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做好“本我”,便是那个“超我”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明珠的管理在外界看来,似乎过于严苛。她对自己有着强有力的主导和掌控,也希望员工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董明珠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生于1954年,1975年参加工作,1990年进入当时还叫海利的格力。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裔女企业家”、“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等称号。
  犀利而强势,这是外界普遍对董明珠的印象。一个“斗”字贯穿着媒体对董明珠的印象。
  董明珠出现在我面前时,背挺得非常直,步态稳健,虽然丝巾披肩,但难掩她的威仪和干练。伸手相握、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她目光纯净而又炫目,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她的目光逼退,这恐怕是不少人未尝开口便先折服于她的原因之一。
  董明珠向来以“本我”示人。有人建议她到一些场合能打扮一下,董明珠说:“我只求自己的感觉,不随波逐流,也从不在乎别人是不是记住我,自己觉得好就行了。我可不管别人说我美和丑,我从不化妆,也不刻意穿衣,我自己就是我自己!”
  
  大领导就是管小事
  
  “我把资料给你,如果你不用的话我们要拿回来反面继续打印。”格力公关部的员工递给我几张打印纸,看着我对这句话饶有兴趣。忙补充道,“这是董总的要求,如果谁不注意节约,要被抓典型的。”
  员工们说:“董姐气场很大,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怕她。”董明珠说:“怕我那是证明你们自己没本事,自己不能掌控自己,如果把工作做好了就不会怕我。”
  从董明珠在格力当部长开始,她的日常管理就从最简单的抓小事开始:“我历来跟人家的思维不一样,人说领导管大事,我认为大领导就是管小事。当小事变成大事,企业也差不多完蛋了。”
  董明珠对管理的要求就是“一张纸、一滴水”,可这些小事老有人记不住,董明珠就让相关部门全力抓这事,抓到一个就做全厂通报检查。她算的一笔账是,一个人浪费一张纸。全厂6万人就是6万张纸,这个浪费可就大了。年年有新人进来,年年董明珠给他们上的第一课中便包括纸张要双面打印。从小事当中,董明珠希望能培养出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道德,在公司里,就不能是个自由散漫的态度。
  赏罚分明也是董明珠管理风格最典型的体现。在格力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故事是,公司规定上班不能吃东西,结果一个员工在下班之前把吃的分发给大家,这事给董明珠知道了,坚决要罚款。可那个员工家里实在太困难了,董明珠虽然照章办事罚了她,可又于心不忍,事后自己掏钱给了员工,最后罚的是董明珠自己的钱。而在厂区参观的时候,格力的同事再三提醒我一定要走在厂区内马路的人行边线之内,边线之外是运输车辆的专用道。员工一旦走到车辆专用道上也要被罚。
  “在小问题中找毛病,找了毛病就改,当一个企业小事都不发生怎么可能会发生大事呢?”防微杜渐,这一点董明珠决不手软。
  
  绝不讲人情
  
  狮子座的人之所以强势,在于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对于自己决心进行的事情,不会受到额外的干扰。有人说董明珠像武则天,一股子霸气,作事雷厉风行,对手下人要求非常严。甚至有些苛刻。在她那里犯错压力非常大,董明珠在骂犯错的人时丝毫不留情面,也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违反规定的,也坚决惩罚。
  惩罚了那么多人,自然也得罪了那么多人,有人好心劝董明珠,企业不是你的,何必得罪那么多人,等以后你退休了都没人愿意跟你来往。董明珠可不这么看:“说这话的人背后透射出来的思维是,每做一件事都在想‘我’吃亏了没有,如果每件事都是为了自我,根本没有办法去做个好领导。”说这话时,董明珠突然圆睁眼睛。声音严厉起来。
  董明珠为了不给人情留下任何生存的空间,秉持的一个行事原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除了她的秘书,不允许任何人到她家里去,杜绝任何形式的行贿送礼和人情。“我在这点绝不手软,这可能也是他们怕我的原因。在这里不可能因为跟我关系好而开方便之门。”曾经有个在她手下做了十几年的秘书得到了董明珠的提拔,这是否是人情的因素?“绝不是,我要培养的人一定要有吃苦精神,对格力忠诚,没有这种意识的人根本不能培养,培养上来不行也要就地免职。”
  “有人说我退休后没人来看我,我早就做好思想准备了。但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来看我,无论是被我惩罚过的还是没惩罚过的,他们内心一定感谢我。”董明珠的“不近人情”为员工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年轻人只要觉得自己有能力,尽可以在领导面前毛遂自荐。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跟别人斗,跟别人斗都没用,而是要用高标准来挑战自己。不能有投机心理,不能依赖别人给你惠顾。成功是源于自己的水平过关。”
  
  不在乎,大气者赢天下
  
  董明珠10岁时学骑自行车,借了老师的车踩了几圈就上路回家,结果迎面遇到公交车狠狠地摔了一跤,爬起来灰都没掸又骑回了家。这一摔她就掌握了骑车的诀窍:“所以人遇到挫折是好事,经历过了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可能我也讲不清楚,反正我知道自己想去做时,那件事一定能做好。”
  事情发展的道路一定会遇到很多障碍,甚至是挫折。很多人踯躅不前,很多人甚至就此放弃,但对于狮子座的人而言,因为他们清楚哪条条路是自己前进的最终方向,因此他们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能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这种“得”其实是来自于董明珠的不在乎。“经常有人说我像男人,在日常生活中从不对小事斤斤计较。只有不在乎得失,才能取得别人的认同。”在谈判中,有人想的是多得利,而董明珠想的是共赢,相形之下要求的合理与不合理自然就看得出来,如果明知自己的要求不合理,“他自己就胆怵了,而我是真心实意地合作,想的是共赢,所以赢和输自然见分晓。”
  不在乎让董明珠显得非常大气,这种大气撑起了她强大的气场。在跟大金空调的合资谈判中,大金非常强势,而董明珠在关键时刻坚决说“不”,最后大金不仅把40%技术转让费的条款给免了,格力还罕见地取得了控股的地位。
  “我这一路走来,没有什么奢望,所以觉得走得比较脚踏实地吧。当部长也很好,当老总也罢,就像煮饭一样,米装进锅里,加水、煮熟,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路奋斗。”
  
  董明珠的放错三轮
  
  在董明珠看来,员工犯错误,并不能一概而论地批评,而是按照三种情况(思维问题、思想品德问题和能力问题)区别对待。
  由思维问题导致的错误,董明珠是绝不允许的,而且要加以严惩,重者免职。
  在思想品德问题的处理上,董明珠会谨慎对待。董明珠曾经培养过一个年轻人,他在知识、经验和工作态度上都比较符合人才选拔的条件,但是却因为牌德而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原来这个年轻人在打牌时赢了就手舞足蹈,输了就骂人,以自我为中心。这事让董明珠知道了,其后她又陆续听到一些人对他的反馈,说他在小事上总是与人斤斤计较。董明珠做出的判断是,尽管打牌是件小事,但这么个连小事都不能吃亏的人,怎么可能去帮助别人,更有什么能力去领导别人?就像那些总说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如果连眼前的一张废纸都懒得弯腰捡起,这样的人才还是“休息”去吧。
  能力问题在董明珠看来尚可补救。人的能力有长短,由于能力不足造成的错误要看当事人怎么来弥补了。如果勤奋学习知道改进,董明珠会给这样的人加分,而如果无所谓,或者第二次还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人最是无可救药。在格力的中层干部中,董明珠就地免职了一些碌碌无为的干部,也大胆起用了不少锐意进取的新人,当原来的手下变成上级时,“你的心态好也得好,不好也得好,这是由制度说了算的。”董明珠就是要用严管把人的上进心给逼出来。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生猪价格剧烈波动,为生猪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国外的经验证明,生猪期货通过价格发现功能以及风险回避功能的发挥,可以很好地解决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