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进行篮球教学。本文主要从中学生篮球意识、篮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 技战术 意识
一、什么是篮球意识
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反应,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即对比赛中的客观现象所作出的主观反映,并支配其行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从生理上讲,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特征;在心理上,表现为自觉的心理活动。
篮球意识是现代篮球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即在对抗的复杂环境中决定最佳方案的能力,也是衡量一个队员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球员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球队成绩的好与坏。
从比赛角度看,篮球意识可分为技术意识和战术意识。技术意识是指队员在大脑神经活动支配下运用篮球技术的能力,战术意识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参与的配合行动的能力。从比赛目的看,篮球意识可分为进攻意识、防守意识和攻防意识。
二、中学生在篮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训练、比赛时选位、跑位能力不强
不管是课堂的教学比赛,还是课余自发的比赛,场上经常出现围挤现象,大部分队员都在有球的一侧和篮下限制区附近移动。
2.传球时机掌握不准
控制球的队员只顾自己的行动,不观察场上防守队员的位置和移动,以致同伴跑出空位后,却不能及时地接到球攻篮,或接到球时进攻的好时机已经丧失。这种传球意识不仅影响进攻的效果,也会制约相互间意识的发展。
3.技术运用不合理
中学生在学到一种篮球技术后,只是机械地去模仿,生搬硬套,一旦遇到场上情况发生变化,就不能灵活地应变。
4.整体配合意识差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需要全体队员的协同配合,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求全体队员尽力合作。中学生在这方面意识较弱,经常是一人持球单独进攻,而得不到同伴积极主动的配合。这种整体配合意识不强会影响全队的战斗力,最终导致比赛的失败。
5.攻守转换意识不强
篮球比赛自始至终就是进攻和防守的循环转变,瞬间的变化都会导致进攻和防守状态的互换。这就需要队员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意图。大多数中学生在比赛中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如刚刚处于进攻一方,一旦球被抢断,不能立即组织好自己的防守体系,结果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三、中学生篮球意识培养和提高的方法
1.注重对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
理论知识的提高,是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主要措施之一。教练员要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规则和裁判法,特别是当今世界篮坛的技战术特点,使中学生在理性上认识篮球运动的内在规律,从而有助于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2.提高中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广阔的视野和及时的判断。观察是思维的前提,而观察的实质是预测。队员在球场上要时刻注意观察,做到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及时做好攻防的思想准备。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时做到时常提醒队员,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如接球前、运动时或无球跑动时),都要注意抬头观察,预测判断。控制球时的观察更为重要。
3.重视和抓好无球队员的跑动与策应训练
篮球比赛中队员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无球跑动与策应,因此,无球队员的跑动与策应在篮球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怎样去提高队员的无球跑动与策应意识呢?我认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让对员在实战条件下,自己去体会领悟;二是教练员针对队员在教学比赛或训练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指出并给予分析指导。通过训练和比赛反复强调,严格要求,才能有效地培养队员积极主动跑动与策应的意识。
4.加强中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是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物质基础。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作為保证,技术的运用、快攻时的速度也就无从谈起了。同样,基本技术、战术掌握的情况也会影响到篮球意识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要认真抓好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战术的训练。
5.加强对抗性训练
篮球意识的好与差在对抗状态下最能体现出来。对抗性训练(如半场三对三、四对四的攻防对抗性训练等)可以提高中学生的传球、跑位、策应、掩护、投篮、抢篮板球等意识以及反映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在正规比赛这一情形下进行对抗,更能增强和完善中学生的集体配合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篮球意识。
6.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练员要鼓励队员勤于思考,学会用头脑打球,并在方式上应给予启发和引导。比如,一个局部的战术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种路线和一种方法(如一种战术配合在左侧可以进行,在右侧也同样能够奏效),一个动作可随场上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教练员要积极引导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会运用最佳的行动方案。同时,教练员对运用战术得当的队员应加以表扬和鼓励;对运用战术失败的对员不能讽刺打击,而要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氛围。
7.多进行直观性教学和训练,观摩高水准球队间的比赛
教学和训练中可利用挂图、录像等一些直观性的资料进行分析讲解。在方式上,可让学生们参与讨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在分析商讨中求得共识。另外,临场观摩高水平球队间的比赛,对学生们自身篮球意识提高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8.做好训练和比赛的总结工作
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应该是“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过程。篮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而实践后的总结又为篮球意识的再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叶国维、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王洪涛,《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积极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成都体育学院报》,1995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 技战术 意识
一、什么是篮球意识
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反应,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即对比赛中的客观现象所作出的主观反映,并支配其行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从生理上讲,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特征;在心理上,表现为自觉的心理活动。
篮球意识是现代篮球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即在对抗的复杂环境中决定最佳方案的能力,也是衡量一个队员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球员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球队成绩的好与坏。
从比赛角度看,篮球意识可分为技术意识和战术意识。技术意识是指队员在大脑神经活动支配下运用篮球技术的能力,战术意识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参与的配合行动的能力。从比赛目的看,篮球意识可分为进攻意识、防守意识和攻防意识。
二、中学生在篮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训练、比赛时选位、跑位能力不强
不管是课堂的教学比赛,还是课余自发的比赛,场上经常出现围挤现象,大部分队员都在有球的一侧和篮下限制区附近移动。
2.传球时机掌握不准
控制球的队员只顾自己的行动,不观察场上防守队员的位置和移动,以致同伴跑出空位后,却不能及时地接到球攻篮,或接到球时进攻的好时机已经丧失。这种传球意识不仅影响进攻的效果,也会制约相互间意识的发展。
3.技术运用不合理
中学生在学到一种篮球技术后,只是机械地去模仿,生搬硬套,一旦遇到场上情况发生变化,就不能灵活地应变。
4.整体配合意识差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需要全体队员的协同配合,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求全体队员尽力合作。中学生在这方面意识较弱,经常是一人持球单独进攻,而得不到同伴积极主动的配合。这种整体配合意识不强会影响全队的战斗力,最终导致比赛的失败。
5.攻守转换意识不强
篮球比赛自始至终就是进攻和防守的循环转变,瞬间的变化都会导致进攻和防守状态的互换。这就需要队员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意图。大多数中学生在比赛中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如刚刚处于进攻一方,一旦球被抢断,不能立即组织好自己的防守体系,结果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三、中学生篮球意识培养和提高的方法
1.注重对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
理论知识的提高,是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主要措施之一。教练员要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规则和裁判法,特别是当今世界篮坛的技战术特点,使中学生在理性上认识篮球运动的内在规律,从而有助于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2.提高中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广阔的视野和及时的判断。观察是思维的前提,而观察的实质是预测。队员在球场上要时刻注意观察,做到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及时做好攻防的思想准备。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时做到时常提醒队员,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如接球前、运动时或无球跑动时),都要注意抬头观察,预测判断。控制球时的观察更为重要。
3.重视和抓好无球队员的跑动与策应训练
篮球比赛中队员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无球跑动与策应,因此,无球队员的跑动与策应在篮球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怎样去提高队员的无球跑动与策应意识呢?我认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让对员在实战条件下,自己去体会领悟;二是教练员针对队员在教学比赛或训练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指出并给予分析指导。通过训练和比赛反复强调,严格要求,才能有效地培养队员积极主动跑动与策应的意识。
4.加强中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是培养中学生篮球意识的物质基础。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作為保证,技术的运用、快攻时的速度也就无从谈起了。同样,基本技术、战术掌握的情况也会影响到篮球意识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要认真抓好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战术的训练。
5.加强对抗性训练
篮球意识的好与差在对抗状态下最能体现出来。对抗性训练(如半场三对三、四对四的攻防对抗性训练等)可以提高中学生的传球、跑位、策应、掩护、投篮、抢篮板球等意识以及反映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在正规比赛这一情形下进行对抗,更能增强和完善中学生的集体配合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篮球意识。
6.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练员要鼓励队员勤于思考,学会用头脑打球,并在方式上应给予启发和引导。比如,一个局部的战术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种路线和一种方法(如一种战术配合在左侧可以进行,在右侧也同样能够奏效),一个动作可随场上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教练员要积极引导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会运用最佳的行动方案。同时,教练员对运用战术得当的队员应加以表扬和鼓励;对运用战术失败的对员不能讽刺打击,而要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氛围。
7.多进行直观性教学和训练,观摩高水准球队间的比赛
教学和训练中可利用挂图、录像等一些直观性的资料进行分析讲解。在方式上,可让学生们参与讨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在分析商讨中求得共识。另外,临场观摩高水平球队间的比赛,对学生们自身篮球意识提高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8.做好训练和比赛的总结工作
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应该是“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过程。篮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而实践后的总结又为篮球意识的再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叶国维、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王洪涛,《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积极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成都体育学院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