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离别之情浇胸中块垒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创造者,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江淹《别赋》中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柳永的《雨霖铃》以抒写离情别绪成为词中之典范,为人称道。然而,慢读此词,在依依惜别之情外,分明别有深义。
  词牌名《雨霖铃》本作“雨淋铃”,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爱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唐明皇南下逃亡途中,迫于形势,在马嵬坡缢死杨玉环,后来入蜀,霖雨连日,他耳闻铃声,想起往事,创曲悼念贵妃,寄托哀思。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句,此词牌名本身即蘊含极度伤心痛苦之情,用以表达哀情。
  写作此词,当时的柳永仕途失意,生活穷困潦倒,心情压抑郁闷,在这样的境况下,他决定离开京城,离开这个伤心失意之地,也就是说,他是主动离开的,而非全是不得已为之,就像现在的北漂一族,处处碰壁,生活不如意,最后索性选择离开。所以,与其说他是与心上人告别,不如说他在告别自己曾经的一段生活,在告别自己的过往岁月。梁衡在《读柳永》中有这样一段评价:“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反而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是的,柳永离开了,离开这个追名逐利的是非之地,“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然而,何去何从?前路何方,他自己也全然不知。正如词中写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心里想着,我走了,走了,千里路迢迢,江上烟波,正如前路迷茫,天地之大,渺小的我,孤独的我,无助的我,行走在沉沉的暮霭中,迎接我的是即将来临的黑夜。
  这一别,是别国都之门,离开帝京,形同被流放,从此恐难再入汴京,所以是“都门帐饮无绪”。北方是居庙堂之高,南方则历来是放逐之地,这一别是到南方陌生而遥远的楚地,异地他乡且只身前往,所以是“暮霭沉沉楚天阔”,仕途失意,羁旅漂泊,此一别,前途黯淡,命运难测,这何尝只是与友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这是在告别往昔,在担心未来,在自伤人生。
  想当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想当年,一首《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惹得金主完颜亮闻歌,拍案奋发,投鞭渡江;想当年,热衷功名,斗志昂扬,才子词人,自封“白衣卿相”。柳永仕途坎坷,屡试不中,初试落榜,伤心失意之余,填词《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本是一时抒怀之作,柳永不第,填词自遣,内有“忍把浮名,换了低酌浅唱”句,宋仁宗本喜读柳永词,然看此句后,怫然不悦。柳永再考中第,仁宗说:“此人花前月下,且专浅斟低唱,何来求取浮名?”御笔轻勾,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就这样把柳永好不容易到手的功名又勾没了,于是柳永又落榜,从此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他大约50岁时进士及第,一生只做过一次小官,任职期间,官声甚好, 却无大作为。在红尘市井之中,他人气极旺,当时流传一种说法:“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这是一个何等声名的柳七啊!此生夫复何求?
  晚年的柳永落魄潦倒,身无分文,相传他死时,葬资无所出,歌女们集资安葬他,场面之壮观。每逢清明,都有歌女载酒于柳永墓前祭奠他,时人谓之“吊柳会”,他一生为人所忌,皇帝不喜欢他,朝臣打压他,士人排挤他,但“文章憎命达”,这一切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柳永。
  词的下阕,诗人在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之外,最动情的一句应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读来感觉满满的全是迷惘和担忧,与其这样与孤独为伴,不如一头扎进市井堆里,既然今生已无缘科举,那就索性今朝有酒今朝醉,晓风残月其实是一种残缺的心情,绝不仅仅是离别之情,人生失意之时,你会吟诵它;心中孤寂时,你会想起它;伤心绝望时,你会默念它。宋代诗评家黄裳说:“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学者万俟定天也曾经说柳永词“字字真情”( 《古今人物新考》),柳永词发乎情,句句皆抒写真性情,而且有大气象,绝不是儿女情长,花前月下,小家子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柳永说他“轻薄子,只能道‘奶奶兰心蕙性’耳”。然而同时,静安先生也说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等语固非欧公不能道也”。并将此句引作古今成大事业者必经的三种境界之一,这反而证明读柳词不能只读表面的意义,不能只将它读成风花雪月的爱情词,而应该读出其内在的人生大意义、大气象、大境界。
  再读此词卒章之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一去长年相别,年复一年,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同谁去诉说呢?从今后,我的人生没有良辰美景, 我的生命没有春光明媚,“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知音难觅,心里话儿只能自己咽到肚里,从此,天涯漂泊,天各一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都是天地间匆匆的过客。从此,浪荡江湖,落魄半生,怎敢奢望幸福?这里也尽是在设想将来的日子会多么无趣,无着落,又岂仅是舍不得眼前人,不忍分离呢?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柳永》中这样评价柳永:“柳以前的词人状写男女情意的词曲时,多从思妇的口吻写,情境不出闺阁园亭之中。而柳词则多从游子的角度入手。因为写的多是羁旅行役的游子,所以柳词所呈现的意境,便结合了高远的景物和个人追求功业的志意,因此柳词的兴象是比较高远壮阔的,这也是柳词的一个显著的特色。”《雨霖铃》正是体现了柳词的这一显著特色,所以,读《雨霖铃》,不能只读出离别之痛,更有人生之痛,身世之感,前路之忧,命运之叹,离情别绪之外,更有深义,诗人是借离别之情浇胸中块垒。
其他文献
阅读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早期阅读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人小学做好准备。大班作为幼小衔接的关键一年,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一、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
美军士兵在控制4足机器人  如今,美国陆军和联合部队在关键的5m~5km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优势正在减弱。其原因有很多,比如敌军不断增强的C2/ISR和信息技术、精准致命打击和面杀伤武器的威胁以及技术革新能力等。敌军小型作战部队会利用颠覆性的手段,比如计算机技术、武装的民用无人机和车辆等,政府和非政府武装力量会利用强大的信息通信技术、先进的小型轻武器和精准武器来大范围武装自己。  鉴于现代战争特点的
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心爱的学生,其中,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失敗的苦恼和自责。我深刻认识到,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方法与模式,“爱”——首当其冲。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子女一样,给予父母般的关爱,他们就会倍感温暖,班级就产生了凝聚力。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既要有母亲般的挚爱,又具有榜样的魅力,更兼长辈般的宽容和理解,这样就会产生凝聚力,就容易吸引童心,雕塑灵魂,也就能为建设好班集体
【摘要】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点。在日常教育与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将德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推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优化。本文联系实际,就如何通过德育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展开探究,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德育;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摘 要:理论和实践是物理课的两大核心要素,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是初中物理课教学的题中之意和潜在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物理课堂中的实践操作比理论来的要更为重要,像课本中安排的动手能力操作和实验操作课程等,都是为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创新”三个目的而进行的。尊重课本,稳固打好基础的物理理论知识,将其运用到实践操作中,提高能力,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有效的创新,这是教师讲授物理知识的一般过
摘 要:《一个人的遭遇》 和《百合花》 分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中“解冻” 和“百家争鸣、百家齐放” 时期的作品。作者不正面描写战争或突出刻画英雄人物,却通过对战争中普通人性人情的美好展示,深切反思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和痛苦,充分展示了苏中战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一個人的遭遇》 《百合花》 战争 人道主义  “文学一产生,人就是文学的主体,文学是人学,人道主义的精神永远闪耀在文学的
近年来,随着微型红点瞄准镜和消声器的普及,手枪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各大枪械厂商纷纷推出自家的高端战术型产品,如西格绍尔的P227战术型手枪、HKVP9T手枪、FN 509战术型手枪、伯莱塔APX战斗型手枪等等。土耳其新兴武器厂商贾尼克公司也顺势推出了一款TP9精英战斗手枪。TP9精英战斗手枪(下)和FN 509战术型手枪对比贾尼克打入美国市场的第一款产品——TP9 SA手枪竞赛版TP9SFx手枪贾
主要人物表  黄毓英:字子和同盟会昆明机关负责人二十六岁  蔡锷:字松坡云南都督二十九岁  唐继尧:字蓂赓七十四标第二营营长二十八岁  罗佩金:字榕轩七十四标标统(团长)三十三岁  殷承瓛:字叔桓三十八岁新军十九镇参谋处总办  李烈钧:字协和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二十四岁  何鹏翔:蔡锷侍从副官二十七岁  朱德:字玉阶七十四标第二营左队队官(连长)二十五岁  邓泰中:字和卿讲武堂学员二十四岁  杨蓁:
摘 要: 《红楼梦》被鲁迅先生认为是明清时期最伟大的人情小说,而“认干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民俗现象之一,在《红楼梦》中也有较多的描写,这就是《红楼梦》中出现的诸多“干娘”形象,这一干亲形象在《红楼梦》中的类型可分为巫术性质、社交性质、利益性质。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分析《红楼梦》中的人际关系,对了解清代中期的人情世态也不无裨益。  关键词:《红楼梦》 干娘 巫术 社交 利益  关
摘 要:王小波的《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在依托唐传奇昆仑奴故事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了大胆的创造性改写,呈现出戏仿的魅力,同时也表现出互文性。创新与继承同时存在于这篇小说,体现了王小波早期创作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 戏仿 互文性  一、引言  戏仿属于仿拟的特种型态,任何仿拟都是包含源文和仿文两个文本的“复合文本”。复合文本形式涉及互文性问题,但戏仿与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