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消防界(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消防部门在改革转制的大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救援技术及硬件设施等方面呈现出全新面貌,但从当下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仍然给消防灭火救援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从不同角度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文章主要分析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应对策略,希望能为优化消防灭火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USP4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目的:去泛素化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研究认为,靶向去泛素化酶开发相应抗肿瘤靶向药物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我们前期通过公共癌症数据库GEPIA分析发现,去泛素化酶USP4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低表达,但其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因此,本部分基于前期发现,将分析去泛素化酶USP49在NSCLC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并考察
背景: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年新增病例约160万例,死亡138万例。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NSCLC约为所有病例的80-85%。尽管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已应用于临床,但NSCLC的5年总生存率仍不超过20%。NSCLC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是缺少有效早期诊断技术方法。NSCLC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其分期,早期治疗效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NSCLC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基因靶向治疗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NSCLC的5年生存率仅为15%。因此探索NSCLC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Rap2b在许多类型的肿瘤中表达上调,但是Rap2b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潜在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本研究旨在探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逐渐被用于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是PVP术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其注入椎体后不但可起到可加固病椎缓解疼痛的作用,还可通过聚合时高热以及MMA单体的毒性杀伤肿瘤,但单纯PMMA骨水泥的抗肿瘤作用弱,疗效不持久。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研
背景目前,肺癌是全世界最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据统计,在2012年新发肺癌病例为180万(占所有癌症的12.9%),其中160万人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率的19.4%)。几十年前,肺癌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1980年估计有66万新病例,而在2012年上升到180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病例中的58%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地区,而我国的肺癌病例形式也日趋严峻。非小细胞肺癌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统计,肝癌全球有78.2万新发病例,74.5万死亡病例。目前,HCC在临床上的治疗策略以手术切除、肝移植、放化疗和靶向基因治疗等手段为主。尽管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面随着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HCC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然偏低,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HCC的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从而导致患者的
第一部分 C-型凝集素域家族3成员B影响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研究C-型凝集素域家族3成员B(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3 Member B,CLEC3B)在肺癌中的基因变化,研究该基因高表达对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究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挖掘该基因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可行性,为寻求治疗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或临床病理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2
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在过去20年中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飞速发展,但其预后仍不尽如人意,大多数肺癌病人发现时已进入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约为8~10个月。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以上,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化疗是临床治疗肺癌的常用手段,目前一线化疗方案仍以铂类为主,特别
目的:众所周知,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其早期发病的隐匿性,导致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胰腺癌总体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增长的趋势。截止2013年,其发病率上升至第10位,死亡率位列第6位,并有进一步加速增长的可能。而胰腺癌的复发及远处转移是造成胰腺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胰腺癌复发转移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提高胰腺
一、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临床特征目的: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7173例AML患者,根据细胞遗传学和融合基因检测的不同结果,分析不同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以及生存预后的差别。方法:1.完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AML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系统性分析全部AML患者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2.根据融合基因和细胞遗传学的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