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模仿”,要将微型小说带往何处去?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e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打开手机,无论网络上还是朋友圈,有几件事情挺让人扎心的。青海省美协副主席王筱丽抄袭天津老画家马寒松长达八年之久,被中美协停止会籍,省文联作出停职检查处理。更有一则涉及我们微型小说业界,涉及到江苏文友杨海林。
  海林在微型小说界,应该算得上是一位成熟的作家了,写出过《鬼手》《泥佛》等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我读过他的好多作品,我的书架上至今还存着他的《向下开的花朵》小说集。我不相信这么一个成熟、知名的作家真的会玩起“模仿秀”。
  前几天,“我们都爱短故事”公众号推出“名家|杨海林《规矩》”,引起很多圈友发来一片“啧啧”之声。于是,我特别关注了一下这篇“名家之作”《规矩》。诚如众多文友所说,这是一篇“高级模仿秀”,模仿对象居然“又”是“相裕亭”!
  我之所以这么说,因為据我所见之海林的“作品”,这已经不是海林第一次“模仿”相裕亭了。我第一时间联系相裕亭,证实了这一点。裕亭说,已经有好多文友给他发信息表示谴责了!我想对海林说一句,“模仿”已经属于很不“善”的事情了,怎么还笨到“薅羊毛”只逮着一只羊来薅呢?何况相裕亭是业界关注度极高的“一头羊”,他有几根“毛”读者清楚得很,你稍微一动他,别人就看着“扎眼”的,因而海林这篇《规矩》,一经推出就惹来了业界的不满。
  为了不冤枉文友,业界朋友将《规矩》“模仿”的“标本”都发来了,把相裕亭的两个名篇《看座》与《跑鲜》整合起来看海林的《规矩》:
  相裕亭在《看座》的开头写道:盐河下游的河汊子里,随处可见一块块貌似水中浮萍一样的荒岛。它是上游洪峰携带泥沙在此堆积而成,凸显在淌淌的河水或潺潺的溪流当中,上面长满了翠生生的蒲草与芦苇。而杨先生《规矩》中的开头写道:清朝末年,淮河屡次在我们这里决堤。决一次堤,就有一部分低洼的田地成了沼泽。再决一次堤,又有一部分低洼的田地成了沼泽。这样的环境很适合一种半水生植物红草的生长……
  相裕亭的《看座》中:汪福在岛上搭起小茅屋,开垦出一垄垄的地块儿,种上了辣椒、茄子、韭菜、洋芋;入秋以后,又种了几畦翠莹莹的菠菜和过冬的小麦。海林的《规矩》中:黑佃户待淮河的水患退去以后,他们在小岛的四周挖了很深的沟,控去多余的水,种上耐涝的庄稼。嘿嘿,收成还是不错的。
  《看座》中写到了“头刀韭”:汪福没忘沈老爷的恩德,开春的头刀韭、挂花的脆黄瓜,乃至市面上尚无出售的紫茄子、青辣椒,以及鸭舍里那些白生生的鸭蛋、鹅蛋,他自个都舍不得上口,总要抢个头水,给沈家送去。《规矩》中也没忘记“头刀韭”:
其他文献
今天,妈妈要带我们去博物馆参观。我很高兴,可是妈妈却交给我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让我当这次出行的“领导”,遇到什么事情都由我做主,什么事情都听我的安排。我拍拍胸脯,轻松地说:“没问题!”  一来到街上,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我的“队员”情况太复杂了。瞧我的姥爷,大腹便便,无法走得很快。最要命的是,姥爷严重耳背,我如果用正常的音量提醒他:“姥爷,先等一等,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这根本就无济于事,他依然
一大早,我就被妈妈叫醒了,因为我们今天要去韩国,订了最早的航班,得抓紧时间赶往机场。虽然此时的我还困得睁不开眼睛,但内心还是充满了期待。因为长这么大,今天可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看,飞机!”小时候,我一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就仰起头,指着天上的飞机大喊,一直到飞机飞远看不见为止。当时我就在想:长大了,我一定要坐一次飞机,感受一下飞在天上是什么感觉。  我还在想小时候看飞机的趣事,
春节前,在外地工作的姨妈带着两岁的小表妹琪琪回来过年。表妹的皮肤白白的,嘴巴小小的,眼睛水汪汪的,头发黑黑的,可爱极了。可是表妹来到我家刚满一天,我就不得不对她“敬而远之”。为什么呢?如果你领教了我的表妹的“快”,就能理解我了。  变脸快  清晨,正在梦乡中的我忽然感到身上一阵剧痛。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见一个小身影正在我身上蹦来蹦去,一脸的灿烂。“琪琪,你在干什么?”我冲表妹叫道。琪琪对我的怒
每当我看见有人捧着一本厚厚的书阅读的时候,外公那埋头读书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的外公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高高的个儿,头上布满银丝,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书上的每一个字,好像从书中能找到什么宝贝似的。  一天,外公从书店里买回来几本厚厚的小说,每本书至少有一千页。外婆忍不住唠叨:“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学别人看什么小说啊!”外公没有理会外婆,捧起《水浒传》,拿起笔,又踏上了他的“寻宝”
栏目主持人:好雪片片  编者按:  赛珍珠,登云山的女儿,她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女和青年的时光,成长为一位十八岁亭亭玉立的姑娘。镇江以及全國、全世界的“赛迷”们会专程或是顺路走上登云山,感受阳光下赛珍珠长大的地方,追思赛珍珠的点点滴滴。  在中国,像登云山这样的所在,还有宿州、南京……
从空中俯瞰,木里矿区如果是蚁巢,矿车则是工蚁,源源不断地从青海各地运回羊板粪。  “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景象,这么多大矿车直接穿越草场,进入牧民家里拉羊粪。”王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7年前,他从陕西来到青海木里煤田,通过合伙的方式先后购买了几十辆运煤车。但如今,拉煤车变身拉粪车,几十辆运煤车不再运煤,开始运羊板粪,参与木里矿区生态修复。2020年8月14日,青海木里矿区的聚乎更矿区五号井。图/人
我从小就是众人皆知的“馋猫”,吃过各式各样的美食。不过说到面食,我情有独钟的还是刀削面!  刀削面的做法看似简单,其实没有一点儿真功夫是悟不到其中的精髓的。这不,我今天又来到我家附近的刀削面馆,一睹“神刀手”的风采。  只见“神刀手”先将面粉揉成“巨型”面团,然后拿起一把普普通通的小刀,有力的手臂挥动着小刀,如疾风一般在面团上飞舞,看得你眼花缭乱,时刻担心削出的面条会“迷路”跑偏。令人惊讶的是,“
鲁迅的侧面头像是我们熟悉的。向上仰着的头,夹在手中的纸烟,还有那簇倔强的小胡子。他在演讲,说的是什么,我们听不见,但依据过往的印象,我们知道他口中飞出来的是投枪匕首,他是战士。这个战士死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距离今天如此地久远,为什么不能将他称之为“古人”呢?不管我们当下的社会要不要这样的战士,鲁迅总是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人。  对于此种倾向,陈丹青痛心疾首,他说,鲁迅不是古人,鲁迅的作品也不是古书,鲁迅
一  你是在子夜时分接到的电话  驰援武汉,愿不愿上?  那时,你正休息在家  疲倦了多日,早就进入梦乡  你当即回答:我愿意  那份应答  到现在还撞击着所有人的心房  你叫起了睡梦的爸爸、妈妈  忐忑地将自己的决定跟二老述讲  那一夜  家里的燈光一直到天亮  你的父亲人手一挥  去,去,去  这时候,该你们年轻人发挥力量  母亲用手捶打着父亲  心痛的泪水盈满了眼眶  你还不晓得该如何说服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