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宫颈锥切术阳性切缘患者临床处理的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病例残留病灶情况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治疗和随访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 Ⅲ)和Ⅰal期宫颈鳞癌行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切缘阳性患者148例,其中CIN Ⅲ 118例,Ⅰa期宫颈鳞癌30例.平均年龄(35±5)岁.统计切缘阳性病例锥切术后病理学结果、切缘阳性部位、补充2次手术标本残留病灶情况、随访复发情况等数据.结果 CIN Ⅲ患者以宫颈外切缘阳性为主,占74.6%(88/118),其2次手术标本同级别病变残留率19%(4/21);Ⅰa期宫颈鳞癌病例中,切缘阳性以颈管切缘阳性及颈管缘、宫颈外缘双阳性为主,占86.6%(26/30),其同级别病变残留率53.6%(15/28).二者切缘阳性部位和同级别病变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宫颈外切缘阳性患者,2次手术标本同级别病变残留病灶残留率11.8%(2/17),颈管切缘阳性和颈管、宫颈外切缘双阳性患者,同级别病变残留病灶残留率53.1%(17/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施行补充2次手术者元一例复发.在未施行2次手术随访的92例中,CIN Ⅲ 90例,复发15例,复发率16.7%;Ⅰal 期宫颈鳞癌2例,有1例进展.结论 宫颈锥切术有一定的切缘阳性率,阳性切缘病例中,仅部分病例有同级别的病灶残留.阳性切缘同级别病灶残留的可能性与病变严重程度以及阳性切缘部位有关.CIN Ⅲ患者同级别病灶残留的可能性较低,可以严密随访;而存在镜下浸润及颈管缘阳性的病例高度提示存在残留病灶可能,应考虑补充2次手术。

其他文献
在美国,近三分之二的成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通过对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在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期刊
患者女,17岁,未婚,否认性生活史.因"白带增多1年余,发现盆腔包块4d"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近1年余来白带增多,无腹胀、腹痛,无明显外阴瘙痒。
期刊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针剂与片剂序贯疗法预防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象为85例因压力性尿失禁而接受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患者,平均年龄58岁,平均体重63 kg.对其中24例切除子宫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序贯片剂500 mg,每日1次口服.对61例单纯行悬吊带术者予以左氧氟沙星500 mg单剂量静脉滴注,序贯口服片剂预防术后感染
目的 磁共振活体监测移植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腹主动脉的磁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检测大鼠.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方法 磁性纳米粒子体外标记大鼠骨髓MSCs.ARF大鼠分为3组,插导管至腹主动脉,分别移植入标记细胞(10只);移植入未标记细胞(10只);灌注等量生理盐水(10只).移植后0.5 h及第1、2、5天应用MRI对移植细胞进行活体示踪,并与肾脏普鲁士蓝染色及CD68抗体染色
过去的50多年,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特性、移植免疫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配型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的出现和综合治疗能力的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从最初的一项作为终末期患者的挽救措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
期刊
感染性疾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杀手,其中细菌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抗菌药物的应用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然而当前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的逐年上升,多重耐药菌株以及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如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葡菌(简称金葡菌)],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多重耐药菌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获得性的,社区多重耐药菌(如肺炎链球菌)和社区高毒力耐药菌(如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平均年龄为12.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与发病特点、病因、部位、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情况.颅内出血诊断主要依赖头颅CT(195例),病因学诊断主要依靠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130例)和病理学(78例).结果 男女比例为134:70(1.91:1),起病以急性或亚急性为主(150/204,73.5%).主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TNF-β+252、白细胞介素(IL)1β+3954及IL-10-108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癌性恶液质的关系.方法 该研究包括102例乳腺癌合并恶液质患者,对照组为120例乳腺癌不合并恶液质患者.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308、TNF-β+252、IL-1β+3954及IL-10-108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结
病历摘要  患者男,44岁.因发热、干咳3个月余于2007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起发热,午后体温38-39℃,夜间盗汗,晨起可自行降至正常,伴有刺激性咳嗽,少量咯痰,偶带血丝。
期刊
目的 了解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内caveolin-1的表达情况,以及软骨降解因子自细胞介素(IL)-1β是否促进软骨细胞表达caveolin-1.方法对8例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内caveolin-1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aveolin-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分析.选用12周龄的雄性SD大鼠20只,通过切断膝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制备骨关节炎模型,术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