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奶奶的话

来源 :第二课堂(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大字不识一个,可她管教我的理论却是一套一套的。我最怕的,就是奶奶那张经常念叨的嘴。
  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叽叽喳喳地说话,饭桌上、被窝里也不能安静一会儿。奶奶便会用手指敲我的头:“吃不言,睡不语。不要让人家笑话咱小家子气,管的娃娃没教养。”我就赶紧闭了嘴。
  我喜欢吃不带汤水的干饭,吃完转身就走,不喜欢喝汤。奶奶总会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拉住我的小辫子说:“吃饭要喝汤,老了不受伤。”那时,我对奶奶的话似懂非懂,也不情愿按她说的做。只是她很固执,从不妥协,我只有让步了。我很不情愿地勉强喝了几口汤,奶奶会笑眯眯地看着我絮叨:“傻丫头,营养全在汤里,汤水不亏人……”
  奶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逼我吃大蒜,说什么“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而我却最讨厌大蒜那股刺鼻的味儿了。可胳膊拧不过大腿,常常是抗议无效。
  奶奶的话,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了。不过,说来也奇怪,在奶奶的照顾下,我很少生病。
  奶奶还经常教育我:
  要自尊自爱,“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学习上要多向别人请教,“不懂装懂,永世饭桶”;别人看你的眼光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如何做,“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自己不争气”……
  你说,奶奶是个不识字的人,怎么会懂得那么多的道理呢?
  如果我学会了谦虚,如果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如果我不再懒惰,如果我学习上取得了进步,那,都是因为听了奶奶的话!
  (指导教师 张亚凌 编 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我们班班主任管得很严,一天,有两名同学休息时间玩扑克被发现了,于是班主任把他们叫了去。班主任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把剪子,让他们把玩的扑克剪碎,剪得越碎越好,剪完检查。  两人看惩罚不重,剪得很开心。  剪完后,他们两个捧着碎屑来到班主任跟前请他检查,班主任微笑地看着他俩说:“拼回去。”
1.走自己的路,和爱情兵分两路。  2.是狼就练好牙,是羊就练好腿。  3.都说姐漂亮,其实都是妆出来的。  4.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  5.别扯那么远,谁保证你能活到那一天。  6.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7.自从买了保险后,过马路都不用看红绿灯了。  8.一觉醒来我以为自己长高了,原来是被子盖横了。  9.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10.我不介意你
“嗨!咋看起房地产广告来了?买房还是买铺啊?”远华正在聚精会神地琢磨旺铺销售广告,冷不丁被同学滨江一拍一喊吓得不轻。  “哥们别搞突然袭击好不好?发财梦都被你惊跑了。”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这可是岳飞的好梦哦!咱穷学生离发财远着哪!”  “大周末的来我家啥事?”  “跟你一样,也想着‘发财’呢!我复习了数学书上银行存款的习题,突然想,同样多的钱存银行,是直接存三年期利息多还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由此可见逆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何其重要。  一代文豪苏轼,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曲折的爱情,阻塞的仕途,挣扎在政治漩涡中,满腹冤屈难鸣……那个月夜下失眠、漫步于庭院中解愁的“闲人”,那个吟啸徐行、竹杖芒鞋的学士,那个在逆境中面对赤壁怅然的词人,在一切风平浪静之后,淡笑着摆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那些
周五,老师站在讲台上高兴地说:“同学们,今天是星期五,为了奖励你们一星期的努力学习,我特意送你们豪华作业大礼包!”  同学们:……  今天在宿舍把前几天买的辣条拿出来,打算吃掉,一闻,有点异味,便扔掉了。二货室友突然来了一句:“没发现你才是真土豪啊,吃辣条只闻味儿!”  一哥们儿发微信说:“一本好的书,情节令人深省,令人感动,令人落泪……”  另一哥们儿神回复:“你是在说《物理》吧?我也看一次哭一
“有文采”是作文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语言标准。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要增强文采,我们必须从最基本的炼句做起。一篇文章往往因为一些闪耀着诗意光辉的句子,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整篇文章因之而生色。如何锤炼句子,让它充满美感,夺人心魄,下面笔者介绍几种炼句的方法。    一、精选修饰语,增强表现力    根据句子表情达意的需要,要对所描写的事物添加精当的修饰语,力求形象生动,富有美感
in front of是一个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有用搭配,它的特点是:第一个词是介词in,最后一个词是介词of,中间的名词前没有任何修饰语(既没有冠词也没有物主代词),整个短语相当于一个介词(语法上称之为“复合介词”)。  一、in front of的用法  in front of 的意思是“在……前面”“在……面前”。如:  A truck was parked right in front of
引言 近来,“教育的差别式对待事件”不断出现,从“绿领巾”到“红校服”,从“测智商”到“三色作业本”,从让“差生”在走廊寒风中考试,到幼儿园小朋友轮流扇不听话孩子的耳光,一个个事件层出不穷,无论是对学生的奖励还是惩罚,表扬还是批评,关心还是冷漠,折射出来的都是对教育令人震撼的考问。而在这些无比滑稽的动作的背后,显示的是我们教育的空位与缺失。我们的学生“伤不起”,我们的教育“伤不起”,稚嫩的心灵和
2005年有充分的理由在科技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全世界的科学家取得了许多科技突破,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生活科学》从中评出了2005年十大科技事件。    1 纳米新技术    在以分子为测量单位的纳米技术世界,工程人员在2005年研制出多个一流的微型设备。数个研究小组分别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轿车、最小的摩托车、最小的机器人、最小的冰箱和最小的钢笔。科学家希望,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型机器在未来的某一天被
中学物理是基础实验课程,知识概念性强,有的还很抽象,不仅要求学生动脑,还要动手,因此许多学生都对这门课有畏难情绪。在他们的心目中,上物理课究竟是个啥感觉?看看这些苦中作乐的同学们的“神回复”,也许能让你会心一笑。  鸭梨山大:一节更比六节长,剩余电量还能拖个堂!  倦了困了:眼一闭一睁,黑板就满了。  清凉一夏:每当物理老师提问,我都低头装着捡东西,坚持一年了。  撑起一片天:眼睁睁看着老师把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