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目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求学生牢记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学以致用的能力。本文以初中生物课堂为例,先分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意义,之后又提出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生物课堂:有效性;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51-02
  学生的客观事实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动机。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采取进步的教学观念去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我们给叫做有效课堂。生物课堂是基础课当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与学生的生活和升学都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对初中生物课堂给予高度的重视,把守旧的教学观念换成先进的教学方式,让生物课堂学习变得更吸引学生,使生物课堂的教学具有高效性。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不断进行积累和总结,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学习生物[1]。
  一、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传统的教学观念
  把教师当作课堂的中心这是传统教学观念带来的结果,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教师讲到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几乎不参与课堂的讨论,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严重的抹杀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有的教师虽然想改变教学理念,却丧失自己的辅助地位,让学生自由的讨论,结果学生的所思所想完全不对。
  2.师生关系僵化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单纯的把课本当中心,一味的传授课本上的东西,让学生对生物课感到枯燥无趣。其实生物课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单纯的课本讲授会使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也难以提高。还有教师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较少,教师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很难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僵化。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实践
  1.激发兴趣,提高有效性
  最好的老师是兴趣,而兴趣的来源是好奇心。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初中生物学习感兴趣,教师应该让生物课堂变得有趣能引起学生的好奇。
  比如,在讲“人体内气体交换”这一內容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跑步的时候呼吸加快?”,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答案,学习的兴趣很高。当学到种子这一课的时候,我给了每个同学一粒玉米和一粒花生的种子,按照课本要求去操作,然后让同学自己去发现玉米和花生的异同。当学到“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这一课,我先讲了讲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然后带着学生在我们的校园去调查学校里的生物,学以致用。又引导学生对自己小区或某公园的生物来个调查,把调查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在班级墙报上展示交流,对认真完成的学生进行表扬,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明显增加。
  生物实验只有自己动手操作后才能感受到它的有趣性,进而对生物课堂感兴趣。所以在学习细胞这一模块的时候,学生表示不太理解这部分内容,后来,我让学生做细胞的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活动,学生感受到了细胞的工作,学习的兴趣增加[2]。
  2.巧用媒体,提高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每一个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的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这是一种新的教学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把多媒体教学和教学实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比如在给学生们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多彩的生物世界》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开阔学生的眼界和丰富他们的阅历,同时还可以引起学生对生物课堂学习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循环播放生物实验、对知识重点难点部分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除此之外,多媒体还有很多别的优势。在讲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这一内容时,学生说很难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后来,我把种子萌发的过程做成课件,学生说对种子萌发的过程有了很深的理解。在学习心脏这一课的时候,同学们说不知道心脏是怎么发挥它的作用的。所以第一步我给学生讲述心脏、血管的基础知识,然后用课件演示心脏工作的过程,还在课件中设置一个红细胞在血液内的行走路线,学生说很清楚。在学到“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一内容时,同学们说他们有很多生物不了解甚至没见过,为了课程的顺利进行,我做了一个有关很多动物和它对应的类别的课件,课件里有加上音乐,让学生利用之前学习的知识以及课件里提供的资料给不同的动物找找家,当学生找对家时,我对学生给予了表扬,当学生找错家时,我用课件提示再想想。采用这种方式,学生都说效果好,既找全了物种,又了解了动物的习性。
  3.加强互动,提高有效性
  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查找资料没有答案、小组讨论由于学生的知识量有限也找不到答案等等,这会限制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会学生要用新的学习思想和新的思路去解决在生物学习路上遇到的问题和难题。生物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每一个学生对他的领悟能力都不一样。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但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不一定了。所以教师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对不同层次的同学不同对待,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侧重点要有所区别。对于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侧重点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动性,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侧重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让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处于一个大的生物学习的大范围中。生物同样和生活是离不开的,所以教师讲课也可以借助生活实际去解释一些专有名词及其现象,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生活中生物的现象是时刻存在的,教师可以用举例的方式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之中。
  4.联系实际,提高有效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物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实践在生物学习上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讲生物课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联系生活实际,把课堂上学到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设置兴趣小组,让学生把学习生物和生活结合到一起,让学习变得更有乐趣。因为生物课本是干瘪的内容很枯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将同学们进行分组后到课外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独立思考,还要相互合作和配合来完成教师规定的目标。如学生进行了“黄秋葵采用不同基质育苗试验”后写成报告,得到的实验感悟:通过这次的实验,让我知道了原来不同的环境可以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我们习惯地认为育种要用泥土,其实要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不同基质进行育苗,这次这们在实验时是多雨的天气,湿度大泥土不易排水导致萌发了的8棵苗只有3棵活,而育在河沙中的排水良好而一棵也没有死亡。也就是说,植物的生长受到环境与土质的影响。
  生物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助实验说话,通过实验,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应用。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作用时,可以取一只蟑螂放在燃着的密闭杯子里,随着氧气的消耗,蟑螂最终会窒息死亡,蜡烛也会熄灭。通过实验的学习学生会感觉更有趣、更生动[3]。
  三、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与社会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不再只是看成绩,而是综合素质。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传授生物知识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教授课本上的东西,更应该的是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有效性。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不是说提高就提高的,那是一个对教师要求有耐心、有责任感、有毅力并能细心指导学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慧.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15(12):169.
  [2]谢建彬.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5(6):87-87.
  [3]尹华.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6(11):30-30.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需要兴趣对其进行支撑,基础性以及实践性较强是小学数学的明显特征,这是这种特征决定小学数学教学所带有的趣味化以及主体化。课堂时效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提升重视程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以说是提升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
【摘要】由于受教育体制、办学机制、经济增长、社会心理与内部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决策体制、办学机制、经费投入、总体规划与社会功能等五个方面,提出中职与高职衔接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存在问题;衔接策略  【基金项目】此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职业教育规划课题“建立河南农村学前教育市场发展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ZJB16030)的系列成果
【摘要】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学生好就业、易创业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技能培训;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45-01  一、高职院校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我觉得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期刊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CD44介导HA作用的机制。 方法:从SD大鼠腹膜腔分离巨噬细胞,用RPMI1640培养。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巨噬细胞的
【摘要】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已经成为重点项目。而如何确定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达到教改标准,这就需要培训评价的干预。培训评价具体指根据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整体表现,给予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就中小学的教师的素质建设方案加以调整。现如今,我国素质课改的发展进程已经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必须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内义务教育改革。  【关键词】中小学教
【摘要】培养初中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实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不重视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同样缺少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具体研究等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数学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正>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工作,是军队新闻媒体和军事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此次青海玉树地区抗震救灾的报道实践,对我们搞
目的: 原发性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孕期感染胎儿80%可出现智力低下,视力、听力损伤,严重者引起流产、死胎。免疫抑制患者感染HCMV可导致间质性肺炎,死亡率高达75%。孕期活动感染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广大教师需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构建“生本”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针对如何在新课标下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展开探索,并从三方面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导入;问题情境;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47-02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