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初报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e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探讨了微生物杀虫剂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和田间应用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微生物杀虫剂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在防治效果上以用80mL/667㎡,药液量35~45kg/667㎡为宜。
  关键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稻纵卷叶螟;示范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76-02
  为探讨微生物杀虫剂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和田间应用技术,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在全国农技中心安排下,宁国市开展了该项田间示范。
  1 示范设计与方法
  1.1 示范地概况 示范于2015年7月在宁国市中溪镇狮桥村石牌组大畈进行,该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水稻品种为两优378,2015年6月12日移栽,穴数1.3万/667m2。因本区域2015年度水稻上四(2)代稻纵卷叶螟为轻发,未达到防治标准,以五(3)代稻纵卷叶螟作为防治对象。因需兼治稻飞虱和纹枯病,各小区用50%吡蚜酮10g/667m2+75%肟菌戊唑醇15g/667m2桶混。
  1.2 示范药剂 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由江西省新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示范设计 示范共设5个处理:(1)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50mL/667m2;(2)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80mL/667m2;(3)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50mL/667m2+苏云金杆菌(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150g;(4)对照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美国杜邦公司)10g/667m2;(5)空白对照(ck),喷施清水。药剂处理每小区面积2 001m2,空白对照333.5m2。小区采取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间筑小埂防止相互影响。各处理水稻栽插期、肥水管理一致。施药时间:处理1、2、3、5为2015年7月28日,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处理4为2015年7月30日,为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高峰期。采用3WB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常规茎叶喷雾,667m2药液量35L。施药期间均为晴朗天气,气温25~37℃,相对湿度80%;施药后至数据采集前均为晴到多云天气。8月8日对试验区相关数据进行采集。
  1.4 调查方法
  1.4.1 防治效果调查 各小区平行跳跃法10点取样,每点5丛,共查50丛。分别于药前、当代稳定后调查2次,记录总丛数、总株数、叶片数、卷叶数或活虫数,观察记录稻纵卷叶螟被侵染后的虫体症状表现。
  1.4.2 安全性调查 观察记录示范药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否出现药害及症状等情况。
  1.5 防效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卷叶率(%)=(卷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幼虫死亡率(%)=(1-剥查活虫数/剥查总虫数)×100;
  保叶效果(%)=(对照区卷叶率-防治区卷叶率)/对照区卷叶率×100;
  杀虫效果=(对照区药后虫口数—处理区药后虫口数)/对照区药后虫口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卷叶率 由表1可知,各药剂处理卷叶率均小于2.8%,不同处理的卷叶率从小到大依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  2.2 杀虫效果 由表1可知,药剂处理小区内的杀虫效果均达到了81%以上,侵染死亡虫体发黑。其中杀虫效果最低的为处理1,平均防效为81.7%;处理3的平均杀虫效果为86.3%;以处理2和处理4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最高且效果相当,平均防效分别为93.3%和94.1%,即NPV悬浮剂80mL/667m2与20%氯虫苯甲酰胺10g/667m2杀虫效果相当。
  2.3 保叶效果 由表1可知,各药剂处理保叶效果均良好,以处理1保叶效果最低,为80.8%;处理2~4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9.0%、91.8%、89.3%。
  2.4 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各处理小区水稻在药剂使用期间均生长正常,无明显药害症状,对水稻田内各种有益生物也无不良影响。
  3 结论
  由本次示范结果表明,微生物杀虫剂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在防治效果上考虑用80mL/667m2,药液量35~45kg/667m2为宜,其杀虫效果与20%氯虫苯甲酰胺10g/667m2杀虫效果相当。根据示范情况,建议继续在宁国市开展大面积防治示范,为该药剂更好地推广应用提供更科学严谨的依据。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杉木是皖南山区主要的人工林栽植树种,也是霍山县重要的商品用材树种之一。该文对霍山县多年来杉木速生丰产林的营建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杉木速生丰产林的区域建设提供技术参
摘 要:“土壤与肥料学”是与农林业生产以及与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在土地面积日益减少、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指导高职学生认真学好该课程,培养学生接受“五水共治”的理念,自觉保护水环境与土壤资源,是新时期下依托水利行业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任务。在“五水共治”背景下,我们改革了课程内容,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原理和技术。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加强了实验教学,动员学生申报和参加与“五水
摘 要:江河源头所在的山地迫切需要普及户用沼气,但由于山地农户与其他农户之间的“政务信息沟”,这类地方的沼气普及率远低于其它地方。目前农户与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政务信息沟”的重要构成因素,而在山地农户中推广现代传媒则有助于避开人际关系实现“政务信息沟”的“合拢”。在山地农户中推广现代传媒,不仅要解决政府信息发布和农户信息接收等问题,还须中央主导、顶层设计,通过“三网合一、无线覆盖”解决信号这一瓶
摘 要: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II优50329、03A/99046、金优50329和II优225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施铜对杂交中稻叶片和分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g/g土施铜量抑制水稻的主茎叶片数,而400μg/g土却促进。400μg/g土施铜量促进出叶和分蘖,200μg/g土则减慢。土壤含铜量小于400μg/g土的地区可种植II优50329、03A/99046,土壤含铜量小于200μg/g土
摘 要:该文分析了目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独立设课,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考核,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科技促教学等6个方面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应用型食品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148-02  Abstract:The defi
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采用1953-2012年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朝阳地区气温变化和特征。结果表明:朝阳地区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及四季平均气温气候变
高校开设的实验课多数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设的,实验教材中给出规范化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这虽然巩固了理论知识,但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和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