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术前良、恶性与浸润性预测因子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i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术前预测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良、恶性与浸润性的因子,及不同病理类型IPMN的手术后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1993年1月至2009年9月间手术切除的78例IPMN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CEA、CA19-9、影像学征象等在术前判断IPMN良、恶性与浸润性的价值,分析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黄疸、急性胰腺炎、血CA19-9>37 U/ml、AKP、肿块边界不清为恶性及浸润性预测因子;主胰管扩张、分支胰管直径>30 mm、出现壁节结等为恶性预测因子;CEA>6 ng/ml为浸润性预测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边界不清为恶性及浸润性预测因子;急性胰腺炎为浸润性预测因子.良性IPMN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0%;恶性IPMN的2年生存率为78.9%、5年生存率为68.5%,其中浸润性IPMN的2年生存率为64.6%、5年生存率为43.1%.结论 肿块边界不清为IPMN恶性预测因子,急性胰腺炎、肿块边界不清是IPMN的浸润性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特点和当前存储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存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案,构建了基于FCSAN的高校图书馆存储系统,并探讨了该系统的数据安全和数据备份方
以AT89S52与PC间的串口可靠通信为研究对象,探索一个实用的软件模式,介绍了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如数据流量控制,缓冲区发送,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帧同步等,可
信令监测系统在国内各运营商中已经普遍使用,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承载的业务不断丰富,原有的监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总结了被测网络多协议、大流量、多接口、
目的 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 方法 41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
咽喉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上食管括约肌以上的咽喉邮,造成局部损伤,以至诱发呼吸道平滑肌的强烈收缩和气道的大量分泌物,与胃食管反流病在流行病学、反流机制、反流模式及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耐药逆转剂川芎嗪配合化疗治疗复发、耐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作用及与P-糖蛋白(P-gp)表达的关系.方法 6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复发、耐药的NHL患者随
自动化控制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综合利用自动控制器仪表学科,以及计算机学科的理论服务于化学工程学科更是大学所研究的目标.从化工生产出发,对自动化仪表作一些探索.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68例有感染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高危组),另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32
目的 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侧支循环开放途径和程度,并观察其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经全脑DSA检查证实存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99%)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