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iss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生成长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落实,对其思想认知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具体进行教育工作时,必须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同时进行红色文化的合理渗透,确保能够使红色文化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有效融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红色文化教育
  引言
  在小学阶段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时,红色文化教育的合理渗透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能够使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强化学生爱国情怀,使其教育工作高度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推进现代教育发展。
  一、优化教学氛围
  小学教师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良好学习氛围的合理营造,可以为引进红色文化资源创造良好条件。所以,学校领导需要和当地教育部门密切联系,确保能够为引入红色文化资源提供充分的人员供给,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学校需要积极培养优秀教职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合理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引导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并引导学生制作精美课件,确保在学生课堂学习中更为高效地引入红色文化资源。其次,教师还需要强化宣传教育,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课堂氛围和校园氛围具有一定的基础价值,因此,小学教师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如果想要对红色文化进行更为有效的融入,需要合理应用会议,专题讲座,实践活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校园内树立优秀模范,确保能够实现良好氛围的合理营造。
  二、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教师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具有相对完善的教材内容,红色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凸显,教师需要基于陶行知理论开展教育工作,确保课本内容能够有效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对红色文化具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进行高尚灵魂的合理塑造,强化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例如,教师在进行我们有精神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与升旗仪式有效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为什么在升旗时需要有精神,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祖国和五星红旗之间的关系,保障学生对红旗产生强烈的敬爱之情和尊重之情。所以在升旗时必须严肃认真,挺胸抬头。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使学生对红色精神具有更为充分的感受,并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应用针对性教学。例如,在具体实施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基于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主题班会,实施红色文化教育,利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大阅兵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对新中国的发展具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搜寻相关资料,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革命历史,进而保障学生对红色文化具有更为充分的认知。
  三、参观红色基地
  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工作时,需要实习教育工作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探索机会,确保能够使学生解放头脑和双手进而保障学生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对频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确保能够实现学生社会经验的合理丰富,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巩固道德理论从而实现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有效形成。针对该情况,教师需要对学校课程进行有效的延伸,引导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遗址,确保在日常活动中能够合理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利用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熏陶。通过参与实践和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红色文化,对当地红色資源进行深入挖掘,进而保证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历史印记具有更为深刻的体会,确保学生思想和行为能够实现有效统一。部分学校的红色资源及其丰富,存在名人故居,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等,教师可以运用红色资源实施思政教育[3]。例如,在每年建军节,建党节,青年节,清明节前后,教师可以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科学开展教育工作,确保能够使红色文化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例如,在进行请到我的家乡来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简单介绍,此时,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家乡的特点与独特魅力,并对家乡红色资源进行科学展示,此时,教师需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在班级内讲述英雄故事,使学生对家乡具有更为客观的认知,保障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热情。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与学生科学制定活动方案,讨论如何更为高效的展示家乡,然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要求学生分组合作,确保全体学生能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在进行课堂展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进行家乡红色文化的简单介绍,确保能够使其它人对自己的家乡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
  四、强化探究教学
  在以往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部分教师没有深度研究课堂内容,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过于浅薄,针对该情况,教师需要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点,体会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例如,教师在进行我们神圣的国土相关内容教学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天山,黄河,长江等自然风光,随后向学生展示我国疆域地图,此时,教师需要进行探究学习任务的合理设置,确保能够对学生深度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学习任务:自主查询资料,要求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引导学生探究我国其他自然风光,研究当地民风民情和历史故事。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为了使红色文化教育得到充分凸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究在革命历史发展中的国土面积,对其相关史实进行深入探究,确保能够使学生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进而保证红色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熏陶。
  五、结束语
  小学教师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通过优化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模式,参观红色基地,强化探究学习,可以实现红色文化的合理渗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红色文化教育,强化学生爱国情怀,确保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桂叶.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精品道德与法治课堂[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6):176.
  [2]宗凡, 杜玉坤. 红色文化进校园,春风化雨润心田--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校园红色文化的传承[J]. 清风, 2020, 000(004):P.31-32.
  [3]胡天林. 红色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 甘肃教育, 2021(8):2.
  [4]龙莎莉. 红色文化融入青年思想品德教育机制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9, v.21(22):204-20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纯化SD大鼠毛囊干细胞(rHFSCs)及其免疫、超微结构的鉴定方法,观察rHFSCs的生物学特性及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2015年1—6月选取清洁级1周龄SD大鼠6只,在无菌条件下切取SD大鼠触须部皮肤,用Dispase酶和Ⅳ型胶原酶混合液消化,显微镜下分离毛囊隆突部,用梯度加液组织块贴壁法培养rHFSCs,用两步酶消化法传代,用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纯化rHFSC
期刊
摘 要:在开展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时候,班主任都需要对于自己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行有效的创新,这样才能够改革不同的管理措施,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有效的发展。而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所以班主任在将不同的德育管理理论理念渗透到相关的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时候,都可以结合自己以往的管理经验,对于相关的教学管理活动都进行一定的创新变革,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都可以对于不同的德育管理的知识内容进行
目的总结半月板根部的MRI解剖特点,确定半月板主体部分与根部的分界。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24例经关节镜证实正常半月板根部的膝关节MRI资料和1例男性成人患者因下肢动脉硬化而截肢的新鲜膝关节标本,对半月板根部的MRI解剖行前瞻性研究,总结半月板根部MRI的形态、走行及附着点的位置,分析信号特点,并测量根部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各根部走行角度。另在新鲜膝关节标
目的探讨双反转恢复黑血高清(HR-DIR)-MRI和3D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SPACE)技术在显示远端硬膜环(DDR)及颈动脉窝精细解剖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4—10月招募健康志愿者20名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1名,女9名;年龄19~35岁,平均27岁。采用3D-SPACE及HR-DIR-MRI技术扫描DDR、颈动脉窝,在3D-SPACE T2WI和HR-DIR-T2WI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广,人们对教育的要救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希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但是我们能发现在实际的初中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较为老套;教学目标偏离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以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当今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做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出德、
期刊
目的比较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Zero-P)和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PCB)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0月63例前路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6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Zero-P组(32例)和PCB组(31例)分别行Zero-P和PCB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JOA评分、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