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干预疗效探讨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rhIFNβ-1b)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RRMS患者30例,根据是否接受rhINFβ-1b治疗分为强化治疗组(11例)、常规治疗组(19例),随访24个月,完善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EDSS)评分、年复发次数,在初始入院(T0)、治疗结束后(T1)、随访6个月(T2)、12个月(T3)及18个月(T4)时间点观察MRI T2序列及增强扫描病灶数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绘制脑脊液胱抑素C水平变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综合判断药物干预疗效。

结果

强化治疗组治疗后EDS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且强化治疗组治疗后EDSS评分[(1.59 ± 0.75)分比(4.07 ± 0.95)分]及年复发次数[(0.93 ± 0.38)次/年比(2.41 ± 0.54)次/年]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治疗组T0~T4时间点T2序列及增强扫描病灶数目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而常规治疗组T0~T4时间点T2序列病灶数目呈上升趋势,但增强扫描病灶数目呈折线波动性变化。绘制脑脊液胱抑素C水平变化ROC曲线,结果显示强化治疗组曲线下面积为0.947,常规治疗组曲线下面积为0.899。

结论

rhINFβ-1b可有效改善症状,明显减少RRMS患者的临床复发和MRI活动性病灶,延缓病情进展,不良反应较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清音猬因子(SH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脑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MCA-M1)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68例,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根据DSA所示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152例与侧支循环不良组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目的测定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前髁连线(TL)、前后轴线(APL)、股骨后髁连线(PCL)与通髁连线(CEA)之间的角度,分析比较这3条参考轴线相对于CEA之间存在的变异度的差异。方法对接受右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Ⅳ期行TKA的36例患者进行右侧膝关节CT扫描,男11例,年龄60~81(69.1 ± 6.3)岁,女25例,年龄33~85(67.7 ± 12.2)岁。所获得的膝关节CT图像利用软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奇霉素维持治疗对预防稳定期非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急性加重和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伴有慢性化脓性呼吸道症状的稳定期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32例,利用Excel软件产生的随机序列,随机分为三组,阿奇霉素维持组(40例)口服阿奇霉素片250 mg/次,1次/d,疗程为26周;盐酸氨溴索片30 mg/次,3次/d,疗程26周。阿奇霉素递减组(45例)口服阿奇霉素片25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时切除原子宫瘢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预防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再次(二次)接受剖宫产的178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毕子宫切口直接给予双层连续缝合)与观察组(术毕先切除原切口的瘢痕组织、再行双层连续缝合),每组89例。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均随访1年,记录两组阴道异常流血、PCSD、憩室残余的肌层厚度及憩室体积等情况。结
目的:探讨茶碱缓释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州人民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
目的对比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应用两种喙锁韧带重建策略联合钩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76例患者,以不同喙锁韧带重建策略分成两组:其中A组(39例)应用髂胫束筋膜条进行喙锁韧带重建,B组(37例)应用掌长肌肌腱进行喙锁韧带重建,然后两组再联合钩钢板进行内固定。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摄肩正位X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之间,选取40例我院收治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子宫病变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