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芦塘坝黄铜矿P-A分形模型研究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分形方法对微观尺度下矿物微观组构及变化进行研究是目前的热点。本文以个旧芦塘坝矿段不同高度的硫化物矿石中广泛发育的黄铜矿为研究对象,建立起微观条件下的黄铜矿矿物的面积-周长(P-A)分形模型,并研究黄铜矿矿物的大小、不均匀性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黄铜矿这一标志性矿物在不同高度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深度从1 758 m增加到1 630m分形维DPA总体上逐渐减小,各高度黄铜矿的周长与面积之间存在良好的分形关系。结合黄铜矿颗粒的的不规则系数分析,证明了DPA可以作为指示矿物颗粒不规则性程度的参数。研究表明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环节出现的问题,并指明其原因,提出了针对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在顶岗实习环节问题的改进对策,旨在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质量。
在通过整理、分析新30号井数字化井水位观测数据,发现该井水位有一定的映震能力,震前异常主要显示为短临异常,而且以高值异常为主;震级和异常持续时间成正比,震级越大异常出现的时间就越早,反之,震级越小异常出现的时间就越晚;震后效应(同震响应)主要以7.7级以上远场巨大地震显示为主,水位通常为先振荡,后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