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人格——当今传媒人素质系列谈之一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iao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储瑞耕系《杂文报》创始人,《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连续20年(1988-2008)的主笔,“韬奋新闻奖”获得者(本刊曾于2006年1月号下半月刊作为封面人物予以介绍。他2008年11月应邀在河北省“全省新闻媒体负责人培训班”上连续4作了长篇演讲,产生热烈反响。现应本刊之邀,作者重新整理、修改了演讲稿摘要。本刊拟作为“当今传媒人素质系列谈”,分4期刊发,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稿子发得不少,但采写能力未见得提高,一些记者编辑不知不觉陷入一种怪异的工作状态——这来自一种成为风气且愈演愈烈的“惯例”:被采访地方和单位备下标准的本报讯“通稿”,不需要到达新闻现场,不需要采访任何人,甚至不需要动笔,署上名刊发就是了。没有知识产权之争,也不必顾虑报道失实,不亦乐乎。  这个“惯例”确有其原因。重大事项的新闻发布,在很多时候必须统一文本,重大新聞事件报道,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统一口径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应用教学平台教授大学英语的体会,说明网络教学虽然存在一些
主持人是传媒的符号,更是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作为连接传媒和一般受众的桥梁,主持人可以使传播内容变得鲜活与深入人心,同时,主持人以个性面貌出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
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现象分析,反思往届毕业生中存在的弊端,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优化改进教学模式,强调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