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多向互动合作,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学活动新理念 相互沟通 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里,有这样一条理念:教师要多创设问题情景和融洽的气氛,在师生、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研究和探索知识的意义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共同分享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也共同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挫折的滋味,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经验的共享、情感的共鸣、心灵的融合和生命与人格升华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在合适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知识,积极打造灵动课堂,这一直是我的教学梦想。
  工作中常听同事这样说: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优美;数学老师可以用他严密的逻辑思维令学生陶醉;体育、音乐这些学生们天天盼望着可以松口气、透透风的课,更是深受学生们的青睐。只有英语,太难教了,除了枯燥的背和读,好像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是这样吗?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能设计出一些能激趣、导趣的活动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教学思想,拿出来与大家探讨一下:
  一、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1.教学片断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 Asking the way,A部分语篇教学,我设计了如下引言部分:
  Mr. Smith comes from Australia. He is living in Beijing now. He wants to visit the History Museum. But he doesn?蒺t know the way. He is asking Yang Ling how to get there.
  在引导学生对语篇背景内容进行完整的解读之后,围绕主人公Mr. Smith的情况,设计以下问题情景:
  Q1:Where does Mr. Smith come from?
  Q2: Where is he living now?
  Q3: What?蒺s wrong with him?
  Q4: So what is he doing now?
  2.思路分析
  前两个问题看似“多此一举”,因为答案中没有任何新词句,感觉像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但是从语篇内容角度来看,Mr. Smith作为一个现居住在中国的外国友人,他想做的事情和他正在做的事情之间的原因是 Mr. Smith doesn?蒺t know the way,因此才需要问路。所以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使学生了解Mr. Smith 的国籍和现居住地并不是“画蛇添足”,而是为了通过学习具有完整意义的语篇获得有意义的内容。那些致力于“挖新”的问题往往关注“什么”,而忽略“为什么”,导致思维的含金量不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要只关注与生词有关的局部情境,而忽视语篇这个大情境,设计的问题应该“合情合理”。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会用句型“I?蒺m from…”“I speak…”来介绍自己,并学会用“Where are you from?”“Do you speak…?”去询问别人,这样的四会句型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抽象,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对西方国家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教学起来,似乎比较困难。因此,我结合本课内容,把B部分国名整合到第一课时,从学习西方国家的国名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兴趣盎然,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1.教学片断
  教学开始时,教师让学生观看具有显著国家特征的动物图片,将该国家的国旗隐藏在图片的下方。
  T:Boys & girls, let?蒺s look at some pictures.
  S: Great.
  T: I like collecting flags, but I don?蒺t know where are they? Where are my flags? Can you guess?
  S:Under the pictures.
  T:Wonderful! What country(国家) is it? You can say in Chinese.
  S:法国,英国,日本……
  【媒体运用:白板】
  2.思路分析
  师生围绕学习内容,观看袋鼠、机器猫、自由女神像、大本钟、鸟巢和埃菲尔铁塔,这6个国家代表性的建筑物和图片,运用白板的遮盖功能,用这6幅图片,遮盖住6幅国旗,联系国家的英文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展开学生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先用中文表达,其中,学生已经认识China, the UK, the USA 等单词,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学习 country 这一新单词。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启迪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思维,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使得教学效果有效,学生学得有趣,降低学习难度,拉近师生的距离。
  三、强化主体意识,体现自主学习理念
  高效的课堂就是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自己起辅助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3 At a Music lesson B,C部分,学习一些动词“sing, dance, swim, skate, ski…”,若是在以前,我会挨个出示图片,然后逐个教学,再让学生做做动作,说说“I can…”,也不管学生是不是真正会做这件事情。可是,自从学习了新课程的理念之后,我重新任教五年级,上这个单元的时候,我是这么做的:
  把B部分图片贴在黑板上,抛出一个问题“What can you do?”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正好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练习单词时,也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说“Dance, dance, I can dance.”有些学生不会跳舞也跟着说“I can dance.”,这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这个句型,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
  四、创设教学情境,教学生活真实有效
  学生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最有效的。因此,课堂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力求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并且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绪,营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设置的探究活动,应该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需要展示的小学英语课堂不仅是一个灵动的课堂,还要不失英语教学真实的本质的东西。我们要让生命与生命真实地对话,思想与思想真实地碰撞。而展示灵动课堂,既是出发点,又是一个归属点,用扎实多样的互动合作,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导学—自悟”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导学—自悟”其概念是指通过教师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教师的“要我学”变成学生的“我要学”,继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
期刊
近年来,移动蜂窝网络向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高速迈进,接入移动网络的设备在种类和数量上飞速增长,新型移动应用对计算资源和低延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发展趋势对当前的移动网络架构和云基础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了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模型[1]。在MEC模型中,用户的任务部署到移动边缘服务器上,使用户设备获得更长的电池寿命、更低的处理负载和更短的网络延迟,减轻网络拥塞。在移动用户任务部署的过程中,延迟和能耗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面向不同网络架构和不同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哑巴英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点拙见,主要从创设语境、阅读理解、语法教学以及师生共同努力入手,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程度,达到对英语运用自如的目的。  【关键词】创设语境 阅读关 语法关 师生努力  众所周知,英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尤其在中国成功申奥之后,英语对于我们来说就更凸显了其重要地位,那么如何能够把一种外语学到融会贯通的
期刊
古人云: “授人以鱼,供一日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逐渐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不能抱有急功近利和一蹴而就的思想;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从朗读习惯、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课外阅读习惯和背诵习惯等6个方面进行长期、耐心
期刊
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交际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在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境中,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双方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才的需求,怎样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名英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的传统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病,给当前的英语教育形成了阻碍。本文就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论述,提出了笔者的改进意见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问题 措施  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已经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因此,学生在上学期间的英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就要掌
期刊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最为广泛的世界性语言。但是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翻译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很差,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很薄弱,语法知识缺失,基础词汇量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就根本没有接触过听说的练习,对于英语没有兴趣,这样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起点较低,就更不用说翻译技巧了;文化上的差异对学生的翻译水平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然而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 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入,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跨文化 母语文化  注:本文为西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各级教研员和一线教师都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使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而正确地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手段和评价因素,分析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真正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实践 教学
期刊
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学忽视这些特点,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把他们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会感到乏味、枯燥。现在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欠佳,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应着力突破的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努力建立和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