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磁脉冲刺激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腹型肥胖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ond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肥胖,患者表现为腹部显著凸起及腰围增加,腰围往往大于臀围且四肢相对较细[1],这也是成年男性腹型肥胖患者的典型表现.关于腹型肥胖的病因较复杂,但缺乏运动致使营养过剩,造成脂肪在腹部堆积是公认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腹型肥胖不仅给患者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是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重要危险因素[2],故如何治疗腹型肥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联合采用腹部磁脉冲刺激及肌力训练治疗成年男性腹型肥胖患者,发现经12周治疗后,患者体脂含量均较入选时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VR技术,每次30 min,每周6次,共8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趋于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且绝大多数患者不具备手术指征,需保守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较多,但均存在疗效欠佳或持续性不长等缺点.我科采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蛇游入洞随冬去,马嘶奔腾唤春归.值此2014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向各位编委、广大作者、读者以及关心和支持本刊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问候!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给予本刊的关心和支持!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也将迎来《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新的一年。
期刊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多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对其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相关研究指出,早期规范康复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其生活质量[1];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不予积极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进程,从而导致康复疗效欠佳[1-2].本研究旨在调查影响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积极参与康复干预,从而提高康复疗
期刊
目的 测定正常人前臂后皮神经感觉传导正常值.方法 采用逆向法检测58例正常健康人及1例男性伴前臂后皮神经损伤患者的双侧前臂后皮神经感觉传导,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起始潜伏期、峰潜伏期、峰峰波幅和传导速度,并计算正常健康人双侧波幅比值.结果 正常健康人前臂后皮神经SNAP的起始潜伏期、峰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分别为(1.96 ±0.12)ms、(2.48±0.14)ms、(7.39±2.
期刊
期刊
目的 比较成对关联刺激(PAS)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脑皮质兴奋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募集健康受试者10例.干预前检测所有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的运动诱发电位(MEP),记录其MEP波幅、MEP潜伏期和静息运动阈值(RMT);次日相同时间点,给予左侧大脑半球及其对侧腕部正中神经频率为0.05 Hz、强度为120% RMT、刺激间隔(ISI)为10 ms(称为PAS10)、共90对脉冲的PAS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