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社会多样性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职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使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读懂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用真爱帮助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
一、认识今天的学生
1.职校学生的学习问题
目前,职校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由不会学到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为厌学、逃学。因此,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而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欺瞒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存在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2.职业学校学生的情感问题
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弱,易出现高度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的情绪,这些都是职校学生存在的情感问题。一些学生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与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也有一些职校生经常性的大惊小怪,给人一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印象。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有前途、有出息。在社会和家庭的刺激下,职校生的心理压力增大,觉得自己活得真累。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职校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
对于这样的学生,好多家长都束手无策。为了让孩子将来有出息,家长满怀希望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通过学校的培养让孩子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用真爱抚慰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采取有效手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理解和真爱去打开学生的心扉。
1.对学生的转化工作要有“四心”
教育转化学生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特点。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具备“四心”,即:细心、耐心、热心和恒心。
2.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进行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中,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在科学教育方法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生性比较活泼、叛逆性极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弱的学生,大多学习不用心,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却精力旺盛。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机灵、好奇、贪玩好动、爱耍小聪明、好出风头、常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育他们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去。例如,组织这样的学生每天为同学排忧解难,让其有事干,能够转移其精力,达到很好的效果。“迟钝型”的学生,通常智力较差,自卑感较重,对他们则需要教给其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对思想意识差的学生,则要肯定他们的成绩,着重消除他们违纪的不良心态。
一般来讲,“问题学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其自身的“闪光点”。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学习上的“成功点”,及时表扬,倍加关爱,这将对“问题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3.加强情感交流,引起心灵共鸣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为了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自卑感等消极因素,应从多方面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给他们特别的温暖和关爱,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引起彼此间的心灵共鸣。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会持否定的态度,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人世间美好的真情。他们虽然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但又害怕接受这些关心和帮助。他们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心结”里,用胆怯、多疑、仇恨、痛苦的目光去观察世界。要想让他们走出这张无形的网,首先要设法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有勇气从网中走出来。这些学生比较敏感,特别在意老师的评价。所以,赏识他、鼓励他勇敢地面对自己,是恢复其自信心的关键。所以,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当注意场合,讲究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翻旧帐,激励他们重新开始;既要热情帮助他们,又要不失时机地对其提出希望和要求,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诚意,相信老师的真心。
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基础由此而建立。作为老师,需要用心捕捉学生的点滴成功,以此激励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真爱唤醒他们奋发向上的激情。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
一、认识今天的学生
1.职校学生的学习问题
目前,职校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由不会学到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为厌学、逃学。因此,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而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欺瞒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存在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2.职业学校学生的情感问题
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弱,易出现高度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的情绪,这些都是职校学生存在的情感问题。一些学生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与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也有一些职校生经常性的大惊小怪,给人一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印象。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有前途、有出息。在社会和家庭的刺激下,职校生的心理压力增大,觉得自己活得真累。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职校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
对于这样的学生,好多家长都束手无策。为了让孩子将来有出息,家长满怀希望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通过学校的培养让孩子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用真爱抚慰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采取有效手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理解和真爱去打开学生的心扉。
1.对学生的转化工作要有“四心”
教育转化学生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特点。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具备“四心”,即:细心、耐心、热心和恒心。
2.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进行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中,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在科学教育方法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生性比较活泼、叛逆性极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弱的学生,大多学习不用心,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却精力旺盛。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机灵、好奇、贪玩好动、爱耍小聪明、好出风头、常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育他们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去。例如,组织这样的学生每天为同学排忧解难,让其有事干,能够转移其精力,达到很好的效果。“迟钝型”的学生,通常智力较差,自卑感较重,对他们则需要教给其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对思想意识差的学生,则要肯定他们的成绩,着重消除他们违纪的不良心态。
一般来讲,“问题学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其自身的“闪光点”。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学习上的“成功点”,及时表扬,倍加关爱,这将对“问题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3.加强情感交流,引起心灵共鸣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为了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自卑感等消极因素,应从多方面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给他们特别的温暖和关爱,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引起彼此间的心灵共鸣。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会持否定的态度,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人世间美好的真情。他们虽然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但又害怕接受这些关心和帮助。他们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心结”里,用胆怯、多疑、仇恨、痛苦的目光去观察世界。要想让他们走出这张无形的网,首先要设法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有勇气从网中走出来。这些学生比较敏感,特别在意老师的评价。所以,赏识他、鼓励他勇敢地面对自己,是恢复其自信心的关键。所以,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当注意场合,讲究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翻旧帐,激励他们重新开始;既要热情帮助他们,又要不失时机地对其提出希望和要求,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诚意,相信老师的真心。
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基础由此而建立。作为老师,需要用心捕捉学生的点滴成功,以此激励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真爱唤醒他们奋发向上的激情。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