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中西部地区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适量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蔬菜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有效提高农作物品质。基于辽宁省中西部地区168户设施蔬菜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地区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168位调研对象中有95户种植户愿意施用有机肥,占样本总量的56.5%,超过半数,说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初见成效;二元Logit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是否是试点地区、是否有补贴这4个指标对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影响显著,其中种植户化肥施用强度、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与有机肥施用意愿呈负相关,其余2个指标呈正相关。根据结果,提出了增加有机肥补贴和推广有机肥应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有机肥;种植户;施用意愿;影响因素;辽宁省中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8.017
  化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在提高农产品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大量低效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随着我国“化肥施用零增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化肥减施行动的提出,有机肥替代化肥已成为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最优选择[1]。因此,研究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对推进我国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学者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1)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杨泳冰等利用南通市通州区相关调研数据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年龄、耕地面积、收入水平、畜禽养殖量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因素[2]。韓枫等利用二元Logit模型发现是否加入合作社、有机肥使用比例等因素会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3]。2)农户对农业信息的关注程度。王晶晶等通过对浙江地区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农户对农业信息关注度越高,越倾向于施用有机肥[4]。3)农户心理认知的能力。刘梅等通过对山东省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研究后发现,农户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对其有显著正影响,说明农户个人心理认知能力越强,施用有机肥意愿越高[5]。4)有机肥补贴力度。何香婷认为,政府有机肥补贴力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显著正影响[6]。
  学界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普通农户的有机肥施用意愿,对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施后的设施蔬菜种植户的有机肥施用意愿研究较为匮乏。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以来,农户化肥施用量有所减少,有机肥施用量不断增加,但仍有许多农户不愿意施用有机肥。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辽宁省中西部果菜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地区设施蔬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为依据,应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试点地区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相关政策及化肥减量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农户行为是指农户在农村经济活动和生活中进行的各种选择决策。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派认为,农户是理性的,当农户面临几个选择时,会综合考虑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始终以保障自身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宗旨[7]。“风险厌恶理论”引入了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假使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不遭受任何灾害,降低化肥施用量可以降低单位成本,但农户会因为蔬菜长势不好而增加化肥施用量。基于对“避免灾难”的理性思维,农民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会做出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行为。结合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外部性理论”,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实施首先在政策上得到国家的支持,通过政府的支持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的顺利开展。过量施用化肥的负面影响已得到证实,但相比于化肥过量施用带来的危害,农户更关心自身经济利益所面临的风险。因此,本研究在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外部性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
  本文在“农户行为理论”“风险厌恶理论”及“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就试点地区设施蔬菜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假说。
  1.1  种植户自身条件对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
  种植户自身条件涉及年龄、受教育程度两个方面:1)年龄。年龄大的种植户因种植年限长、习惯传统的施肥方式等原因,比较保守,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尝试新的施肥方式,而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选择新的施肥方式。2)受教育程度。种植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过量施肥带来的不良后果认识得越深刻,越倾向于施用有机肥;相反,受教育程度低的种植户不易接受新的施肥方式。
  1.2  种植户农业经营特征对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
  种植户农业经营特征包括农业劳动力比例、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等4个方面。1)家庭务农人数越多,家庭其他收入来源越少,对农作物产量要求就越高,而为了保证产量,化肥施用量就越大。2)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越大,越重视土地的质量,种植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金及技术的投入更多,更容易接受新的施肥方式。3)有机肥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因此种植户更愿意施用有机肥。化肥施用强度越高,证明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越大。有些种植户已经习惯通过多施化肥来提高产量,因此接受有机肥的意愿较低。4)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越高,生产资料的投入量越大,对农产品产量及品质要求越高,因此更容易接受有机肥。
  1.3  有机肥补贴、是否是试点地区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
  1)施用有机肥固然能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机肥施用成本略高于普通化肥,而且短期内无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如果政府能够提高有机肥补贴,种植户接受有机肥的意愿会更高。2)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地区会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宣传,加强技术培训,给予有机肥补贴,因此试点地区种植户更容易接受有机肥。   2  数据来源及问卷情况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2019年1月对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北票区、北镇市和黑山县等4个设施蔬菜示范区设施黄瓜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情况的调查。选择被调查种植户样本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所在地区于2017年开始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2)在已符合条件的地区中,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取。对于不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种植户,从调查区域所在村庄或附近村庄中随机选择种植同样种类作物的种植户。共得到有效问卷168份。
  2.2  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地区种植户家庭平均农业劳动力比例为0.48,户主平均年龄为52.7岁,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设施黄瓜平均种植面积为0.17 hm2,说明样本地区种植规模较小,平均化肥施用强度为1 225.56 kg/hm2。样本地区以设施蔬菜种植为主,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为190 742.79元/hm2,58%的种植户来自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地区。
  在非试点地区只有7%的种植户有意愿施用有机肥。根据调查分析,在非试点地区种植户不愿意施用有机肥的种植户中,有12%的种植户表示没有获得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渠道,有11%的种植户表示相信自己的种植经验,有44%的种植户表示施用有机肥成本较高,有11%的种植户表示担心新型施肥方式会有风险,还是选择保守的施肥方式。可见有机肥补贴是影响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重要因素。
  2.3  变量说明
  利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将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从种植户个人家庭特征、农业经营特征、是否是试点地区等影响因素中选取8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具体解释见表1。
  3  影响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因素
  3.1  模型构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地区设施蔬菜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在各种估计模型中,二元Logit模型最适宜本问题的研究。当种植户愿意施用有机肥,取值1,不愿意用有机肥,取值0。可构建如下模型:
  [LogitP=lnP1-P=α+βjXj+ε]  (1)
  式(1)中, P表示種植户愿意施用有机肥的概率,P/(1-P) 是种植户愿意施用有机肥与不愿意施用有机肥概率之比,α为常数项,βj为自变量Xj的回归系数,ε表示随机扰动项。
  3.2  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利用Stata15.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Logit回归分析,在进行回归前先对原始数据进行KMO检验和巴特莱特球形检验,验证本文8个解释变量是否可以做因子分析。KMO值为0.8,根据KMO判断标准,已达到“比较理想”的标准,巴特莱特球形检验的Sig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说明该问卷可以做因子分析。方程整体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解释变量x5、x6、x7、x8也通过显著性检验,具体回归结果见表2。
  种植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受教育程度系数与预期一致,但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农业劳动力比例、教育程度对种植户施用有机肥意愿的影响较小。可能是因为目前对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培养及宣传还没有发挥显著效果。
  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对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显著,系数为负值,与预期估计方向一致。说明种植户化肥施用量下降,相反有机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对有机肥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该结果也证实了,化肥零增长及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初见成效。
  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对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影响显著,系数为负值,与预期估计方向相反。说明种植户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越高,有机肥施用意愿越低。可能是因为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越高的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越大,而有机肥与普通化肥相比,不仅成本高,且在短期内看不出成效,所以种植户不愿意施用有机肥。
  是否是试点地区对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影响显著,系数为正值,与预期方向一致。说明试点地区种植户更容易接受有机肥。试点地区因有机肥施用及宣传力度都大于非试点地区,种植户可以实地考察、相互借鉴、互相交流,因此更容易接受有机肥。
  是否有有机肥补贴对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影响显著,系数为正值,与预期方向一致。政策资金支持对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较大,种植户的初衷是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对种植户资金扶持力度越大,种植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用意愿越强烈。
  4  结论与建议
  该研究利用辽宁省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探析试点地区设施黄瓜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在168户调查对象中有95户愿意施用有机肥,占总样本量的56.5%,超过二分之一,说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初见成效。二元Logit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在影响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8个影响因素中,种植户化肥施用强度、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是否是试点地区、是否有补贴这4个指标是显著的,其中种植户化肥施用强度、单位面积设施蔬菜净收益与有机肥施用意愿呈负相关,其余2个指标呈正相关。研究发现,转变种植户现有施肥方式比较困难,在不愿意施用有机肥的种植户中,有机肥成本较高是导致种植户不施用有机肥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大有机肥补贴及宣传力度。
  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种植户改变传统施肥观念,消除种植户对有机肥的认知偏差;完善有机肥补贴政策,对积极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种植户给予适当的补贴,真正做到一户一补贴,提高种植户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针对种植户在有机肥生产和施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更多科学指导和培训,确保有机肥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  黄炎忠,罗小锋,刘迪,等.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对高意愿低行为的现象解释[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3):632-641.
  [2]  杨泳冰,胡浩,王益文.农户以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为分析——基于江苏南通市228户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1-6,21.
  [3]  韩枫,朱立志.西部地区有机肥使用的农户行为分析——以甘肃省定西、临夏为例[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6):133-138.
  [4]  王晶晶,赵维清.浙江省农户有机肥施用量的影响因素[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6):188-190.
  [5]  刘梅,王咏红,高瑛,等.农户有机肥施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2):61-63.
  [6]  何香婷.青县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户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8.
  [7]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责任编辑:易  婧)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目前在农业土壤研究中土壤超细粉碎技术难、相应机械缺乏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根基土样破碎机,通过四杆运动机构驱动粉碎罐进行往复运动,其核心装置破碎罐半径为60 mm,碎土研磨球直径为25 mm,且通过弹簧卡位安装在摇杆上。借助MATLAB自带的fsolve函数得到了破碎罐的实时线速度方程,并基于ADAMS对该四杆机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该机构呈现垂直方向呈现抛物线式往复运动,运动周期为0
摘 要 漂浮育苗技术是一项较先进的现代育苗技术,适宜工厂化作业,在降低育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育苗。秋延后大棚苦瓜是利用温室大棚实行反季节栽培的一种蔬菜耕作模式,可延长苦瓜的市场供应期,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阐述了秋延后大棚苦瓜漂浮育苗技术,通过前期准备(大棚、漂浮池、基质、育苗盘、营养液、种子准备)、播种操作(消毒、基质装盘、适时播种、装水落盘)和苗期管理(温度、湿度、营养液、
李子娟.园林景观设计中光影的应用实践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4):-70.  摘 要 从绘画到文学、从建筑到园林,光影一直被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和借鉴。植物是景观中最为自然的素材,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其与光影结合形成的景观更能够烘托出风景变幻,营造富有意境的园林环境。光影能够对人的不同感官产生影响,从感官的知觉到心理层面的情感触动,引发人不同层次的共鸣。旨在分析光影在传统与现代园林景
于爱花.牡丹在北方地区的栽培管理及催花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74.  摘 要 牡丹也被称为洛阳花、富贵花,被称为“花中之王”,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代表着美好与富贵。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已经逐步形成牡丹规模化栽培模式,为提高牡丹栽培效果,还应在栽培管理、催花等方面注意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对北方牡丹栽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北方牡丹栽培管理、催化技术及牡丹繁殖的方法,为
李旭平.银杏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1,15(24):-46.  摘 要 银杏素有“千年银杏”的称号,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在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区栽培。银杏的用途极为广泛,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十分常见,具有较强观赏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药用和食用价值,因此银杏栽培种植价值极高,对银杏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银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92.95 文献
摘 要 农业是地区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前导性的作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分析重庆市大足区农业转型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应用区域经济理论,从农业发展转型实践路径中解析“做优做强原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条重要路径。全区通过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经营主体、提品质抓营销,解决了缺平台、缺规
刘文珂.新时期林业发展中森林经营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4):-87.  摘 要 对新时期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林业经营问题,如经营方向亟需明确、改造水平有待提高等,提出了实行林木良种繁育、提高林木改造水平、加强政策扶持、运用人工造林加快森林恢复速度等应对措施,希望能为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林业发展;森林经营;新时期;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0
2021年9月26日,在商务部召开“保障节日市场供应,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领导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在党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消费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21年1—8月,全国乡村消费品的零售额接近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市场的发育仍然不足,农村商业的服务能力还不强,与满足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期刊
提到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自然会想到群众路线,提到群众路线,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价值取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我们相信群众能够组织起来为自己利益而斗争。而共产党的作用就在于为人民指明方向。第二层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从认识论上看的。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  对于群众工作我们曾经有非常好的作风,密切联系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