和作用有了清晰认知。
  比如报道未来中国三大攻坚战之首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两会1 1》巧妙地关注新闻的核心元素——人,以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卸任和易纲的接任为切入点,以周小川应对记者提问“谁来接掌央行”时的回答“你猜啊”,和易纲接棒央行行长后应对众多记者提问时,首先提醒“注意安全啊”,巧妙地引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问题。白岩松将两人的接替称之为“周易”,他用谐音的表达方式,用两个个体化的“人”,去切入看似枯燥的金融领域改革这样的宏大命题,尽管没有“大里来,大里去”,但却更深入人心。
  (二)“故事化、人性化 ”切入“大选题”
  “‘空讲事’是很难的,太累,人家不爱听,听一会儿就犯困了。但把‘人’的元素放进故事里,就不一样了。只要选对了‘人’,听者就会感同身受,就会以相同的情态沉浸在你的故事里”。[1]传播,就是给别人讲故事。“正能量”、“主旋律”,大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样需要好故事来表述和传播。
  在2018年的《两会1 1》报道中,在白岩松的观察和评论里,有人、有情感、有故事,使观众轻松且清楚地理解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的“大民生、大主题和大格局”。
  比如谈到“人才创新”,白岩松用“苹果、小米”举例子,他说,原来的“蘋果、小米”是吃的,现在提到“苹果、小米”大家还会想到电子产品,想到“乔布斯、雷军”,接着自然引出创新中国如何激活人才“富矿”的探讨。
  比如谈到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白岩松用治理水污染需要“九龙治水”等形象化的表达,引出生态环境部成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同时,我们又要清醒意识到,任何部门都应依法履职,不能“手伸得太长”。他评论到:“之前环保部没有牙,未来就有了‘钢牙’,但有了‘钢牙’是不是就可以不分青红皂白随便咬?当然不是,要依法进行环境治理,反对环保督查中的一刀切,乱作为。”
  白岩松的观察和评论紧抓细节,注重逻辑和节奏,简短精悍,这得益于他长期的训练积累和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因为“长篇大论是相对容易的,‘收不住’反倒是能力不足的表现”。[2]
  (三)“金句”不断 , 风趣幽默
  白岩松擅长用老百姓爱听的大实话、大白话进行表达,很多时候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在谈到学生减负时,用了一副对联:“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又放寒暑假”。横批是:“差距进一步拉大”。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非常自然地引出中国教育“减负”减了63年,却越减越重的话题。
  比如谈到应树立正确的扶贫观,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时,白岩松评论到:“扶贫脱贫不能搞大跃进,不能吃兴奋剂 。”
  比如谈到两会期间雾霾再次来袭时,白岩松称:“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脑子进水了啊,当我看到北京严重的空气污染的时候,我竟然还挺高兴。高兴原因,就是从去年到现在空气质量一直不错,我就怕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我们刚一发力,空气就好了。这次雾霾来袭就是给我们提个醒,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啊!人厉害还是风厉害?依我看,短期看风厉害,长期看人厉害。”短短几句大白话,将未来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严峻性提了出来,听起来轻松却引人深思,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其他文献
去年下半年,家里出了几件不好的事。先是自己脚上长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包,开始没当回事,随着包的飞快生长,连鞋子都穿不上了。看医生,怀疑是恶性骨肿瘤,吓得半死,做病理,确诊为良性,割下就没事了。  脚上的包刚拆线3天,老公半夜突发心肌梗死,急送省医抢救,上了三个支架,差一点儿我就成了寡妇……  老公手术一个月后,我陪他去省城复查,路上手机响了,妹妹说母亲的腿摔断了,躺在医院,可能要终身瘫痪……  急急忙
【摘 要】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是国内首档也是唯一一档读信节目,其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的节目形式也为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开辟了新路。本文借用“传播仪式观”理论,从节目现场设置对仪式感的建立、书信演绎者对仪式感的建立、书信对文化的建构、观众共同参与共建仪式秩序、嘉宾解读信件的仪式感五方面对《见字如面》节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见字如面;集体主义建构;仪式感一、传播仪式观理论概述 
极具江南特色的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而这样的动听吟唱也时常萦绕在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的校园里。  2009年,通安中学评弹团在校园内落地、生根、发芽,至今已历十载。十年间,无论是本地学子还是新苏州人学子,都与评弹艺术有了亲密接触,在吴侬软语中,充分领略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咿咿呀呀的婉转唱腔,仿佛物化成风,温柔地浸润通中学子的心。经过多年的评弹艺术熏陶,孩子们一举手一投足间透着江南品性、评弹
无论美国政府如何表态,克林顿与金正日的会面,都标志着双方直接会谈只是时间问题了。    8月5日,被朝鲜羁押了140天的美籍女记者凌志美和李丽娜,在走下克林顿专机的舷梯后,终于踏上了洛杉矶的土地,与久别的家人相拥而泣。  克林顿的20小时旋风之旅无疑给两个家庭和整个美国带来了极大振奋。正在肯尼亚访问的希拉里听闻女记者获释,感到“无比兴奋”;总统奥巴马则“大大松了口气”。  在朝鲜平壤,一张克林顿和
几个香港教授哈哈一笑,说内地教授你外行了,教授也不过一种职业而已,正因为钱多,必须消费,哪里又有时间读书呢?到头来,大学教授只发论文不读书,也就成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大概是因为自己这十年来一直身处大学的缘故,再加之为自己所规划的职业发展,读书成为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书店和图书馆也成为了我平时去得最多的地方。书读得多了,就自然会被朋友套上一个“读书人”的大帽子,然后再殷切地附加一句,这年头,坚
林远把脑袋塞到水龙头下面,冲洗完,直起身擦头发,有一瞬间,他在镜子里看到了两个字:杀人。  仔细看,是徐坤新买的衣物除菌液。瓶身上写着“2.5L 1.5L”,下面是广告词:深入杀灭细菌。  刚开始合租时,林远开洗衣机,把内裤、袜子一起放进去,被徐坤训斥了。加除菌液也不行,徐坤觉得那东西不好,伤衣服也伤皮肤。现在徐坤自己买了除菌液,4L的大瓶装。林远怀疑,这跟最近常来家里的女孩有关。那女孩看着白皙干
【摘 要】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安徽日报》牢牢把握评论工作的思想导向、创新导向、融合走向,认真做好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工作,旗帜鲜明亮剑发声、一锤定音,积极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关键词】党报评论;正面宣传;媒体融合  评论是党报的传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在。为增强党报评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安徽日报》专门成立了评论部,政治、经济、文化等部门也纷纷加强评论工作,着力打造社论、“安正平
【摘 要】向海外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命题。它需要我们有讲述中国故事的新话语体系,它需要我们有新的议题设置观和选题视野,它需要我们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故事;海外传播;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新的时代特征和被赋予的新的使命责任,凸显出当代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崭新面貌和鲜明品质。伴随着四十年的改革开放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媒体传播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为让电视节目的每一次传播都有意义、有效果,包括政论类电视访谈在内的电视节目形态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观众 “贴近性” 的研究和实践,只有真正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们的节目或作品才能真正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政论类访谈节目;节目策划;贴近性  政论类访谈节目由于其政策性较强,所以有别于其他访谈节目,如果
【关键词】媒体融合; 新媒体; 抖音号;客户端  现如今,万物皆媒,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产生。融媒体形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借力,多种媒介融合共存。合肥在线作为地市新闻网站,如何搭乘融媒体的快车?作为一名网站编辑,现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一、从生产、传播、互动入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媒体生态离不开三个环节:生产、传播和互动。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