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课的有效课堂教学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和不断深入,各个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品德课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发展的程度。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品德课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我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素质人才。本文对小学品德课的有效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以期踧踖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素质教育;有效课堂教学;素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高度关注和探究小学品德课的有效课堂教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各个教师应该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提高小学品德课的开放性、生活性以及活动性等。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一、联系生活实际,返璞归真
  (一)模拟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亲情
  尊敬长辈是小学品德课的课程目标之一。亲情,是对自己亲人纯真的爱。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进行宠溺、无限度的宽容,从而造成孩子缺乏爱心,喜欢以个人为中心,不善于为他人考虑等。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品德教材,引导孩子从家长的言行中去体会到他们对自己的爱,真切的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从而学会关心家人,尊敬长辈。
  (二)演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珍惜友情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的考虑,让学生模仿生活中的情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发思考,落实行为。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友情伴我同行》(把《友情伴我同行》改为《学会和谐相处》,因我们使用的课本没有《友情伴我同行》这篇课文)课堂教学中中(删除),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春游中的场景,让学生表演在开始上车时出现抢占靠窗的位置等不和谐的现象,在路上,(去春游的路上,删掉)有个小伙伴因为晕车而呕吐的情景。这时就会看到有的学生会让出靠窗的位置,有的学生会递出水杯,有的学生会拿出塑料袋,甚至还有的学生会拿出晕车药等。而那位晕车的学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情,从而感到温暖。这样的情景模拟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也能使得学生深刻体会到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主义引导学生真正的友谊与“哥们之间的义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避免学生将两者搞混淆。
  二、提高品德课的活动性,增强学生的真切体验
  一个有效的活动可以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游戏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而且还能引发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
  (一)开展针对性强的主体活动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期的《我们的民主生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在课堂教学之前向小学生讲述关于“三个和尚挑水”的故事,或者是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在小学生们面前播放“三个和尚挑水”的动画片,随后让学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借此导入课题。在课堂教学完成后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针对性比较强的主体活动,例如辩论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活动的真实性
  (二)举办趣味性比较浓厚的游戏活动
  举办趣味性比较浓厚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便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长大后的快乐和烦恼分别是什么?这时学生会积极的进行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学生都普遍感到快乐和烦恼的两件事情让学生进行扮演,当同学扮演完成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便有烦恼,只有我们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便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开展体现性比较广的实践活动
  活动性教学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创造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丰富自己的体验感受,提高对社会的正确认知。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需要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激发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够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多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
  (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品德教师往往只是单纯的讲解,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让教师教的费力,学生的效率低下。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向学生面前展示历史画面,跨越时空,让学生接近历史,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我们生活的地球》的课堂上,学生对于地球的现状和生态环境的问题了解的少之又少,如果教师在这时只是泛泛而谈,会让学生感到懵懵懂懂,无法深刻的体会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关于地球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形象直观感受到地球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使得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对于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感受,并且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了环保意识。
  三、提高品德课堂的开放性
  由于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有限,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这便给教师留下了拓展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对于教材的束缚,解放自己的教学思想,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状态对教学内容进行删除或延伸,同时可以重新组合教材内容。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对于教材上的内容都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可以缩短课时,增加实践活动,提高教材内容的新颖性,用创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品德教师需要在品德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作为小小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应当结合起学生实际和课改要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法、联系生活实际,确保课堂效率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方艺.小学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实施现状与提升课程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6):58-60.
  [2] 徐小慧.“魅”在课内“功”在课外——小学品德课程中指导学生有效收集和利用资料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3,(34):25-26.
  [3] 朱辉进.注重情感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小学品德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成功(教育版),2011,(14):151-152.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各种原因,普通班同学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情况的困境,成绩越来越差.如何帮助这些同学走出困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普通班 数学教学 面对实际  【分类号】G633.6  在我们吴起这个地方,一流的初中毕业生到西安去了,二流的学生到延安,剩下的才涌到吴起高级中学。对这些考试的成绩暂居三流的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85-01  生活倡导低碳,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幼儿园教学同样也需要低碳。那么低碳教学,我们又应该如何为之呢?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中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下面,是我对幼儿园奉行
通过研究分析计量认证与实验室认可的异同点,总结实验室认可的益处,指出目前情况下,推行大地测量仪器实验室认可应该更为可行,也更为有效。
那是1977年夏,当时的上海市黄浦区教师红专学院(今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前身)语文教研室,为了激发莘莘学子的读写情趣,特意精编了一册《上海市黄浦区中学生作文选》,内收格致、光明、金陵、浦明、六十二(今已并入储能中学)、市六……诸校学生情辞双美的佳作28篇,恰如其分地起名为《萌芽集》。应该请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家题写书名才好啊!请谁呢?陈钟樑、钱忠亮、徐文华等同仁都想到了著作等身、德艺双馨的文坛巨擘巴
石鼓山农场是饥荒岁月(1959—1961)福建日报社创办的一个度荒临时农场,固定劳工为“右派分子”及各种另类,附带安置若干家属和精简编余的印刷工、勤杂工。我有幸在此充当苦力,死里求生,苦苦挣扎了3年。  萨场长的下马威  我被错划为右派,在建瓯县徐墩公社监督劳动了19个月后,奉命调到该场。1959年8月1日,我从火车站直接回到妻子在省教育厅的宿舍,连夜到报社总编老孙家中,感谢他调回的恩德。孙总慰勉
摘要:自2004年我国新课改推广以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和不断的更新,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不少问题,初中物理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教学观念没得到及时更新、未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和探索,寻求改变现状的科学合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新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83-01  教育学指出,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久兴趣,使他们能乐学、善学、会学,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在遵循规律,激发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才能真正事半功倍的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