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等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前两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如果没有网络……》。哦,要是哪一天突然没有了网络,地球一定会变得异常混乱吧。我不敢肯定自己能不能适应那样的生活,因为对我来说,网络不仅是不能替代的工具,还给了我一副完全不同的面孔。
  现实中,我可以忍受一整天的沉默,可是,一旦完成当天的作业打开电脑,我就无法容忍哪怕是一分钟的无聊,尤其是挂着QQ却没有人找我聊天时的那种孤独和落寞。
  现实中,我安稳而本分,不旷课,不作弊,不跟老师父母顶嘴,除了上课反应慢一点、考试成绩差一点,简直就是个逆来顺受的好公民。可是,坐在电脑屏幕前的自己,却是完全不同的个性。灵感源源不断,坏点子说来就来。我会不厌其烦地把我从同学那儿听来的作弊经验传授给网络另一端的朋友们,一起为某个同学编织第二天不去上课的各种理由……
  现实中,我挺腼腆的,不敢跟漂亮的女生讲话,被老师叫去谈话就紧张得要死;可是,一旦躲进自己的房里,打开电脑,自己则仿佛一下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不能抑制自己的骚动,在QQ群里说各种有色笑话,到处找不认识的女生聊天,主动发帖宣泄自己内心的快乐和忧愁,甚至乐意向全世界揭露自己的某些见不得人的隐私。
  现实中,除了父母,我几乎只在乎自己。对于一个高三学生来讲,学习、考试已经成了生活的唯一目标。班级、学校、社会,爱怎么样怎么样吧,我不关心。当然,到了网上,我就立刻成了另一个人,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一个极度渴望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网络游侠。我在各个论坛跟人打嘴仗,聊世界局势,侃历史,争论明星排位,传播各种绯闻……
  现实中,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默默无闻,成绩平平,长相平平,除了父母跟少数几个朋友,几乎没人认得我;可是,在网上,我却是论坛的活跃分子,群里的表情王子,是一个拥有众多粉丝、兼具幽默感和同情心的网络红人。
  真的,有时候照照镜子,我会忽然产生一种陌生感,镜子里的人到底是谁?是我吗?可现实中,和虚拟世界中,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自我。哎,谁能告诉我答案……
  假面骑士
  
  “你”和“他”
  莫小米
  
  这个作文题很有意思,引发了你的一番自我打量。你问哪个才是真实的你?当然,两个都是。
  这和网络没有必然关系,人是立体的、多面的,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中判若两人的,多的是,很多人都有这倾向,一种表现形式是另一种的补充,网络空间只是给了你一个更方便表现的平台而已。
  我有个小亲戚,从小活泼开朗,反应很快,平日里歌声飞扬,背古诗词口齿伶俐,但只限于在自己家、或是熟悉的亲戚朋友家;一到外面就非常内向,沉默寡言,读书时成绩不错,可上课回答老师提问总是七折八扣,久而久之老师也很少点名让他发言了。直到大学毕业找工作,应聘时笔试轻松过关,一次一次都砸在面试上。
  最近和他聊起这些问题。他想了想说,小时候,因为小孩少,大家都以他为中心,所以很有把握,无论自己如何表现,大人都会夸你,习惯了;但到了外面就不同了,觉得受冷遇了,变得木讷了,然后越沉默人家越忽视你,越害怕得不到别人认可就越沉默,导致人变得脆弱而敏感……
  你是不是也有些像我的小亲戚呢?
  看看网络世界的“假面骑士”,是个不甘平庸的人,开朗活跃,爱交朋友,仗义执言,伶牙俐齿,还有点小小的“坏”,和现在生活中“逆来顺受的好公民”形象形成巨大反差,你为自己成为“拥有众多粉丝的、兼具幽默感和同情心的网络红人”而沾沾自喜。
  很显然,你欣赏“假面骑士”,尤因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到而格外欣赏。说实话我也更喜欢“他”,因为“他”比“你”更可爱。那么怎么办,如何让“他”来影响“你”?如何让“你”与“他”的距离不是这么的远?
  我猜想在现实生活中,总有某些具体因素让你不够自信。是身材矮小?是长相平凡?是普通话不够标准?甚至,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而在网络上,这一切让你不够自信的因素,都是可以藏匿起来的。
  从个性讲,安稳而本分不是负面的,只有多虑、怯懦、脆弱才是负面的。不妨回想一下,是不是曾经因说一句话招致嘲笑?是不是曾经因一个举动招致白眼?如果因此而变得多虑、脆弱,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实在没有必要。想想看,在一个众生云集的社会,谁能总是受拥戴得好评呢?
  既然你能在网上成为“他”,这个“他”其实也就是“你”,我想,只要在现实中增强自信感和自强感,从小事做起逐步获得成功的感觉,“你”和“他”就能渐渐地走近。
其他文献
宇宙的能量积聚在儿童心中,每个儿童的潜力都是无穷的,走进儿童,葆有童心,胸有数学,让数学课堂见数学更见儿童是我追求的目标。从成人本位向儿童本位转变,从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以儿童的视角还原数学知识的生长过程,寻找数学与儿童的交集,让数学亲切、可感是我努力的方向。  【设计理念】  “儿童数学”把活动作为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确立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张学习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使数
[摘要]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动手操作;数学;培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
美国时间9月26日~28日,2006年秋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2006)在旧金山市的莫斯科中心如期举行,有近700名来自全球的新闻记者对此次盛会进行了报道。本次IDF以“节能高效 超越未来”作为主题,吸引了多达187家合作厂商参加,其中不乏IBM、惠普、苹果、戴尔、NEC、富士通等IT领域的领导厂商。在三天的会议中,与会者围绕着节能技术开展了多场讨论,而四核心处理器,下一代迅驰笔记本电脑、U
毫无疑问,重装系统是每个DIYer都经常干的事情,不过,你可不要小看了重装系统,很多玩家认为系统重装后就万事大吉,往往会忽略了一些在安装系统之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不但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还会让自己的电脑完全暴露在别人的目光下,或者产生各种兼容性的问题。在安装系统之后。的确有一些看似微小的事情需要我们去一一完成,你可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省事而犯了这些忌讳。
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却又不乏喧嚣与浮躁的时代,任何人有权随波逐流,也有权甘于寂寞;作为一名学校的领路人,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并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追求。读着李伟平校长撰写的管理案例,回味着他在《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一文中吐露的心声,你不能不承认,他既不随波逐流也不甘于寂寞,他有自主选择的坚定,也有达于目标的责任与智慧。意志、责任与智慧,还有他如海绵吸水般引入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使他管理的这所学校正在形
但凡接触过计算机的用户,都知道计算机上有这么一只“小老鼠”,它的学名叫作“鼠标”。别看身材小巧,它可是计算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是某一天缺了这只兢兢业业的老鼠,相信我们当中很多人都要变得手足无措。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然而,现实情况是:自主性学习活动比较多地关注着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学生个体的探索与体验,容易造成教师较多地在乎需要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的设计而忽视学生群体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及对问题解决策略的体悟。那么,如何认识并改进这一现状呢?以“认识面积”(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教学为例,笔者进行了教学、反思与重建。    一、教学现场及反思    王老
墙壁上贴着一大片“巨丑”的墙纸,窗帘也脏兮兮的。这是高一入学第一天,李雯对这个刚刚入住的“新窝”的第一印象。  但这并没有太影响李雯的心情。家长们放下东西离开,彼此陌生的女孩们各自整理床和柜子,对寝室环境的吐槽成了一个临时“共同话题”,多少化解了初次见面的尴尬。  “不行,我受不了啦,”忽然有人站起来,“我们把这破墙纸给撕了吧!”李雯和另外几位室友都没反应过来,而那位发出提议的同学已经麻利地开始行
■  不等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几何和代数两个方面,几何上可用不等式判断点、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代数上可作为一种求最值、范围时的工具(类似函数).  ■  (1)掌握点与直线、点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如点(x0,y0)在直线y=kx b的上方?圳y0>kx0 b;点(x0,y0)在椭圆■ ■=1内?圳■ ■0?圯直线与二次曲线有两个相异交点等.  (2)求目标函数最值、范围问
都说“好马还需配好菜”,清一色“299元”DVD刻录机让玩家喜笑颜开的同时,也让大家犯上了新愁;用什么盘片才能兼顾性能和成本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