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匹多莫德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小儿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咳嗽、咳痰、气促、哮鸣音等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FEV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在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可有效提高其哮喘控制效果,更加有效地促使其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促使其肺部通气功能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哮喘患儿4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小儿4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两组IL-13、SccAg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哮喘与血清IL-13、SccA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发作期IL-13、SccAg分别为(148.96±24.56)ng/L、(3.36±0.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8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3
目的探讨3%氯化钠注射液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观察组则静脉缓慢给予3%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观察两组容量复苏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容量复苏成功时间、住院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中心静脉压、24 h尿量分别为(85.6±4.3)mmHg、(7
目的观察血清铁在支气管肺炎(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前后变化,并对其是否可以作为感染指标在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81例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41例,对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铁水平分别进行比较,以及对两组间血清铁水平进行分析。同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血常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与血清铁及治疗前后血清铁变化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