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能培养学生建立模型、归纳总结、抽象、逻辑分析、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始终倍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在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中数学一直处于重要位置。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却存在一些偏差,作为一线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方面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已处于下游水平,本身对学习充满了畏惧感。但是在中职教师的引导下,加上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慢慢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学习数学的基础太差,仍然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中职教师引导的侧重点是学生学习技能,将来能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造成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到职业学校学习就是为了学技术,而数学做为基础学科不能直接教给学生技术,因此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上数学课时逃课。
  学生要从思想上改变数学无用论的错误观点,因为数学与专业课的学习关系非常密切,它是大多数专业课的基础。如计算机课程中的编程就与数学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紧密相连,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训练,是很难学好编程的,尤其是一些大型、复杂的程序。如今职业学校的热门专业——机电专业,就要用到三角函数、复数等知识;机械类的课程还要用要立体几何的知识等。如果没有数学的基础做支撑,这些专业课的学习会遇到重重困难;如果没有数学的基础做支撑,学生也不可能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合格的毕业生。
  2.教师方面
  一部分教师认为,职业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一些专业性强的知识,以便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适应社会的需求。对文化基础课不必要求太高,尤其是数学课。还有一部分教师觉得,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大多学生因听不懂,因此与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比起来,教学难度较大,对学生丧失了信心。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改变数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的状况,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要改变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基于以上原因,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对数学课的教研工作不好开展,更有数学课在职业学校中形同虚设。
  二、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笔者寻找一些解决措施。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勇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强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应用时,可以先提这样一个问题:一张16K的纸最多可以对折多少次?对折一百次后,它的厚度会有多厚?当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折和充分的猜想后,再揭晓答案:对折一百次后,纸的厚度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要大。学生会感到惊奇,这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使着学生慢慢地去探讨这方面的知识。
  2.正确地估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正确设置教学的目标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重要因素。对于中职生来说,虽然他们大都已经初中毕业,但由于多数学生初中数学的基础太差,学习的现实起点一般比正常教学中要求的起点要低,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起点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降低要求,适当补充一些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
  3.加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技术性知识的兴趣往往比纯理论知识的兴趣要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个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把专业课中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例如,关于正弦型函数的图像教学,对于机电专业应联系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和机械振动波形图,重点学习五点法作图和正弦函数的特性。
  4.为基础课提供更好的教学手段
  采用实例教学和模型教学,让学生明确数学课与专业课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补充讲解三维坐标系时,可以结合车床、铣床的结构图来讲解。在讲立体几何知识时,可以借助机械制图中的模型进行较为直观地教学。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了基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他文献
古祠寥落壁苔斑。遗像荘严髣髴间。今日蒸尝同阙里。昔时经卷老荒山。瓣香不愧承濂洛。高节真堪起懦顽。正值横流遍中国。黄书读罢泪长潜。题何秀才性存二如遗稿湘潭唐传杜蓂
哲学探原者。研究诸子百家之精也。于今学说。浩瀚骈枝。揽其大要。曰惟物惟心。经济惟物。伦理惟心。剖晰论辩。判决于道德。物质生活。如何充实。精神生活。如何贯澈。物竞
辛亥之变。吾邑得国殇者二人焉。其一石大令家铭。其一何君承錱也。初余与何君少时同为诸生。数偕试有司。君逡巡温雅。未尝露锋锷。不过以文艺相引为气类而已。已而彼此暌隔
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爱之链》一文叙写的是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它以真切的语言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这爱如同链条一样,形成了一个整体。怎样使这篇文章中的真爱传递
本文论述了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以新课改的理念作为指导,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调整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体验,丰富学生学
前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九月十九日广东革命军逼惠州府城。我湘潭何君性存茂才。时为惠军总稽查。度事无可为。自缢于(?)署西厢之记室以殉节焉。炳直职为全军击。城防剧迫。仅
丁先生長沙人也父諱某有四子次子曰叙忠字秩臣弟敏忠遜卿弟取忠果臣當道光時天下學術稱盛而湖南猶習科舉詞章之末唐鑑賀長齡倡宋儒性理之說魏源言經世何紹基宗許鄭皆官于外而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中心环节。通过阅读,不仅对儿童的字词学习起到巩固记忆、扩大联想和加深理解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多种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的兴趣,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利用网络资源,创设阅读教学的情境    “情”包涵在课文内容中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很多以前很少出现的细菌都萌生出来,在果树种植业中,苹果树腐烂现象近年来表现的越来越严重。正因如此,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此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苹果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师若能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等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就能使 “教”与 “学”和谐合拍,产生“共振”。工作中,我尝试依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如何加深感知印象、增强理解能力、提高记忆效率等方面进行探索,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所教班的学生在东莞市2007年中考中,语文成绩平均分达109.8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