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网络越来越便捷。近年来,在媒体曝光下,多起儿童遭受网络性侵害的案件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犯罪+互联网"的新特点,让这类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儿童网络性侵害的类型可归纳为隔空猥亵与网络诱发接触式性侵害,具有区别于传统儿童性侵害的特征。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性侵害亟待呼吁多方共治,建议立足家庭、学校、平台、法律制度、媒体、社会组织等六大主体,构建全方位管控、多主体参与、事前预防与事后恢复结合的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