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提出几点看法:
  一、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二、注重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課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三、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
  四、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题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教学不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核心”,而是更加关注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的能力和良好怀古态度的形成等。因此,我们在备课中要备主体参与过程,要备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反思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  
本文从学习环境布置、家园协作模式、幼儿行为管理、幼儿安全管理、健康与饮食五个方面研究了幼儿园管理方法,能够应用于北方乡镇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重视学习环境布置  一是教室分区域教学布局。本文介绍一种分区域教学布局方法,可以把一个教室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个区域相互独立,有各自的实用功能。在本幼儿园教室实际布置中,教室被分为“六区一角”。六区分别是美工区、阅读区、数学区、益智区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提问既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透過课堂提问,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思路,提什么问题,什么时候需要提问题,怎样提问题,教师都要在把握教学目标、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科学巧妙地设计,以起到检查学习效果、巩固已有知识、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知识迁移等作用。做到了有效提问,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提问,不
【摘 要】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在数学方面有特长,既要着眼于当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看到适应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更新理念、调整思路、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人生添彩。  【关键词】数学课堂 合作 探究  《课标》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
近年来,多个线性文化遗产出现在我国申遗预备名单当中,“米仓道”纳入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015年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本文在对线性文化遗产概念的梳理解
[摘 要]生命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在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学科内容与生命教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珍爱生命意识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生
[摘 要]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通过分析影响学生词汇记忆的因素,就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词汇教学存在问题 教学方法 成果巩固  今天还有很多学生抱怨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还有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误区,喜欢背一些偏难生僻的单词。有的虽然背了很多单词,但当口语交流或写作时就词穷,所以词汇
[摘 要]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偏颇。笔者发现日常形态的小学汉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华而不实”、“高负低效”的课仍然不少。为此,笔者拟从小学汉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角度阐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 汉语文 课堂阅读 有效性  小学汉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达到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