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的建设风险和安全管理研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1083
  摘  要:进入到新时期内,国家更加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不同区域之间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该文主要研究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和安全管理,采用实例论证的方法,发现引发建设风险的原因有设备问题、制度问题等,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结果表明通过安全管理消除了建设风险,为铁路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铁道工程   建设风险   安全管理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9(a)-0086-04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Risk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Railway Engineering
  CHEN Dongyan
  (Beijing Tieche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308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the stat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which provides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isk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example demonstration, found that the 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risk has equipment problems, system problems and so on, actively carry out safety management 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safety management to eliminate the construction risk, provide a reliable guarantee for the quality of railway engineering.
  Key Words: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risk; Safety manag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铁路工程建设具有规模大、成本高、风险性高等特点,所以加强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铁道工程建设环境复杂,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利因素影响,增加了风险性,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为了保证铁道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建立起完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铁道工程质量。
  1  工程案例
  我国北方某座县城处于偏远山区,由于资源丰富近几年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交通不便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为了改善目前现状,决定修建一条铁路,和所属城市相连接。该铁路工程全长300 km,中途连接了多个县城,建成后人们出行会更加便利,加强了区域之间联系。由于是偏远山区,所以面临自然环境、地质情况等比较复杂,建设中存在风险,为了保证施工正常开展,积极开展实地勘察,并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工程如期竣工。
  2  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工程规模庞大,修建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另外现场环境对工程建设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山区修建铁路时需要开凿隧道,难度会增加,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忽视安全管理,发生意外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1]。重视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安全管理,首先可以控制施工进度,通过管理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确保施工顺利开展,在工期之内竣工,避免出现拖延工期的情况。其次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铁道工程建设而言,安全是第一位,因此要加强管理,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施工安全水平,防止人員受伤。最后可以提升工程经济效益,铁道工程建设中如果发生事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去处理,导致成本增加。通过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投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安全管理意义重大[2]。
  3  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3.1 安全管理部门主管职责
  在铁道工程建设中会成立专业安全管理部门,构建出完善体系,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安全管理主管肩负重要职责,定期召开安全教育大会,从而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对铁道建设中的每个环节开展安全性检测,并将结果准确记录下来,对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因此安全主管要制订应急方案,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安全管理部门主管在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身上责任重大,需要对工程进行全面安全管理,创建出安全施工环境[3]。
  3.2 技术主管职责   施工技术是铁道工程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技术必须要达标,技术主管对施工中采用技术进行监管,用规定要求来判定,避免出现技术问题。施工技术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强等特点,如果人员自身能力不足,很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从而引发事故[4]。所以技术主管要认真负责,积极开展现场管理,全面了解技术使用情况,保证满足实际所需。技术主管要走到施工现场中去,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保证彻底消除。
  4  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原因分析
  4.1 机械设备问题
  铁道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大量机械设备,但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会使用已经破损或者超出年限的设备,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运行中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不仅施工人员会面临危险,而且对铁道工程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正式施工之前,对所用机械没有进行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设备数量较多,日常缺乏管理,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影响会出现损坏,无法正常使用。机械在山区运转时,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意外,导致人员受伤。机械设备在铁道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根据调查显示,在所有安全事故中,机械设备问题占据了一定比例。部分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当处于复杂环境中会出错,进而引发意外事故[5]。
  4.2 缺乏完善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需要制度支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制度缺乏是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安全管理成效。铁道工程有着明确工期,大部分施工单位将重点放在进度上,忽视了安全管理重要性,在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制度内容存在落后性,在铁道工程建设发展中没有对制度进行完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因此很难发挥出作用。另外制度执行力不强,在实际施工中,安全管理人员会凭借个人主观意志和经验做出判断,并不会参考制度要求,容易出现失误。由于缺乏制度,导致安全管理存在很大随意性、盲目性,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现有制度存在很大不足,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很多方面没有涉及,使得管理效果降低。
  4.3 施工人员自身问题
  铁道工程建设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专业水平,但调查发现,大部分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增加了施工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很難察觉到存在的问题,往往都是等到事故发生了才去处理,缺乏预防意识。随着铁道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工艺被引入进来,这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施工单位并没有组织学习,导致对其不了解,当出现新问题时不知怎么办,处理方式比较粗糙,后期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在施工人员看来,安全事故离他们很远,所以也就不会引起重视[6]。另外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在施工中不够认真,例如:对于小问题会忽略掉,后期施工中会出现更大问题。
  4.4 安全管理方式落后
  部分铁道建设施工单位依然采用人工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无法保证安全管理质量。铁道工程规模大,采用人工管理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由于现场环境复杂,所以管理人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会出现遗漏的情况。安全管理处于被动状态,并没有积极去预防,所以安全事故很难避免,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另外,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缺乏职业素养,工作中存在形式化问题,管理只是简单走个过场,对实际情况不了解,问题很难得到解决。管理方式直接决定了管理效果,如果管理方式落后,施工安全就很难保障,隐患比较多,让人员在施工中面临风险。
  5  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5.1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在铁道工程建设之前要明确使用机械设备的种类、数量等,保证满足实际需求。对于已经破损或者年限较长的机械要禁止使用,引入新型设备,保证具有良好性能,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定期对机械进行检修,发现故障要及时处理,避免施工中发生意外,将隐患消灭在源头上。不同机械设备必须由专业人员来操作,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启动,否则会因为操作不当引发危险[7]。提高对机械设备管理重视程度,重视检修,对问题进行排查,保证可以正常运转。如果施工中设备出现故障要立即停止使用进行检修,恢复正常运行状态才能继续使用。另外,要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例如,遇到下雨天气要进行遮挡,避免雨水对零部件造成侵蚀。建立起一套完善管理体系,保证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增强安全意识,保证机械的安全运转,避免不利因素影响。
  5.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前提保障,所以要加强建设,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正确指导。施工单位要提高对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根据发展情况对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保证具有先进性,和实际需求相符合。另外,制度条例要尽可能细化,涉及到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解决实际中遇到问题,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同时要增强制度执行力,所有人员施工必须要按照制度要求,对于违规操作情况要进行处罚,有助于增强内部纪律意识。施工单位要重视制度建设,这和安全管理效果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要引起足够重视[8]。组织人员学习管理制度相关内容,和自身工作联系起来,解决实际中遇到问题,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5.3 提高施工人员综合能力
  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及安全意识不强是引发铁道工程建设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要积极改善。施工单位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组织人员学习新技术,保证在施工中可以正确操作,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同时要召开安全教育大会,对于施工安全,一刻也不能松懈,即使再小的问题都要解决,从源头上控制。提升施工人员辨别安全隐患的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铁道工程建设安全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在施工中协调配合,提高施工效率。对于出现的新问题要上报给上级,并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处理,不得擅自解决或者隐瞒。提升施工人员职业素养,在工作岗位上要认真负责,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5.4 创新管理方式   在传统模式下,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采用人工方式,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改善,要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监控技术等,建立起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施工现场全天候的监控,了解每个作业区域的实际情况,人员通过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提升技术应用水平,为工程建设安全提供有力支持。施工单位要积极转变理念,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有助于强化安全效果。山区铁道工程建设风险性更大,所以将信息技术、监控技术等引入进来是很有必要的,准确、及时地掌握施工状况,可以预防事故发生。安全管理方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先进性,所以要积极优化,发挥出信息技术优势,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9]。
  5.5 重视现场管理
  铁道工程建设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包括大量机械、人员、材料等,任何一项工作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事故,所以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到现场进行调查,对于危险區域要仔细排查,消除一切不利因素。同时要和施工人员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人员之间要协调配合,对于出现问题进行探讨,并制定出有效应对策略。施工现场管理要抓住重点,特别是危险性比较高的岗位,例如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挂上横幅标语,例如安全第一、安全责任大于天等,时刻提醒人员要注意安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实现铁道工程的顺利完工。
  6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是铁道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加强管理,创建出稳定施工环境。对建设风险进行分析,找到其中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强化安全管理效果,保证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建立起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提升铁道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达标,促进我国铁路交通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鸿.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2443.
  [2] 黄志宏.铁路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2161.
  [3] 洪慧鹏.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J].当代旅游,2019(2):156.
  [4] 张红弸.浅谈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J].数码设计(上),2019(11):327.
  [5] 左建明.浅析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J].名城绘,2019(4):420-421.
  [6] 谢端.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分析[J].四川水泥,2018(3):206.
  [7] 杨梓钰,马耀乾.论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10):296.
  [8] 于鑫.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
  [9] Castagnino F.Dataveillanc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afety and Security Issues on Railways[J]. Sociologie du travail,2016,58(3):273-295.
其他文献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支持疗法.然而患者在多次输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后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上有些接受随机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在输注,尤其是多次输注大剂量浓缩血小板和(或)单采血小板后,其血液内血小板计数增加值明显低于临床预期.甚至部分患者的出血倾向又重复出现,致使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出现困难.这种状态称之为血小板输
期刊
目的 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研究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表达,分析其与DLBCL不同业型和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Envision法)对73例DLBCL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标记抗体包括CD3、CD10、CD20、Bcl-6、Bcl-2、MUM-1.其中57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t(14;18)和bcl-2基因的异常.结果肿瘤细胞CD10、Bcl-6
出血性膀胱炎(HC)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归因于预处理药物的膀胱毒性,其中环磷酰胺(CY)被认为是诱发HC的主要因素.针对CY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有大量输液、碱化尿液、应用美司钠和持续膀胱灌洗.此外,有证据表明供者T淋巴细胞介导的异基因免疫反应也参与HC的发病.我们通过比较白消安(BU)-CY与BU-氟达拉滨(FDR)预处理方案对患者发生HC的影响,发现BU在
期刊
患者,女,22岁.因头晕、乏力、月经量大且不规律就诊.患者父母为姑表兄妹近亲婚配.患者13岁初潮时即出现月经量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皮肤易有瘀斑.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及.妇科系统检查无异常。
期刊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7326  摘 要: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高速经济增长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新常态下企业面临全新发展挑战,管理人员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环境带来机遇创新工商管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强管理意识,强化科技创新等措施,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概述经济新常态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影响,分析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为题,探讨基于新常态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但移植相关并发症影响了移植的疗效.其中出血常成为移植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移植患者出血原因主要有血小板减少及移植后其他并发症[1]。
期刊
目的 制备并鉴定抗凝血因子Ⅷ(FⅧ)c2区单克隆抗体(单抗),研究其对FⅧ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表达rFⅧ C2区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源性单抗.不同剂量的单抗与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孵育后测定FⅧ活性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ELISA法测定该单抗对rhFⅧ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磷脂酰丝氨酸(PS)及血小板结合实验的影响.结果获得一株抗FⅧC2区单抗,命名为SZ-132.
第八届全国血液病实验诊断与治疗学术会议暨2010年浙江省血液学年会将于2010年6月初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血液病临床及实验诊断专家讲授血液病实验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同时向全国征文,欢迎广大临床血液学、血液检验工作者及科研人员踊跃投稿,交流在血液病实验诊断及临床治疗领域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期刊
目的 探讨145例骨髓增殖件疾病患者JAK2基因V617F突变率;并分析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14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JAK2基因V617F突变.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患者JAK2蛋白、磷酸化JAK2蛋白及磷酸化STAT5蛋白表达;对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多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有关,尤其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血栓形成是其重要的病理变化~([1]).近年来,我国急性MI(AM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应用支架植入术治疗AMI较溶栓治疗效果好,可使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再通率达90%以上,并可获得更早期、更充分和更为持久的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