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胺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治疗寻常性痤疮38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观察维胺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痤疮的安全性、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采用口服维胺酯胶囊50mg,3次/d,同时加服罗红霉素胶囊150mg,2次/d;对照组口服米诺环素50mg,2次/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8.9%,有效率为94.7%,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胺酯胶囊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痤疮安全性好,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在化学镀镍过程中,电脑硬盘驱动臂与挂架接触处易产生黑斑、气泡和脱皮现象。本文分析了产生上述故障的原因,设计了一种挂架上下振动装置,消除了上述故障。
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基因(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2,MTERF2)在线粒体基因表达、细胞能量代谢及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MTERF2基因自身
为探讨罗红霉素治疗解脲支原体 (UU)感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将 86例UU感染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 (4 3例 )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 ;B组 (4 3例 )给予口服强力霉素片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2—12月收治的200例初次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公司开发的双效三塔精馏串并联新工艺,对精馏系统的优化操作和提高甲醇产品质量提出了具体措施。
采用胺甲基化一还原法将混合生育酚浓缩液中的非α-生育酚转型为α-生育酚;采用柱层析法,以100~200目硅胶为固定相、二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为洗脱剂,将转型后的α-生育酚粗品经分离
目的比较并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与阿达帕林凝胶分别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2次/d
通过对某职业院校学生抗挫折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职业院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不同专业高职学生抗挫折能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目的:探讨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特征、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方法:利用Promoter2.0、NNPP、Proscan、FirstEF软件分别预测hMTERF3基因5端上游的启动子数目
我国竹材资源在传统制作和工业加工过程中的重量利用率低于40%,有60%以上的竹材成为加工剩余物,竹材生物资源量巨大.竹材的硫和灰分含量仅为洁净煤质燃料的1/5-1/3,是一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