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昏迷促醒康复是神经重症康复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必然涉及意识障碍的康复评估,而意识障碍评估是康复评估的难点与重点,不仅事关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判断及康复方案制订,也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依据。现阶段针对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众多,但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适应证及局限性。本文主要就当前各意识障碍评估方法的优越性及局限性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估及科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机 构】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昌 33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昏迷促醒康复是神经重症康复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必然涉及意识障碍的康复评估,而意识障碍评估是康复评估的难点与重点,不仅事关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判断及康复方案制订,也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依据。现阶段针对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众多,但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适应证及局限性。本文主要就当前各意识障碍评估方法的优越性及局限性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估及科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强制性运动疗法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已被证实对多种疾病的功能障碍有效。目前对CIMT的了解仍然有限,近年来研究者们就CIMT的具体作用机制和相关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从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方面对CIMT的可能作用机制、相关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IMT的相关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慢性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水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评定结果将38例DOC患者分为植物状态(VS)组、最小意识状态(MCS)组及脱离微意识状态(EMCS)组,同时选取19例门诊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上述各组受试者均给予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及P300检测,比较各组受试者P300波幅及潜伏期差异。结果3组患者及对照组两两比较,其P300波幅组间差异
气管切开会导致言语、吞咽、呼吸、嗅觉等多方面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说话瓣膜作为单向通气阀,可恢复闭合的上呼吸道及正常的呼吸模式,重塑声门下压力,有利于改善言语功能,减少渗漏及误吸,改善呼吸及嗅觉功能,提升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具体作用机制、结构及操作方法。
气管切开术主要用于因呼吸衰竭需要进行长期的机械通气和存在气道问题的患者。人工气道能开放下呼吸道辅助通气、供氧,并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但经常有争议气管切开是否会增加上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本文综述了气管切开后误吸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The COVID-19 pandemic affects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a rapid progression of respiratory failure often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or intensive care unit treatment in some patients. Survivors of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呼吸干预对早产儿吞咽功能及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早产儿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临床治疗及早产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新生儿抚触,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行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呼吸干预训练,记录两组患儿的留置胃管时间,并在纠正胎龄满40周时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留置胃管时间[(56.
目的观察常规中晚期手掌碾压伤术后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确诊为手掌部碾压伤且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2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关节松动、超声波、肌肉力量训练、作业训练等治疗,每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月。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
目的判断肺功能各指标、气管套管内径、吞咽功能等预测因子在神经重症患者成功堵管中的价值,规范气管切开套管拔除流程。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8例,堵管前评估患者肺功能、吞咽功能,记录痰量、气管套管内径,堵管后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预测堵管成功与否的因子有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
随着气管切开适应证在临床实践中的延伸,越来越多病情复杂和危重的患者接受了这种气道保护性治疗,这也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医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依赖多学科综合管理的模式为气管切开患者的安全和疗效提供保证,其中物理治疗的重要角色随着循证证据的不断发布和更新也更加凸显。本文主要对物理治疗在气管切开患者多学科综合管理中的角色及价值进行综述。
目的探索高流量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与残留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17例,在气管套管处配接高流量湿化仪并抽空气囊,对照条件为气管套管堵管、抽空气囊、充盈气囊的三种状态,在不同状态下给予患者5 ml中稠食物,使用喉镜吞咽功能评估(FEES)对残留和误吸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7例患者在高流量湿化、气管套管堵管、抽空气囊、充盈气囊四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