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在校坐落于老城区,按“就近入学”原则,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进城务工子女,本地的学生数量很少。笔者今年接手的六(3)班有45人, 26人是进城务工的子女,5个是本地留守儿童。开学初的摸底检测,成绩不是很理想,有10人的成绩不够30分,后进生多,落后面大,素质参差不齐,想要教好他们颇费心思。我静下心来思考对策,我深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以身示范,榜样引领
“好老师会让你受益终身。”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遇到言传身教、尽心尽责的好老师,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正面的影响。首先从我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必先做到,率先示范,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我坚持每天早到班,勤检查。每天上早读前,我准时来到班里,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看看有哪些同学早到校,表扬那些早到校和做好值日工作的学生,并在小组里加分奖励;对个别迟到的学生,找原因、想对策去转变他们。班中经常迟到的有烨明、徒健、志轩、广晋,他们都是早上睡过了头,家长起早摸黑出去工作,没时间理会他们,他们通常没吃早餐就来学校上课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办公室里备有麦片和饼干,利用下课的时间让他们来办公室吃,并主动和他们聊天。虽然这是微不足道的举动,但也取得他们对我的信任,他们承诺以后不再迟到,也争取为小组加分。在我的鼓励和督促下,他们很快就改掉了迟到的陋习。
传递爱心,加强辅导
开学伊始,我迅速给学生进行摸底检测,给班中成绩最差的10个同学进行分类,找出他们知识薄弱的原因,以便于针对性的辅导。通过作业反馈和课堂的表现来看,烨明、广晋、玉敏、淑仪、星源等10个同学都对学习没兴趣,作业马虎完成甚至不做,上课心不在焉,学习态度不端正。我立刻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一是课堂多关注。在课堂上多留意他们的学习表现,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发现他们有一丁点儿的进步,立刻在小组内加分并全班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二是课堂坚持走课改路子,以学为中心。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实行“兵教兵,兵练兵”的学习策略,常让小组长指导他们多发言,多动手,多思考,让他们“有事可做”,减少开小差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同学的爱心。三是加强辅导。课后,我利用放晚学的时间每周对他们不少于三次辅导,主抓好基础计算和一步应用题的辅导。在面辅的过程中,除了和他们谈心、拉家常之外,他们一有进步,我都会在班中的微信群表扬他们,并把他们做对的习题拍照上传到微信群,让家长也可以看到子女的点滴进步,回家也多鼓励。一个学期下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成绩有飞跃式的进步。在期末检测中,后进的10人中,志轩、徒健、伟涛、王山达到90分以上,烨明、广晋、淑仪、玉敏在70分以上,余下的星源和瑜希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成功摘除了“后进生”的帽子。
構建和谐班集体
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很重要。初接手六(3)班的时候,发现这个班的集体凝聚力不强,团体合作意识差,对学校每个月文明班的评比也不热衷,班风、学风很糟糕。为了扭转这局面,在班会课上,我先通过获取文明班的重要性作为引子,教育他们要为评上文明班而共同努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跟着让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出好每个学期一次的园地专栏,主题是团结一致,积极向上。内容、形式、排版等自由发挥,人人齐参与,当然我也时刻关注,为他们点评和鼓励,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精神。接着让他们每月进行自我小结,形成300至500字的文字,要求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赞一赞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指出自己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并在班会课上宣读。每月一小结的撰写和宣读很多同学做得很好,大家都在反思自己的不足,争取进步。最后在班中开展“谁的进步大”的活动。在教室的后墙张贴表格,把每人每次每科的检测成绩记录下来,让他们找出自己的PK对手,看看每次谁的进步大,进步的一方会有优惠,如:值日工作可让落后的一方帮干一次;连续保持进步的同学,我也会买个小本子奖励他们。很多学生不甘落后,努力把学习成绩赶上来,形成了“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和学风,达到了“互相进步,互相促进”的效果。
建立平等对话的“桥梁”
六年级的学生,是青春萌动期,他们渴望自己像大人一样获得平等对待,渴望被关注,被重视。如果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忽略了他们成长的焦虑,忽略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很容易叛逆,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如班中湘怡、咏欣、健炜等同学,家长时常向我“投诉”他们难管教,不听话。我和他们的家长沟通后达成共识:对孩子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粗暴的态度。要和孩子多沟通,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建立平等对话,发挥“民主、自由、和谐”的教育模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一定要充满爱心,用爱去感染学生,用爱去鼓励学生,以爱育人,让他们快乐成长,开出进步之花!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西街小学)
以身示范,榜样引领
“好老师会让你受益终身。”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遇到言传身教、尽心尽责的好老师,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正面的影响。首先从我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必先做到,率先示范,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我坚持每天早到班,勤检查。每天上早读前,我准时来到班里,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看看有哪些同学早到校,表扬那些早到校和做好值日工作的学生,并在小组里加分奖励;对个别迟到的学生,找原因、想对策去转变他们。班中经常迟到的有烨明、徒健、志轩、广晋,他们都是早上睡过了头,家长起早摸黑出去工作,没时间理会他们,他们通常没吃早餐就来学校上课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办公室里备有麦片和饼干,利用下课的时间让他们来办公室吃,并主动和他们聊天。虽然这是微不足道的举动,但也取得他们对我的信任,他们承诺以后不再迟到,也争取为小组加分。在我的鼓励和督促下,他们很快就改掉了迟到的陋习。
传递爱心,加强辅导
开学伊始,我迅速给学生进行摸底检测,给班中成绩最差的10个同学进行分类,找出他们知识薄弱的原因,以便于针对性的辅导。通过作业反馈和课堂的表现来看,烨明、广晋、玉敏、淑仪、星源等10个同学都对学习没兴趣,作业马虎完成甚至不做,上课心不在焉,学习态度不端正。我立刻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一是课堂多关注。在课堂上多留意他们的学习表现,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发现他们有一丁点儿的进步,立刻在小组内加分并全班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二是课堂坚持走课改路子,以学为中心。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实行“兵教兵,兵练兵”的学习策略,常让小组长指导他们多发言,多动手,多思考,让他们“有事可做”,减少开小差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同学的爱心。三是加强辅导。课后,我利用放晚学的时间每周对他们不少于三次辅导,主抓好基础计算和一步应用题的辅导。在面辅的过程中,除了和他们谈心、拉家常之外,他们一有进步,我都会在班中的微信群表扬他们,并把他们做对的习题拍照上传到微信群,让家长也可以看到子女的点滴进步,回家也多鼓励。一个学期下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成绩有飞跃式的进步。在期末检测中,后进的10人中,志轩、徒健、伟涛、王山达到90分以上,烨明、广晋、淑仪、玉敏在70分以上,余下的星源和瑜希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成功摘除了“后进生”的帽子。
構建和谐班集体
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很重要。初接手六(3)班的时候,发现这个班的集体凝聚力不强,团体合作意识差,对学校每个月文明班的评比也不热衷,班风、学风很糟糕。为了扭转这局面,在班会课上,我先通过获取文明班的重要性作为引子,教育他们要为评上文明班而共同努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跟着让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出好每个学期一次的园地专栏,主题是团结一致,积极向上。内容、形式、排版等自由发挥,人人齐参与,当然我也时刻关注,为他们点评和鼓励,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精神。接着让他们每月进行自我小结,形成300至500字的文字,要求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赞一赞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指出自己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并在班会课上宣读。每月一小结的撰写和宣读很多同学做得很好,大家都在反思自己的不足,争取进步。最后在班中开展“谁的进步大”的活动。在教室的后墙张贴表格,把每人每次每科的检测成绩记录下来,让他们找出自己的PK对手,看看每次谁的进步大,进步的一方会有优惠,如:值日工作可让落后的一方帮干一次;连续保持进步的同学,我也会买个小本子奖励他们。很多学生不甘落后,努力把学习成绩赶上来,形成了“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和学风,达到了“互相进步,互相促进”的效果。
建立平等对话的“桥梁”
六年级的学生,是青春萌动期,他们渴望自己像大人一样获得平等对待,渴望被关注,被重视。如果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忽略了他们成长的焦虑,忽略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很容易叛逆,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如班中湘怡、咏欣、健炜等同学,家长时常向我“投诉”他们难管教,不听话。我和他们的家长沟通后达成共识:对孩子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粗暴的态度。要和孩子多沟通,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建立平等对话,发挥“民主、自由、和谐”的教育模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一定要充满爱心,用爱去感染学生,用爱去鼓励学生,以爱育人,让他们快乐成长,开出进步之花!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