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留守儿童的贴心守护者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家庭的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弱势群体,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往往显得跟同龄的孩子格格不入。作为班主任,不能任由这些孩子游离于班级之外。那么,怎么打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尽快融入班级中呢?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影四岁时,父母离异,她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的妈妈是一位坚强、自立的女性,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而且她很要强,一心要将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孩子,平时对小影也十分严格。小影也很争气,品学兼优,琴棋书画样样都学得有模有样。可是,她却少了同龄人应有的那一份开朗和热情,总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画画,很少跟同学在一起玩,也很少看见她笑,显得有些孤傲。我将孩子的情况告诉了她的妈妈——一位颇有风度的“女强人”。她告诉我,她在孩子的身上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希望,自己的女儿,必须是最优秀的女儿,小影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钢琴、舞蹈、英语、奥数……不允许有丝毫懈怠。稍有懈怠,轻则冷言恶语,重则棍棒交加。她告诉我,她对我所反映的情况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她在家里,就是这种状态:沉默、倔强。她还告诉我,小影其实一点也不乖,钢琴是被逼着练的,刚开始时反抗,哭着闹着不肯练,后来屈服了,却越来越沉默,有时候甚至一天都不跟妈妈说一句话……
  通过这次的谈话,我想,我找到了小影的心结所在。
  第二天一早,我见到背着书包走在我前面的小影,追上去,摸摸她的头发,亲热地说:“小影,昨天看见你妈妈了,你妈妈可真有气质!”毕竟是孩子,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妈妈,小影看着我,露出了一丝微笑。我有些夸张地说:“啊,你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比你的妈妈还漂亮呢!以后要多笑哦!”说着,我一边大步走到了前面,一边转回头冲她挥挥手,这时,我发现她笑得甜甜的。
  下课了,她依旧在座位上静静地看书。我走过去一看,是《小读者》里的一则小故事。故事讲的是一群考古队员在一处深山里发现了一条尾巴被压在了大石头下的野狗。它是如何生存的呢?这引起考古队员的兴趣。考古队员躲在一旁观察,不久发现一只雌性野狗叼着一只野兔送到了被压野狗的面前。考古队员们恍然大悟,原来,野狗妈妈的一直在喂养着自己的孩子啊!后来,考古队员们设法救出了被压的野狗,从伤痕来看,那条野狗至少已经被压了两年。
  真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不由得感慨道:“妈妈的爱是多么伟大啊!”小影紧咬着嘴唇,不说话,我话锋一转,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那个野狗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害了啊!”听我这么一说,小影愣了。我继续说:“狗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几年,两年可就是一条狗五分之一的生命啊!她保全了孩子的尾巴,却无情地剥夺了孩子将近五分之一的自由的生命。如果她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她应该怎么做呢?”小影沉思良久,说话了:“应该把她孩子的尾巴咬断,这样她的孩子才能获得自由,才能有所作为。”听了小影的话,我赞赏地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说:“是啊,不是所有的爱都是温情的,有的时候严格,甚至残酷是一种更深的爱啊!”
  听了我的话,小影的嘴唇咬得更紧了,眼睛里是若有所思的神色,她是个冰雪聪明的孩子,我知道,她一定明白了什么……在随后到来的母亲节,我布置每位孩子亲手制作一份礼物送给妈妈,她在给妈妈的礼物上写了这样的话:妈妈,在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母亲!我知道,爱有很多种表现,在这个母亲节,我理解了您对我的严爱……妈妈,我爱您!
  打开了孩子的心结,我又跟小影的妈妈谈话,让她多抽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生意是忙不完的,多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孩子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后来的日子里,我注意到小影妈妈来学校接送她的次数多了起来,母女俩经常有说有笑,当然,小影跟同学们也开始有说有笑了……
其他文献
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是2014年9月开始招生的一所民办学校,该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由于是一所新开办的民办学校,家长、社会对学校信任度不高,因而学校招生没有选择余地,凡是愿意来的学生统统接收,特别是初中部的学生,均是转校生,且大多是令原校教师“头疼”的学生,加之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较为复杂的特点,教育难度特别大,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我们的德育工作如何做呢?  【案例一】 没有“安全感”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知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为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为归宿的,它通过学科平台给孩子精神层面一个积极的导向,通过教学引领学生热爱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热爱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其三维目
【摘 要】 课堂上的错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教育的失误。但一般情况下, 只要学生经过思考, 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 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 反射出智慧的光芒。这些错误如果能被教师灵活机智地加以捕捉和运用,适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做出修正, 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那么,错误将会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更是学生积极思维时闪烁的瞬间火花。因此作为教师,要能将错就错,
【摘 要】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有益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重视古诗教学,探索古诗教学的新思路,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让学生在古诗苑中有灵性的成长是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事情。  【关 键 词】 古诗;课内指导;课外延伸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
想要更好,就没有过不去的理由。  一个青年问我:“老师,您告诉我们人生要有诗和远方。可是,远方在哪里?我应该怎么确立自己的目标?”我对青年说:“鲁迅先生在80年前就对那个时代的青年说,青年人的目标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而且鲁迅进一步强调说:“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时间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
【摘 要】 “自主识字,同步读写”虽然已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模式,但作为“舶来品”,我们将它从经济、教育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移植到西部城市,借鉴的同时我们须考虑如何将“自主识字”校本化,适应于我们的学生。因此,因地制宜形成“校本化策略”刻不容缓。  【关 键 词】 自主识字;校本化;策略;案例  一、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吕叔湘先生1978年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说:“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
【摘 要】 有效性永远是我们小学英语课堂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如何在简约的课堂中演绎出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精彩呢?笔者通过对各地听课及组内教研活动的课堂观察分析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发现了几个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从而提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方向:构建简约英语课堂,力求简约、高效而富有创意。  【关 键 词】 小学英语;简约课堂;有效  新课程实施以来,英语课堂教学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教学内容的确
2007年,对于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从小,经历小考、中考、高考,正所谓十年寒窗,终于在这样特殊的一年里一切将见成效。临近毕业了,厚积薄发的时候到了,同学们一个个都穿梭在繁华的都市,寻找着理想的工作。但当我一次次的四处奔走,见缝插针的求职,却落得屡战屡败的结果后,是“特岗”给了我希望。  或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吧,自己也明白了越挫越勇的内涵。对于“特岗”考试,我有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必胜信念。经历笔
【摘 要】 一节生动有效的品德课离不开充分的课前准备。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奠基石。如何使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其中,乐此不疲地上好品德课呢?我认为必须重视有效的课前准备,特别是学生的课前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引活动,创设情感磁场,懂得资源取舍,才能促进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关 键 词】 课前准备;活动巧引;情感磁场;资源取舍  上过品德课的教
【摘 要】 数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应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如何努力?小学数学的课堂是真实的、联系实际的、活灵活现的。我们要让课堂更真实,更贴近生活。  【关 键 词】 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实际运用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的数学课堂不在少数,使得数学教学成了具有“观赏性”的欣赏课。教师使出浑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