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探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力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以适应集约式社会生产力,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难题。为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稳定发展,需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探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运行;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土地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农村土地政策作为一盏“明灯”,照亮社会主义的道路。所谓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指农村家庭承包土地应用合法的形式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给其它农户的一种行为[1]。在发展到特定时期之后,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进行集中整合,不仅可以扩大规模,并且能够形成一种现代化的经营模式。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分析
  (一)土改之后的运行成果
  在1950年土地改革出现在人们身边,地主的土地被分配给广大贫苦老百姓,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度,该方法的将古老的地契进行废止,并且采取办法土地所有权证书的模式,这种土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封建剥削制度,并实施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二)人民公社化之后的运行成果
  众所周知,人民公社化最为主要的特征便是将农民私有财产进行集体化, 1962年人民公社化之后,相关的法律条例纷纷出现,比如《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改变了传统的土地形式[2]。从此以后,农村宅基地不再属于个人私产,村民只有使用权,无权对农村宅基地进行买卖与处置,这种制度也成为了我国目的土地管理法的核心制度。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运行成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所实施的,对促进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实际角度出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实施能够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变,能够实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下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3]。并激发了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四)近现代农村土地流转运行成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出现改变了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在1993年,该项制度被写入《宪法》之后,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也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纳入其中。从整体角度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出现改变了土地流转模式,保证了土地的分配率,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强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之一。
  二、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能够实现土地规范有序流转。首先,要建设以土地流转为主的服务中心,形成一体化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形成系统化与全方位的土地流转服务。其次,要积极构建农村土地承包以及流转合同仲裁方法,积极构建合理的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对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中所存在的各项纠纷案件进行解决,及时化解矛盾,提高农村土地的有序发展。
  (二)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要想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则需要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建立良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市场,由于我国很多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不顺畅。所以需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建立规范的综合劳务市场,保证其规范性和合理性。第二,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与教育,提高农民的基本素养。国家还要加强农村教育,在提升农民就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农民素质,以此用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4]。第三,加强服务业,为农民工就业岗位提供条件,融合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渠道。
  (三)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般而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存在,积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创新的基础与保证。第一,要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政府要针对贫困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并积极构建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救济体系。第二,要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中可以应用土地换社保或者医保的方式,增强农民养老保险意识。其中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宣传与教育,在尊重农民的基础上,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
  (四)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管理
  第一,制定土地地籍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土地登记工作,对农村土地进行严格审查与登记。第二,要制定农村土地规划制度,将农村土地进行分类管理,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与特点进行开发与规划[5]。第三,需要制定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土地流转交给政府,在对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同时,还要让农民决定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模式。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避免各种不合理侵权行为对农民利益造成损害,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建设。
  (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
  法律法规是保证弄张农民土地流转权益的重要表现,我国政府需要积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农村土地所有权规定,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之中,保证法律法规的全面性。此外,利用法律法规能够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所存在的不健全局面打破,在根据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需求中,构建起一套符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还能够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真正制约土地流转所存在的各类不合理现象。
  参考文献:
  [1]刘锡荣,李彬.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12,08:65-68.
  [2]孟祥远.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及问题——以嘉兴模式和无锡模式为例[J].城市问題,2012,12:68-72.
  [3]刘卫柏,李中.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绩效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1,02:300-304.
  [4]俞婧.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三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5,01:101-104.
  [5]刘启营.新形势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路径分析[J].农业经济,2009,04:41-43.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徐小月;第二作者:马金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组。
其他文献
旅游,作为人精神活动的方式之一,在二十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一种存在方式,游学、探险,观自然之变化、究天人之真谛是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之一.
坚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走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当代中国认同度最高的共识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本、民心所向,是最重要
摘要: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作用。为此本文对项目管理的含义、特点、现状等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组合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步骤。  关键词:企业;管理;项目组合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01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在企业管理实务中产生了项目管理这门新兴管理学科。在现代企业管
名录库是指有关总体全部单元的名单或清册,是抽取样本单元的依据,也称为抽样框,它是抽样调查工作的基础,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工业抽样调查的实践证明,
目的:为探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8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每组16只。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采用螺旋测微仪挤压造成右
财务分析不是给自己写的,而是给CEO和相关利益人看的。如果所做的财务分析仅仅只有CFO自己看得懂,那就没有产生任何作用。一个优秀的CFO要成为CEO的得力助手、战略结盟者,一
服装3D技术的开发,多年来受到企业关注。他,在纺织服装的三维人体扫描、3D可视缝合设计、3D试衣技术、3D打印等领域进行了14年的持续研究,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达10余项,完
期刊
期刊
<正>开发建设新城新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本文从新城新区概念内涵界定入手,提出"广义""狭义"新城新区概念界定内容;客观分析我国新城新区开发建设中
在Fakuma 2018德国国际塑料工业展上,库尔兹专业团队通过对一个具有复杂三维几何形状部件进行装饰加工,在展会现场演示了一种新开发的IMD Varioform模内转印变型工艺.该工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