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来源 :隧道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xl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国内外监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开发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监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需求,以隧道工程的施工监测项目为应用对象,运用数据库管理和图形可视化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关系数据模型,实现监测数据的录入与存储操作、多视图可视化查询、时态曲线与空间状态曲线图、回归分析、生成报表等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依据隧道设计规范中围岩稳定判断的相关规定,增加围岩稳定分析与预测专家库功能模块,最终开发完成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信息管理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工程实际,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隧道工程施工监测数据分析提供一个新的工具。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顺应生态环保管理理念,在城市内河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融合多元化因素提升设计效果和整体设计水平,建立科学化处理机制提升水处理工作和驳岸管控效率,为水体质量的全面
<正> 一、自从1950年应用放射性碳素(碳-14或C-14,C14)测定年代获得成功以来,廿多年间,全世界已建立了100多个碳-14实验室,为考古学、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学、海洋学等许多学科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年代数据,并于1959年创办了这方面的专门刊物。碳-14测定年代的方法已成为各有关学科研究最近数万年内自然历史现象的
植树造林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改善环境恶化问题,同时也是防治各类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促进林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苗
【正】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考察队于1966年7—8月,在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发现了两个石器地点。现分述于下。第一个地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聂拉
为了充分认识在隧道洞内施工环境下无尺量测技术的误差,通过实际应用,从精确性、安全、功效方面对无尺量测进行分析,并将无尺和有尺量测进行对比,得出无尺量测误差小,测试结
<正> 1970年秋,庄河县桂云花公社岭西大队九如小队的北山头东侧山下,出土了一件青铜剑。旅大市革委会接到庄河县公路管理段发现文物的报告后,前后多次派人去现场进行调查。据初步勘查:该剑出土地位于桂云花山的主峰北麓。北山头上有辽金时代的遗址),其它山头上还有古代烽火台遗址。据发现的老工人董春昌讲:在北山头第一道"淌石流"的山根下面,取土垫道时,就在约有2米多深的乱石层下的黑土里发现
林业信息化是实现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林业管理效率,创新林业服务手段,提高林业经营效益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简要介绍了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提出林业信息化
<正>~~
期刊
基于损伤力学、岩体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编制损伤附加位移有限元计算程序,选取一组倾向为NW45&#176;的随机裂隙,讨论不同倾角、密度(损伤因子)及充填情况(拉剪、压剪应力传递
2014年10月31日,国内首条由盾构挖通的热力管线正式贯通。该工程为北京东北热电中心配套热网的北线,全长12km,其中6.2km采用盾构完成。盾构于2014年3月9日始发,前后历时237d。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