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了解冬小麦根系水力导度(Lpr、)根系解剖结构以及品种抗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工气候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了长武134、陕253和小偃6号3个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品种根系水力导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 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了解冬小麦根系水力导度(Lpr、)根系解剖结构以及品种抗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工气候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了长武134、陕253和小偃6号3个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品种根系水力导度的变化及其与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各品种的根系Lpr与木质部中央大导管直径均降低,而根系直径和皮层厚度则增加。但总体上抗旱性越强的冬小麦品种根系Lpr越低,木质部中央导管直径越小,根系直径与皮层厚度越大;冬小麦根系Lpr与木质部中央大导管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根系直径及皮层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该结果
其他文献
高清监控工程作为当前监控业主营业务,工作模式具有高度综合性。系统架设不仅需要足够的高清监控摄像设备,与之相匹配的存储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此监控模式中数据流动量大,
随着电力系统生产调度业务的快速发展,省级骨干网大部分考虑在高新发展区建设新大楼,吉林电网继续一套传输系统满足新大楼与原大楼之间的数据互通、生产、办公以及与东北环网等
为了得到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和确定其最优生产发酵工艺,采用比色法对供试的Z1、Z2、Z3、W2、W5、FGl0、FG209、H8和A8等9株真菌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通过对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阐明了植被重建的水土环
为探讨主要工艺参数对棉秆重组板材性能的影响,在分析棉秆构造和化学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在不同设计密度(0.6,0.7,0.8,0.9,1.0 g/cm^3)、不同施胶量(60,80,100,120,140 g/kg)、不同
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新城疫病毒(NDV)V4株长约4200bp的核背酸序列,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中包含有NDVV4株NP基因编码区、NP和P基因间隔区以及P基因的全部核苷
为了阐明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溶质运移的影响,通过室内均质土柱试验,以Br-为示踪剂,对90 mm和45 mm两种次灌水量下,1.7,1.2和0.8 m地下水埋深土壤中表施溶质Br-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表Br-聚集趋势均随地下水埋深增大而增强;随灌水次数增加,土表Br-向下淋移趋势随水位加深而减缓;较浅的地下水埋深有利于土壤溶质(Br-)向下运移;随次灌水量的增加,土表溶质聚集减弱,土壤溶
采用微生物学技术,从流行病学、临床诊断、血相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微生物检验及感染途径等方面,对陕西省舍饲布尔山羊良种肉羊罹患流行性淋巴管炎病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
为了研究大蒜紫斑病菌培养的最佳产毒条件,从具有典型病斑的发病大蒜叶片上分离得到大蒜紫斑病菌,对该病菌的产毒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病毒条件为:培养基为改良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