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乐教师培训策略的研究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2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专职音乐教师相对较少,尤其在小学,这种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由于音乐教师素质较低,农村现有的教学设施缺乏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农村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名培训者,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经历,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我们的培训,针对农村音乐教师培训采取哪些策略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与参训教师多沟通,增强农村音乐教师自信心
  
  几年的培训过程中,我感到农村音乐教师存在着一些自卑感。有些教师总爱抱怨自己专业素质差,学校条件不如别人。所以不太愿意与大家沟通和交流。记得有一次在组织教师研讨交流过程中,一位教师的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来自农村的一所中学,我给她安排了一个小组长的任务,让她负责组织小组的研讨交流。一开始,她只是坐在一边倾听其他老师的发言,自己什么也不说。通过私下里跟她的沟通我了解到,原因主要是她担心自己的发言被市直学校的其他教师笑话。我想,针对类似的现象我们培训者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们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还要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给予他们鼓励。这样一来,许多教师会逐渐摆脱自卑的阴影,带着自信的微笑来参训。正像暑假论坛活动中一位来自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说的那样,市直学校条件好,教学资源丰富,我们农村的学校也毫不逊色,我们有我们的土办法,广阔的田野和淳朴的民俗不就是我们的教学资源吗?如今,在我们的论坛活动中我欣喜地看到农村音乐教师那充满自信的笑容。
  
  二、针对农村非专职音乐教师,加强音乐素养和技能训练
  
  农村学校由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较弱,音乐学科有时被看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让路。尤其是这些非专职音乐教师,他们平时的教学任务较重,往往忽略了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的提高。作为培训者,我认为应该多加强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比如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进行系统的音乐教学理论培训和教学技能训练。培训以培养音乐专业技能为主,以解决音乐课堂教学急需为主要目标,使参训教师系统掌握音乐教学理论,熟练运用各项教学技能,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很好的胜任音乐课堂教学及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
  2006年至2008年我曾经担任过六期农村音乐教师声乐、舞蹈等技能培训的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培训素材和经验。我欣喜地看到教师们的参训热情很高,许多教师都从培训中收获了音乐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通过钢琴技能技巧的培训,老师们不仅知道了钢琴弹奏基本技巧,还学会了如何给教材中的歌曲配简单的伴奏,合唱技能的学习让他们更好的胜任班级合唱教学,并且在各项合唱比赛中将合唱教学理论与实际巧妙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能够更好的胜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音乐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胜任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
  
  三、市直学校教师与农村教师合作提高,实现城乡互动
  
  1.资源共享。
  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面对新课程有些茫然,有时为了找一个教学图片就可能绞尽脑汁。基于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培训的课堂让他们做到资源共享。比如,利用寒暑假举行教师教学设计论坛展示活动,能够让教师们互相取长补短,很好地做到了资源共享。比如,就某一课的教学设计,大家可以共同探讨交流,拓展思维,经过不断的修改最后形成一篇优秀的音乐教学设计。
  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音乐教师提供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教研活动平台。在教师研修网音乐教师协作组中,音乐教师可以定期召开网上教研活动,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共同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2.合作互助。
  在培训中,我们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每组成员都来自不同的学校,农村教师与市直学校教师比例相当。这样,老师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市直学校的教师可以带着课去农村的学校上,农村学校的教师也有机会到市直学校观摩交流。在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发现许多农村音乐教师在研讨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的合作交流让市直学校和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取长补短,从而很好地促进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成长。
  总之,农村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中急需重视的领域,作为进修学校的培训者,我们有责任打造一支过硬的农村音乐教师队伍。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这支教师队伍一定会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