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职学校微课教学网站的经验之谈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平机电学校作为国家中职示范校,通过对校园网络的基础建设的投入,现已建设成为较为完备的校园网络。为更好地结合信息技术对教学方面的服务进行提升,我校在2015年9月立项建设学校微课教学网站。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网站建设完成并上线,收录近千个本校老师制作的微课,微课网的投入与使用,在教与学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下面就我校建设与应用微课网站取得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学校统筹策划顶层设计,学校领导参与建设
  因为微课网站建设涉及服务器、网络设备、微课制作软硬件设备的投入,更需要技术人员、授课老师的大力参与以及学校课程设计与安排、教学研究与实践、评价体系等多个环节参与,因此需要学校组织教学、教研、计算机相关骨干教师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有效组织和实施微课网站的建设,从而把成果更有效地运用于教与学,提升学校的软实力,保持学校领导的优势。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党委副书记担任项目领导,由教研室和信息办主要负责人担任建设负责人,制定微课网建设的每个阶段建设的目标,并切实执行。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为配合微课网的资源建设,先后申报三个市级的专业课题,通过项目的实施来推动微课网站资源的制作,共计近三十名老师参加了微课制作。课题研究的成果,对于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以及职称晋升都有一定的帮助,将学校期待目标与老师利益目标统一起来,所以这一顶层设计,有效推动了微课制作以及课程体系的建立。
  二、微课网站建设要有前瞻性
  因为微课网站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界面的美化与使用者的操作习惯,特别是针对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需要考虑网站能自动适应台式电脑、手提电脑、IPAD、MAC和安卓手机以及苹果手机等不同的设备。同时,为让老师更方便管理网站后台、上传微课,则需要设计简便高效的后台管理功能。因此,在设计网站时,我校借鉴了微课网、慕课网以及网易公开课等网站,利用Wordpress作为驱动,搭建了一个跨平台的网站,师生利用手机、IPAD、手提电脑等终端即可简便进行微课的教与学。在建立网站框架方面,得益于学校对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支持,整个网站的建设都由计算机科组教师完成,有建站人才的支撑,保证网站建设的高标准得到有效的实施,并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不断改进微课网站以适应更好更新的教学模式。为确保适应高清视频传输的需求,我校购置了专用的20M光纤WEB服务器作为微课网站的硬件环境,在运算和存储方面都做了适当的前瞻性处理。在视频制作方面,我校要求制作的标准为1920×1080的高清标准,从而确保制作的视频能满足未来不同平台的教学需求。
  建设中职学校微课教学网站的经验之谈
  三、建立岗位完整课程体系的微课
  本校一直强调按照就业岗位需求制定专业课程体系,以此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此,我校建立了岗位调查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开设调研步骤,通过对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中必须包括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点。而这些知识及技能的要点,则成为课程教学中的典型教学案例与实训项目。针对微课的建设,基于学科的专业特色,结合典型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进行微课制作,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微课,能完整并有效地掌握课程的知识要点。专业学科科组确定好课程体系,结合教师的能力与兴趣,组织老师参与微课课程的建设,从而形成完整的专业微课体系。在建立微课时,充分考虑微课资源的共享,要求制作微课时,把相关的资源包括教案、PPT讲义、习题、试卷等电子文档全部上传到网站,有利于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创作与修改,提高教学效率,让微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激活教师制作微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制作微课的能力
  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站的框架只是微课网站基本骨架,微课才是网站的肉体与灵魂。因此,制作并上传大量的精品微课才能彰显微课网站的作用与意义。而学校的教师就是微课的主要创作者,因此,老师的积极性以及制作微课的水平,决定着网站的质量。为此,学校以计算机专业教师作为微课制作的首选对象,因为计算机教师能快速掌握微课的制作技术,并能在全校中起到推广与指导作用。在管理方面由学校教研室全程跟进,教研室负责人担任课题组负责人。为更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组织部分计算机教师向教育局申报了《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被确定为市职业教学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学校给予相应的经费与资源的支持,并结合课题的需要召开隆重的课题开题仪式。仪式感与微课的使命感,以及课题对于教师晋升的硬件支撑,使得计算机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充满激情。
  对于一些优秀的微课作品,学校推荐申报广东省版权局的作品著作权登记,并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给予教师适当的荣誉与奖金,从而鼓励教师制作更多优秀作品,形成良好的教研创作氛围。
  五、培养学生使用微课网的习惯
  微课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与学,帮助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解决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促进学生更多地使用微课网站,引入任务清单式管理,作为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将需要学生学习的微课清单列出来,学生登陆微课网站后,在线学习这些清单上的微课视频,教师通过网站后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根据微课要求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质量。重点就是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控。网站设计时也着重于在线沟通的快捷与方便处理,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在线提问与互动,通过网站,也可找到教師的多种联系方式,学生可随时与老师及同学取得有效的联系与沟通,从而确保学生面对疑难时,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为了鼓励学生能积极学习非本专业科任教师的或者跨专业的课程,我们设计了类似学分制的模式,只要学生学习相应非科任老师课程或者一些非本专业的课程,并且经过测试合格,将由学校颁发结业证书。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微课网站选修电子商务的课程,只要选修达到相应的课程学分,学校会颁发电子商务课程结业证书。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微课的积极性,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充分发挥了微课网站资源的作用。
  六、结语
  微课网站建设过程以及制作微课的过程,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果呈现的一种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并为教师研究专业课程提供宝贵的在线数据,从而更有效地改进课程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微课这种新的传播知识的途径,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以上是开平机电学校微课网的建设经验,期望能为中职学校在建设教学资源库时提供参考。
  见习编辑李曼莉责任编辑何丽华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增多,工作量计算越来越繁琐、复杂,因此需要一个面向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计算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文详细论述系统特性、权限和功能、课程的分类和相应的计算方式。该系统已在我院教学管理工作中投入使用,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9-0120-02  以前,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完善认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拓宽视野,完善认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将两者有机整合起来。  关键词:中职政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的讲话精神,发挥家长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5月31日,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在佛山市实验学校举办“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公益项目启动仪式暨佛山市家庭教育宣传日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关工委副主任、教育部关工委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田淑兰为佛山市教育局
摘 要:职业技能的培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社会赋予我们职业教育的使命。职业学校须从专业建设、常规管理、双师队伍建设、技能大赛和专业技能考证等方面落实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8-0156-03  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40年,
摘要:本文在深入学习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1 N”方式的做法和意义进行了相关阐释,并从形而下的探索方面,对自己在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做法方面予以梳理,以期对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发挥切实可行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平台;“1 N”方式;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
职业教育在全部教育中仅居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确实是关系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存要素。就个人而言,是训练必要的知识技能与服务道德品性,造就有利于社会的生产一份子;就社会而言,对于旧的一切生产、运输、消费方法谋改进,对于新的一切新的生产、运输、消费方法谋创造,使社会一切事业,逐渐发展,成为富有生活力的新机构。当然有了健全的国民,有了生产的社会,才谈得到国家建设、民族复兴。  教育不
摘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范式已经初步形成,内部运作模式建设是关键。本文在借鉴已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以三水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周边企业单位的合作为例,探索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将集团的概念和理念引入职业教育领域,把分散的、规模较小或资源缺乏的职教实体集中起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校际优势互补、推进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一、区域型职
摘 要:通过示范校建设,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规划与建设进行改革探索,以此来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企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环境;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45-02  收稿日期:2015-01-16  作者簡介:郭志强(1970-),男,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机械讲师,工学哲学双学士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校企融合已从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方面转向全面渗透。校企之间的共通性也使职业学校有充足的资源和便捷条件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本文结合相关调查研究和学校实际,对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提出一些想法和思路。  关键词:中职;校企文化融合;养成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摘要:随着技术交叉性、融合性的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活动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我国“2011计划”的推出,诸多高校纷纷以此为新契机,进行协同创新实践,推动机制体制改革。本文对协同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性研究,并结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实践,在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