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抗战漫画研究:范围、意义、现状与方法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南抗战漫画运动是指在抗日战争期间,云南本土漫画家以及来滇漫画家用漫画艺术形成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民族战争,以促成抗战肚利为目的而开展的宣传运动,是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艺术创作与救亡的时代主旋律紧密结合,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艺术的战斗功能,为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抗战时期云南的漫画运动是相继战时首都重庆之后为大后方抗战漫画运动的又一主体和中坚,是中华民族抗日救亡斗争文艺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云南;抗战;漫画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位居祖国西南边疆的昆明,曾经得到“民主堡垒”的赞誉。这个赞誉的由来,乃因昆明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冲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统治区的沉闷局面,开展了爱国民主运动。在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云南不止是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而且在工业建设、农业建设、商业金融建设、文化教育建设诸多方面都较之战前取得相当大的进步,真正成为有力地支援前线的后方基地。抗日战争是比“重九起义”、“护国首义”更令人自豪的一段历史,因为在做出同样的牺牲的同时,抗战把昆明推上了历史焦点,使云南担负起了其他城市无法担负的历史重任:“抗战八年以来,滇省更竭尽全省人力物力,贡献国家,在历史考验中,始终努力着。……尤其是我们兴奋的,是全国最高学府的西南联大及一些文化工作者们,可正在藉这滇南一角,作烽火圈中的艺术之宫。”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由于战局影响,1938年春,学校决定迁到西南边疆的春城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期间,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后方,西南联大号称民主堡垒。这主要是由于联大有地下党的坚强领导,群众对于国民党的投降、倒退、反共、反人民政策,敢怒、敢笑、敢说、敢揭露、敢批评,群众起来了。这除了表现在校内各种演讲会、座谈会、辩论会外,还表现在校内的各种进步墙报上。这些墙报有宣传马列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有发表进步文学创作的《冬青》,有辛辣讽刺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漫画周刊《热风》,还有影响很大的《群声》壁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知识分子精英南迁,昆明一时人才荟萃。当时印刷条件奇差,大多漫画均以木刻印在毛边纸上,成为时代特色。大幅漫画绘制在近日楼城墙和市区街头,对鼓舞士气起着重要作用。多位著名漫画家来明昆举办过展览,其中就有丰子恺、张文元等。昆明基督教青年会、民教馆都举办过漫画学习班。西南联大学生在校内组织“阳光画社”,以画笔在“一二一”学生运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以后历次学运中,漫画都是反对反动统治有力的枪炮和匕首。
  1 云南抗战漫画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云南抗战漫画,是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即中国抗日战争这一时间段内,发生在云南的所有漫画现象、漫画思潮、漫画活动、包括:漫画创作、展览、出版、社团、教育、宣传、讨论、中外交流等;漫画家个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思想、情感、心理)与生平等。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研究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延伸,以便对那段特定时期的历史做出详实而连贯的理解。
  2 云南抗战漫画研究的意义
  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文化形态来看,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适合抗战时期特殊的政治情势。它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短小精悍,适合普通民众;它突出的表现性、针对性,以及幽默、隐喻的方式,辛辣、夸张的语言,又赋予它特殊的艺术感染力。一幅方寸之间的绘画足以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是它可能较之“笔阵攻势”会“有力得多”的原因。伴随战争时局变化和漫画运动的展开,人们逐渐认同漫画是一种宣传民众、打击敌人、针眨时弊、鞭挞丑恶的“短剑”般的文艺武器,对漫画的关注和热情也逐渐提升。抗战漫画作为惩恶扬善,揭露批判讽刺社会丑恶现象的有力工具,对于我们今天勾沉梳理云南抗战漫画,再现云南抗战的社会历史画卷,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历史价值。在国统区,漫画运动受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变化的影响,明显地呈现出:兴起——沉寂——重新高涨这样的发展轨迹。换言之,研究抗战漫画,可以进一步窥探抗战时期政治时局的变化,云南漫画运动也不例外地受到国民党当局政策影响,或是波澜壮阔,或是跌宕起伏。其次,无论是外来漫画作者还是云南本土漫画作者对于推动云南美术事业的发展繁荣,起到了巨大作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首先,云南漫画运动拓宽了漫画艺术覆盖的地域,培养和锻炼了大批漫画人才,提高了漫画的艺术水平,对云南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它对漫画艺术自身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次,研究抗战漫画运动既可以丰富抗战文化史的内容,又可以了解云南漫画在抗战期间的发展轨迹,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抗战漫画运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它动员了群众、打击了敌人、为赢得世界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战做出了贡献,抗战时期云南的漫画运动作为云南抗战美术运动的主体之一,在抗战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不可取代。抗战时期漫画给云南民众生活和思想影响极大,对于启蒙、宣传、教育民众,推动云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功不可小觑。它不仅作为“武器”有力地抨击着反动势力,觉醒着民众,促使云南由中世纪的封闭保守落后向着近现代开放进步的社会演进,为云南的解放事业奠定了群众社会的基础。
  3 云南抗战漫画研究的现状
  迄今为止,在公开出版物中还没有发现国内外学术界专门论述“云南漫画”的著作、论文等,更没有关于“抗战时期云南漫画运动”的专题研究。少数关于云南文艺史和抗战美术的著作中可见零星或笼统的提及云南的抗战漫画,尤其少有基于第一手史料研究之上的论述。目前看来,抗战时期云南日报上所印刷的一幅幅犀利的漫画作品便是留有的最为宝贵的一手资料,但由于它的载体局限性,很少为世人所查阅,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云南抗战漫画这唯一的宝贵资料都难以保存,所以对于云南抗战漫画的发掘、整理、保护迫在眉睫。
  4 云南抗战漫画研究的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法研究:抗战时期的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等是研究抗战艺术史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和出发点。走进历史,触摸记载历史的原始资料,感受历史的本然气息,是阅读后人所写的研究论著所不能比拟的,何况后人关于云南抗战漫画运动的研究论著几乎没有。本案文献研究是:首先,自己动手,到图书馆查找、搜集、整理第一手史料,建立史料数据库,着手研究;其次,查找、搜集历史亲历者和当事人撰写的文章、日记、书信,以及回忆录等;再次,查询抗战时期有关云南抗战漫画运动的历史档案资料。比较研究法:抗战时期云南的漫画运动并不是个体,它和整个抗日战争、抗战漫画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抗战不同阶段云南漫画运动之间的比较。图像分析法:抗战时期的出版物上有相当多的漫画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漫画家们作品风格的变化,更可以了解当时战争情况,了解人民的疾苦,对论文的完成有很大的帮助。做到多种研究方法对比、并用,遵循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方法。本着尊重历史的出发点,在关注其审美价值的同时,还要做到给予漫画作品公正、客观、历史的、艺术性的定位与评价。
  参考文献:
  [1] 杨知勇,云南大学老战友联谊会编.云大风云[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2] 全民抗战的胜利——云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M].云南教育出版社.
  [3] 昆明历史资料(第一卷)[N].云南日报,1945-8-1(2).
  [4] 西南联大校友会编.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M].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5]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四辑).
  [6] 黄宗贤.抗日战争美术图史[M].2005.
  [7] 云南日报(1935—1947年).
其他文献
数字图书馆建设在现今图书馆业务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分析、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机制,数据挖掘是一个很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