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应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从“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说起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king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的前提是树立宪法意识。宪法意识是公民法治素养的应有之义,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宪法学纳入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自身的行宪护宪主体地位,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宪法思维,促进全社会宪法认同的形成。开展宪法学课堂教学,首先应从讲授和解读宪法文本开始。
其他文献
法律概念的“证成”是按照法律规范逻辑或推理规则,对于作为认识对象的法律概念在必要性、正当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的阐释与说明。作为现代环境法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
中国“入世”,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了斯的环境,提出了新的课题,增加了新的内容,同样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这就要求全体中国公民以“入世”为契机,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在提高全民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中国共户党的优良传统,“三个代表”思想是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结晶,是理论创新的典范,只有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才能真正贯彻实践“三个代
中华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通过对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的概括和诠释,揭示其对现代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