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CT横轴面和冠状面成像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来源 :放射学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MSCT扫描的优势在于能获得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数据,从而使横轴面和冠状面重组图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通过与16层MSCT常规横轴面图像比较,本文旨在探讨冠状面重组图像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准确性和检出率。方法:前瞻性对24例淋巴瘤患者行颈部MSCT增强扫描,采用盲法,由4位医生分析每例患者的横轴面和冠状面重组图像。颈部淋巴结直径〉10mm者为阳性,并按其解剖学部位(如颈深淋巴结链、颌下、项部)分组计数。分别记录横轴面和冠状面图像分析所用时间,并将两者的检出率分别与最终诊断结果(经4位读片者商讨并达成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50例临床疑似或确
例题 图1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
目的:探讨对称性顶骨凹陷症的临床发病率、分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对称性顶骨凹陷症患者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年龄78岁,89例行CT平扫,5例增强扫描。均采用
1解题“三步曲”的总结学生解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粗心大意,可能是审题不清,也可能是急于求成……经过观察、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学生解题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有以
学习型社会对教师业务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教学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究,以完成专业素养的拓展、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坚持撰写教学随笔,是提高自
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引入了渗透装置,但没有引入渗透的概念。在学生知识提升配套练习中出现如下题型:
目的:总结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合并内耳畸形的高分辨CT(HRCT)表现。方法:6例6耳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同时合并内耳畸形,5例行横断面及冠状面HRCT扫描,1例仅行横断面扫描。分析先天性外中耳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肾动脉狭窄可以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和慢性缺血性肾病(chronic ischemic renal diseas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相关性。方法:对81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腺样体肥大且术前进行鼻咽部CT扫描(同时具有鼻窦炎或/和分泌性中耳炎)的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采取直观的图表法解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讨论、探究等形式完成难点的突破,化教学“难”点为教学“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