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体验学习初探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达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技能”,经历或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然而,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于发展,思维方式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况且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对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离不开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和学习的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学生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获得知识: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或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无论学生们通过哪种途径获取知识,我们或许从作业里、试卷上看到的结果差别并不大。但是,从学生们的角度来看,真正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伯牙学琴”的故事想来大家都不陌生,起初,“伯牙”虽然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由于理解不深,只是单纯地把音符演奏出来而已,缺少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但由于他的老师精心安排,使其在身临其境中进行体验,终于成为有名的艺术家。所以,体验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去体验学习呢?
  1 在情境中体验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譬如,能使学生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能引发学生联想,能激发学生的情智,能促进学生的灵感……总之,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进行体验,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压强”一节引入中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给每组力气最大的男生发了一个核桃,并让他们徒手将核桃捏碎,结果没有一组成功。此时,我将第一组、第二组的核桃收回后故意狂傲地说,“这不简单,你们看,我一下就能将这两个核桃捏碎。”话音刚落两个核桃都裂开了。学生们都很好奇,在学生们的好奇声中,第三、四两组的两个男生很不服气地将核桃放在一起也捏碎了。这个实验过程中所呈现的物理现象像变魔术似的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好奇心促使他们继续追问:为什么捏两个核桃却比一个更容易?也正是这种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刨根问底,不断探求新的知识。
  又如,“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我们农村中学因缺少器材不能做,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的情境,先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通过总结、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最后,再利用多媒体呈现这样的情境:太空中,两个宇航员的对话场景;探狱时,罪犯与亲人交谈的画面。这样,真切的体验就会产生真切的感受,学生们的知识自然会掌握的更加牢固。
  2 在实践中体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是否动手实践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只听老师讲能记住10%—20%的内容,如果既听又看便能记住70%的内容,而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则能记住90%的内容。所以,亲身实践对所学的知识能领会得更深、记得更牢。
  比如,“短路”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只凭教师的语言,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实验:
  (1)用导线、开关和两节1.5v的干电池相连,闭合开关,用手摸一下导线和干电池,有什么感觉?(2)断开开关,拆下开关旁边的一根导线,将两只2.5v的灯泡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现象。(3)在刚才的电路中,断开开关,将一根导线接在一只灯泡的两端,闭和开关,观察现象。
  通过三个小实验的观察与实践,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什么是短路,短路有哪些危害。这种亲身经历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时也使原来较抽象的知识变的更具体、形象。
  又如,“简单机械和功”一章中,功、功率和机械效率这三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为此,在学完这三个概念后,笔者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了一场比赛:比一比看谁跑的最快,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效率最高?比赛时只能背事先准备好的书包,由一楼登至四楼,由固定的学生记下体重和时间,高度统一用9m,每个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自己的四项“成绩”,由小组复核计算的结果后统计、公布最终的结果。最终,四项“冠军”分别由四位同学获取。这一结果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同一个焦点上:为什么做功最多的功率不是最大?机械效率也不是最高?为什么上楼最快的做功却不是最多?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确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在比赛、计算、评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功的多少、功率的大小与效率的高低三者的区别。这真是“实践出真知”呀!
  3 在评价中体验
  体验学习是一个真切的实际操作过程和体验过程。对体验学习的评价应是评价时空的开放性和评价过程的形成性。要以学生个体为本位,实施持续的、动态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估应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阶段性评估和日常行为考察相统一,这样才能细致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
  对体验学习的评价更要重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评价应是一个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动(下转第230页)(上接第217页)力及增加学生学有所成的机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放松心态,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建议,乐于与他人交流与和谐相处,积极主动地思维,有效开发潜能,从而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另外,在评价中应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自寻求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的目标,以自己不断的进步和提高为出发点,体验学习的成功。
   总而言之,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提倡的一种教育思想,学生的任何一种试图理解所学的努力都可以说是体验。动手也罢,动脑也罢,独立探索也罢,相互讨论也罢,虔诚请教也罢,只要学生行进在促使静态知识内化为自身血肉这一条路上,就都值得表扬,值得提倡,所以教师设计体验教学,还需要更远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许静.物理课程的体验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6(2):52.
  [2]陈旭远,刘冬岩.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4(4):49.
  [3]http://baike.baidu.com/view/1743736.htm?fr=ala0_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吗啡经硬膜外腔给药途径对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   60例择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吗啡1mg(M1
[目的]研究氯甲酚纳米乳消毒剂(CND)对真菌的杀菌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分别利用营养肉汤稀释法、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物体表面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法
摘要历史教学中能够挖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素材应该来说是非常丰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经常教授一些传统的主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有时候学生的体会却和我们的主观意图大相径庭。新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将学生的“非主流”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到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上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有
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意义这两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教学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其目的在于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这方面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学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媒体无疑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代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之间的相关性。快速发现及定位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责任病灶,了解颅内血管异常情况,是急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