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的特点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本文从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两方面来探讨了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教学;高效课堂;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56-1一、教师的“主导”地位要全面体现
1.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教师观念的转变决定高效课堂的开展情况。只有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学生是知识学习主体,才能让教学顺利的开展,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课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说:教师的职责并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从培养能力入手,这样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要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同时,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学生,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2.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有技巧性的设问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同时,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3.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科学的学法指导。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全面体现
1.学生的学习观念要转变,要积极主动学习。在今天的社会,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家长的一切事物都围绕着孩子来进行。于是,在家长的细心照料下,孩子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像温室的花朵,没有经历风雨的磨难,也不会有什么忧患意识,更不会有什么竞争意识。这样怎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又怎能配合老师创造高效课堂呢,又怎能积极主动学习。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白学习得重要性,真切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须知:被动地学习如狱中的苦囚,自发地进取是人生的享受。既然学校给我们的自主学习创造了那么好的机会,既然教师敢于放手,俯下身子为我们服务,我们就要自信地站上讲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唾弃当年满堂灌。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树立主人翁思想,敢于负责,敢于承担,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说“我的课堂我做主”!
2.学生要加强展示,敢于暴露问题。高效课堂的精髓就是展示,展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更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因此,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展示,不怕暴露问题,暴露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别人展示时,要学会倾听、观摩与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抱着挑剔般质疑的心去倾听观摩别人的展示,你就会全神贯注,收获多多。课堂是学生自主、自信、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舞台,学生通过“展示”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灵活运用,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
3.学生要提升课堂上学习的有效性。长期以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特别强,学生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只有摆脱了这种精神的依赖,独立自主地去学习,才能体味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课堂真正地实现高效。
在自学时,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把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掉。比如,查生字,记单词,背定理,这些独自能学会的,不要求助同学,更不要依赖老师。共同学习时,学生要学会合作,要尽量制造“1 1>2”的增值效应,同伴之间取长补短,联手探究,通过质疑、释疑,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有时还需要分工协作。分工是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充分自主探究基础之上的,表现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协作是将成员自主学习的成果共享,表现为“集思广益,去芜存菁”。那些不会的同学,在得到会的同学的帮助下较快地学会了,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全班同学都能学会。
关键词:高中教学;高效课堂;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56-1一、教师的“主导”地位要全面体现
1.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教师观念的转变决定高效课堂的开展情况。只有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学生是知识学习主体,才能让教学顺利的开展,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课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说:教师的职责并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从培养能力入手,这样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要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同时,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学生,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2.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有技巧性的设问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同时,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3.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科学的学法指导。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全面体现
1.学生的学习观念要转变,要积极主动学习。在今天的社会,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家长的一切事物都围绕着孩子来进行。于是,在家长的细心照料下,孩子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像温室的花朵,没有经历风雨的磨难,也不会有什么忧患意识,更不会有什么竞争意识。这样怎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又怎能配合老师创造高效课堂呢,又怎能积极主动学习。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白学习得重要性,真切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须知:被动地学习如狱中的苦囚,自发地进取是人生的享受。既然学校给我们的自主学习创造了那么好的机会,既然教师敢于放手,俯下身子为我们服务,我们就要自信地站上讲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唾弃当年满堂灌。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树立主人翁思想,敢于负责,敢于承担,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说“我的课堂我做主”!
2.学生要加强展示,敢于暴露问题。高效课堂的精髓就是展示,展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更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因此,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展示,不怕暴露问题,暴露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别人展示时,要学会倾听、观摩与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抱着挑剔般质疑的心去倾听观摩别人的展示,你就会全神贯注,收获多多。课堂是学生自主、自信、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舞台,学生通过“展示”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灵活运用,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
3.学生要提升课堂上学习的有效性。长期以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特别强,学生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只有摆脱了这种精神的依赖,独立自主地去学习,才能体味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课堂真正地实现高效。
在自学时,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把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掉。比如,查生字,记单词,背定理,这些独自能学会的,不要求助同学,更不要依赖老师。共同学习时,学生要学会合作,要尽量制造“1 1>2”的增值效应,同伴之间取长补短,联手探究,通过质疑、释疑,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有时还需要分工协作。分工是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充分自主探究基础之上的,表现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协作是将成员自主学习的成果共享,表现为“集思广益,去芜存菁”。那些不会的同学,在得到会的同学的帮助下较快地学会了,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全班同学都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