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先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和顺式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吸入麻醉组患者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情况。结果静脉麻醉组患者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均P<0.05),吸入麻醉组患者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均P<0.05),吸入麻醉组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静脉麻醉组均明显上升(均P<0.05)。与吸入麻醉组相比,静脉麻醉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叫睁眼时间及离开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与吸入麻醉组相比,静脉麻醉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明显升高(t=3.92,P<0.05)。结论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可维持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但静脉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更佳。
其他文献
从整合实验内容、实验预习、实验前讲课、实验指导、实验考核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在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方面的一些尝试。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四川人民发明了冲击式凿井法,凿出了一种新型盐井──卓筒井。卓筒井工艺技术的出现,使人类钻探技术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推动了井盐和油、气资源的开发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历史文化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庙会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即苍白密螺旋体的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ecies pallidum),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在梅毒诊断中,由于抗体效价或方法特异性等原
本文主要论及公共开放性空间与绿色城市的概念,并结合武汉市东湖湖滨改造建设的实察,提出对绿色城市公共开放性空间的开发以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设想.
建筑的声环境作为生态建筑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对此,从整体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提出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设备设计等各个环节保障声环境质量的技术
符号学的本身是一种研究媒介及其文化的一种方法论,任何事物的产生及发展都可以在符号学中找到最为根源的解释。其中,符号镜像是对现象部分的显示:符号的镜像有如生活中的镜
目的了解江西省各类铅酸蓄电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研究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抽取的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防护措施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硼酸盐是一类多功能材料,其广泛应用在非线性光学、荧光、阻燃、锂电等其他领域。其中,硼酸锌是一类无卤、无毒、抑烟、价廉的添加型阻燃剂,但是其与聚合物兼容性较差,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