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例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27岁.因"发热1周,咳嗽5 d,胸闷3 d,腹泻2 d"于2009年9月10日入院.患者否认有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史,既往有阻塞性阵发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入院前曾经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就诊,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两侧肺炎".予以抗生素治疗(哌拉西林、阿奇霉素)、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等治疗2 d,体温渐上升,最高达40℃,且出现胸闷、腹泻症状.2009年9月10日无锡市疾病控制中心查患者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RT-PCR法)阳性,确诊"甲型H1N1流感、两侧肺炎",转入我院负压病房.入院查体:体重90kg,体温39.1 ℃,呼吸20次/min,神志清醒,精神差,唇无紫绀,咽部轻度充血,两侧扁桃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低,闻及少量干湿哕音.心率90次/min,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其他文献
脓毒症的自然病程一般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以系统性炎症反应为主,而晚期则以抗炎反应和免疫抑制为主[1].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各种诊疗指南的应用,如"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早期病死率有明显降低[2],但是脓毒症晚期病死率及继发院内感染率仍居高不下[3].这些现象可能与脓毒症晚期的免疫抑制状态有关.研究者发现,在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随着脓毒症的进展,不仅次级淋巴组织发生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
期刊
患者 男,52岁,以"发热5 d"于2009年12月2日入院.患者2009年11月28日于山东省乘船返家后自觉周身不适,继之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5 ℃,伴咳嗽,为干咳,无胸闷、气短及胸痛.曾于当地市级医院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氨溴索、双黄连4d,疗效不明显,遂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4 ℃,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