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捕捉电视新闻的细节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细节可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深化主题,是电视新闻语言构成和应用的重要手段。但生活中有大量生动鲜活的细节,记者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全部录下,而必须从围绕表现主题着眼,从揭示人物内心入手,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去抓取那些最有感染力、最能触动人心扉、最能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再通过适当的角度、方法将它处理过之后强化在屏幕上。
  【关键词】电视新闻;细节;捕捉;敏感性;典型性
  在电视新闻中,细节犹如一颗颗闪光的珍珠,具有极大的魅力,选择真实、独特、典型的细节,是增强作品感染力、思想性和可视性的重要手段。《辞海》对“细节”给出的定义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描写是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的;细节描写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1]
  新闻前辈穆青认为细节最具表现力,解决新闻报道概念化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好的办法是在采访中多留心观察,善于抓典型细节。“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不少记者在新闻采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采访不深入、不细致,导致新闻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简单,简单到全文只有寥寥几行字;或稿件冗长,照搬照抄文件资料。稿件的写作、画面的拍摄,都或多或少地缺乏现场细节的描述和事件过程的展现,使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大打折扣。那么,记者应当如何捕捉这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视新闻细节呢?
  虚心学习,培养新闻的敏感性
  细节可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深化主题,是新闻的点睛之笔,是电视新闻语言构成和应用的重要手段。细节过眼即逝,抓住新闻细节需要电视记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要长期在新闻采访实践中磨炼,炼就“火眼金睛”,在繁杂的新闻现场善于发现和捕捉细节。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亦即记者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鉴别、判断能力,或者说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新闻记者这种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是从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职业敏感性。新闻记者的这种新闻敏感性不是先天就有、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断学习积累锻炼出来的。
  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政策修养。范敬宜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报人、学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范敬宜一直强调全局观念,他认为,胸中有全局,眼中出新闻,“一个记者能不能迅速地发现新闻,关键是他心中有没有‘全局’,他是不是通晓党的政策,了解实际情况”[2]。
  在任何时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都是新闻报道工作的重心。记者只有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够用政策的尺度去衡量他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或者当他发现一件新生事物时才能提到政策的高度去认识和判断它,从而确定它的新闻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和掌握政策就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基础。而记者的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政策的准确把握。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强烈冲动。虽然其本身并不能去直接捕捉新闻,但是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次要做好采访前的预习“功课”。记者在采访选题确定后,就要深入分析,了解背景,以求挖掘出最精彩的内涵。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林爱娜·法拉奇每次采访前总要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做准备。为了采访邓小平,她看了好几公斤重的材料。正是有了如此认真、充足的准备,法拉奇的采访才会每每获得成功,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1994年,基辛格博士来华访问,《东方时空》取得了5分钟采访权。如何提高基辛格对采访的兴趣?主持人水均益在采访前一天晚上专门查阅了基辛格的背景材料。我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水均益提出的“来北京是否吃过烤鸭”“提前10天祝你生日快乐”,这些有关基辛格个人问题的插入,使得整个采访实际进行了20分钟,直至结束时基辛格仍兴致未减。
  沉下身子到基层张网捕捉“活鱼”。培养新闻的敏感性需要熟悉实际工作中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新闻报道是加强党群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不少有价值的新闻正是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中挖掘出来的,大量的新闻线索就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对日常生活观察得不够,一些看似平淡无奇,而实际上富有深意的新闻素材,就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所以做一个新闻人,只有眼疾手快、耳聪目明,才能不断增强新闻的敏感性。
  细心观察,时刻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警觉性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记者要在新闻现场细心观察,时刻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警觉性。观察发现,是将事实现场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有了扎实的理论后盾,还需要记者在实战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随地观察,时刻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警觉性,随时用职业的眼光审视一切人和事,及时记录可能爆发的亮点和精彩。只有有了现场的仔细观察,才能从平常中挖掘出富有新闻价值的不平常素材。
  例如,2011年冬天,安阳市某校为了迎合上级领导单位的考察评估,竟然让学生身着单薄的体操服站在-5℃的户外表演艺术体操,见此情景,专家组及时叫停了学生们的演出。本来只需拍一条《专家组来安考评》之类的简讯即可万事大吉的记者,此时显现出了扎实的新闻功底和强烈的新闻敏感性,他们把这个考评外的小插曲用镜头完整地记录下来,现场同期声非常完整得当,不仅表现了专家组的老教授们对年轻学生真诚关怀的温情一面,也从侧面反映了校方不体恤学生的冷漠和追求形式主义的官僚作风。这一篇短小精悍、立意深刻的短消息《天冷,不要演了》被评为2011年度河南省电视新闻奖二等奖。
  精心选择,抓取最能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
  众所周知,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尤其是电视镜头的“放大”功能更为明显。比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眼睛往别处瞥一下,并不明显,可是如果是电视上谈话时的特写镜头,这个小动作会特别突出,这就是“放大”作用,而这种“放大”作用,恰恰正是“细节”展现“魅力”的地方。[3]
  生活中有大量生动鲜活的细节,但记者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全部录下,而必须从围绕表现主题着眼,从揭示人物内心入手,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去抓取那些最有感染力、最能触动人心扉、最能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再通过适当的角度、方法将它处理过之后强化在屏幕上。   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温家宝总理及时赶往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其中央视一条报道就运用了这样的细节描写:一脸慈祥、满面疲惫的温总理弯下腰,仔细向洞内察看,“老乡,你要坚持住,正在救你,你不要动,马上救你出来,孩子在下面吗?把孩子照顾好。”没有浓墨重彩的华丽描写,没有连篇累牍的煽情铺垫,一位可亲可敬的人民总理的形象跃然荧屏。
  细节就是区别,细节就是特点,细节就是个性,细节就是兴奋点,细节就是精气神。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细节“可以在凝缩的尺度之间表现出意义深广的内容,让读者透过细节看到天高地宽的大千世界”[4]。
  细节虽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每条新闻都需要细节,也并非是细节越多越好,繁琐的细节,往往会淹没作品的主体,模糊主题思想。
  有这样一条事件性动态消息,它所报道的事件是某市领导在郊区植树。“今天上午,市领导×××、×××等冒雨来到×××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下车,他们就放下雨具,拿起铁锨,忙得不亦乐乎。虽然雨水淋湿了衣服,但这些领导却未停下脚步,他们有的扛树苗,有的挖坑,有的培土……”其实,像这类消息的写法,一般只要整篇概括叙述即可,用不着写那些既无新闻性又无特点的细节。[5]植树无非就是扛树苗、挖坑、培土,它没有多少新闻性,至于“放下雨具”“雨水淋湿了衣服”,原文一开始“冒雨”二字就已经说到了,既然“冒雨”,“雨水淋湿衣服”就有可能了,用不着再去细说。所以在播出时,这些重复和啰唆的“细节”被删掉,显得干净利索多了。
  所以说,小细节大学问。具有典型性的细节虽细,却细而不小,它往往具有以一当十的说服力。用好细节,电视新闻才能变得更有美感、更有魅力、更有深度、更有内涵、更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303.
  [2]范敬宜.真知与勇气:坚持实事求是的关键——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J].新闻战线,1994(2).
  [3]张克宣.电视新闻评论的“细节”魅力[J].新闻爱好者,2006(5).
  [4]刘保全.人物消息中的细节描写[J].写作,1988(5).
  [5]张选国.应该怎样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32.
  (作者单位:安阳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语言知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陈红娟,2014;转引自邱丽华,2017).然而由于小学阶段未开设专门的写作指导课,小学英语写作训练的研究尚未
期刊
  矿坐标转换是矿业权核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介绍了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坐标转换的传统方法原理和步骤,并引入了应用EXCEL-VBA实现矿坐标转换的技术,从实用性的角度总结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赋予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使命。测绘地理信息档案部门在这个新的使命中如何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从阐述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信息
  通过GIS技术在钦州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潜力调查中的应用,以县区为单位,将该区域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成果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提取低
油葵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了解油葵高产优质所需的土壤条件,选择最佳的栽培土壤,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增加单位面积效益,而且可以为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进行该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以山西省襄汾县主要种植土壤类型上,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土壤(褐土、草甸土、水稻土)对不同品种油葵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作为一种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自被发现以来,就因其对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而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是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受
  国家海洋局《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中要求填海工程竣工后开展验收测量工作,并编制验收测量报告。主要介绍了似大地水准面优化成果在填海竣工验收高程测量中
氧化反应无处不在,它是自然界生命运行、物质循环以及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础。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化学化工生产的和谐共存,必须发展新型的绿色氧化反应。值得注意
独处时,你会感到恐惧;独处时,你会感到冷清;独处,会锻炼你的胆量。当我一个人在家时,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切。记得一个下雨天,奶奶骑车去外面的时候受伤了。家人都去医院照
  简单介绍了广西CORS系统的建设情况,对其在第二次城镇土地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结果表明,利用好CORS系统将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