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感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88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的开展,随着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不断深入,做教师就是要做有思想有心计的老师。下面就我的亲身体会和大家聊聊,互相提高。
  合作学习注意的问题:
  (1)分组不易过大,人多不易组织,会出现自然分化;
  (2)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教师要注意个别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行为方式;
  (3)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表现欲强的学生成为霸王小组长,剥夺了其他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
  (4)小组内对不同见解,出现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这不符合知识的根本来源;
  (5)对小组评价和小组内每个人的评价方式要尽量公平、公正而且不伤及学生自尊。
  为此解决方法:(1)一般一个组3-4人比较好,对于分组不易打乱学生座次,应该尽量根据学生座位的就近原则,因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可能是随时在课堂中进行的,而且不一定整节课都是探究课,也许在课堂教学中会断断续续的出现合作探究,避免教学方式单一化,根据就近原则可以使得小组讨论收放自如,课堂教学中发现个别问题需要讨论时,让学生能够很快的投入的讨论中去,也许讨论只是2-3分钟的事,学生邻桌就近成组,机动灵活。
  (2)分组的第二原则是要考虑学生的性格上是否能够和谐相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相近,以免交流困难,还要考虑学生表达能力,纪律是否能够相互约束,考虑性别搭配,不一定同性别的一组就好,一般异性同组对于纪律涣散的男生有一定约束,而且能够激发相互之间的表现欲。
  (3)对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学生教师要倍加关注,平时多给他表现得机会,以培养他的开朗的性格,要鼓励他到一个亲和力较强的组内交流,而且教师时不时的在其所在的组内参与他们的交流,教学相长吗,当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思维交流中去时,你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什么层次,学生关注的问题可能与我们老师想象的不同,学生会有一些发散思维促进我们改变我们的经验教学。
  (4)小组讨论要规定讨论的问题和任务,让各小组自己确定每个人的分工,例如组长、记录员、陈述员等;
  (5)施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机制。正如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让各级官员完成任务的方法,又同是配有干部考核制度进行约束。一般任何一种方法都包括"激励和约束",正如权利和义务相并存一样。
  合作学习起于合理的分工与搭配,至于有效的合作交流使得每个人都受益。当然既然让学生讨论交流就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所以教师主要任务是如何恰当的引导,这种引导既不能说出答案,有不能限制学生思维,也不能让学生放羊式讨论,让学生有讨论的主题,有探究的主线,这个恰如其分的引导(即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支架)是对老师的最高要求。
  讨论探究过程中要敢于让学生试误,不要看到学生考虑的问题不对了就急着纠正,要引导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矛盾,记住科学的研究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探究的乐趣正是在不断碰壁、受到挫折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过程中产生的。人的经历越曲折越感到有意义,思维的历程也是这样的,否则就不会有成就感了。
其他文献
话题作文一般都不规定题目,只给一个话题。因此,在写作时,就需要考生自己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选材的特点自拟题目。然而写作时,有的考生却把话题直接作为题目。实际上,这种作法很不好。首先,根据话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太多,太宽泛,因此,话题不宜直接作题目。其次,拿话题作题目,也是不符合"自拟题目"的要求的。既然不能直接拿话题作题目,那么考生该怎样自拟题目呢?自拟题目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拟题的基本原则  确切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最值问题是常考的热点,对于这类问题在高三第二轮复习时,许多老师常作为重要专题进行讲解.所以熟练掌握求最值的各种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结合部分最新考题给出求最值的常用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这部分内容有所启示.  1.配方法  例1 已知函数y=(ex-a)2 (e-x-a)2 (a∈R,a≠0) ,求函数y的最小值.  解: = ,  令t=ex e-x , ,∵ 的定义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研究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和处世之道。了解古代的国情、国策、民风、民俗、科学技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老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逐字逐句的记,老师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让学生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文言文产生畏惧情绪,文言文教学是老师和学生面对的一大难关。为了让学生克服难关,以下几种学习技巧有助于学生
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采访和写作两大部分。可以说这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转化为实际能力,并且通过语言文字和文本方式彰显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  一  这门课主要是在大中专新闻院系开设,针对我校的中职生来教学的话,还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难题。首先,教材的适用性不够。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中职生的新闻采访写作教材,大多数教材的适用对象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在拥有5亿网民的当代中国,早已走进各学科课堂,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互联网具有把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成图、音、像、影、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以及立体式教学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因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面对网络多媒体资源在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