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坠落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ian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日子走到霜降这一天,阳光已经式微了。不过,人们并不担心树上的果子熟不了了,满树的柿子已经不再需要借助阳光的彻照来着色。这个季节,叶片尽落,只剩下红亮亮的果实挂在树梢,映在空旷的田野,十分显眼,看上去越发诱人。昼夜形成的巨大温差把柿子的涩味儿一点点儿逼走,口感已经非常好了,甜味的增加提升了这种果子的品味。
  尽管柿子在乡下并不稀罕,但在这个季节里能吃上两个,还是让人涌动着感谢大地的慷慨恩赐。
  树下的人不时围着树兜转几圈儿,抬头望一望,担心那些熟透了的柿子因承受不住忽然从枝条上“吧唧”一声坠落下来。长在低处的,早已被人伸手顺走,留下空荡荡的枝条,剩下这些臂膀无法到达的果实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现在,如果不想爬上树去,需要借助工具让它们平安地落到地面上来。
  梯子正是这样的工具,还有一根长长的竹竿,被刀“啪”的一声从顶端劈开一个口子,卡进一截短木棍。竹杈看起来虽然有些简易,但功能不容小觑,使人的手臂实现了伸展,可以触及树冠的任何一个部位,探囊取物般的把柔软的柿子一个个完好无损地从空中转运到地面上来,避免了它们从高空坠落下来摔成一团柿泥。
  每一个季节都有长熟的果实从树上采摘下来,品相完好,汁液丰沛,让人大快朵颐。舌尖上的滋味瞬间唤醒了人们对季节的感性,因为季节对应着果实的走向,什么季节吃什么果子,好像约定俗成。
  “七月枣子八月梨,九月柿子黄肚皮”,俗语近乎儿歌,通俗到妇孺一听就懂,揭示了果实到达终点的时间节点,好让等待品尝的人值得期待。
  一些滋味欠佳、形象猥琐的桃子、石榴,人们好像遗忘了它们的存在,任由在田边、地角、屋檐的枝头上悬悬地挂着,调不动人们采摘的兴趣。晚来风急,接二连三地坠落下来,把正好路过的行人吓一大跳。
  栗子、核桃这些坚硬的果子需要一些等待的耐心,如果能让它们长到自然坠落再好不过。隔着一层紧密的硬壳,如果不用同样坚硬的锤子把它们敲开,就无法知晓里面是否已经熟透。果实的美味正在于此,如果不考虑运输或储存,等到熟透,滋味才会真正出来。津津有味,说的一定是熟透了的果实。那些还没长熟的果子,夹杂着一股酸味儿或涩味儿,尝一口,让人皱眉,好似提示人们还是耐心等待吧。
  孩子们大都是等不住的,探头探脑地在树下徘徊、逡巡,担心即将到手的零食被松鼠或路人偷走。如果抱着树根摇晃几下无果,便学着大人的样子,取来长竹竿,敲打上去,竿子俯冲下来,一粒粒果子实在支撑不住了,纷纷坠落,砸在坚硬的地上,或者钻进草丛,饱满而沉实,让人心生欢喜。
  2
  风筝很好地满足了人们自己无法上天却能感受空中飘浮动荡的美感。
  门口巷子的尽头,有个老头儿,是制作风筝的高手。孩子还小时,每年三月,我们都去光顾他的小店。逼仄的屋子里挂满花花绿绿的风筝,造型各异。挑来选去,无非是想拣一個造型形象点儿的,或轻便合手的,使其放出去能尽量飞得高一些,美一些。
  放风筝有技巧在里面,包括放与收的把控,风向上的迎合,障碍物的躲避。近些年,城市的建设太过迅速了,拔地而起的楼房不仅密集而且高耸,电线在空中纵横交错,树木枝叶茂密而无人修剪,使放风筝时受到了种种限制。
  不过,一根细线牵着一个竹子制成的造型,借助风力在空中飘荡,忽忽闪闪的,还是生出一些趣味。孩子们高兴地奔跑和蹦跳让大人受到了鼓励和奖赏,越发想让风筝飞得更高。
  人在地上待的日子太久了,总想体验空中飞行的感觉。有了风筝,让人的这一愿望找到了寄托的一个载体。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演变成今日的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只风筝在手,或者挂在墙角,也能透出一种飘逸感,露出飞翔的姿态。
  一个好的风筝,一定是轻巧与造型精美的结合体,平衡的功夫见证一个手艺人的匠心。
  三月的风呼呼不定,使放出的风筝动荡不安,左右摇摆,有时刚一出手,就旋转着坠落下来,还是平衡没有把握好。
  同伴们的风筝升到很高了,让人不想放弃还想再尝试一次。无意之中,风筝飘了起来,轻盈地滑向辽阔的天空,手中的线跟着徐徐放出,就像母亲送出一个远行的孩子,慢慢松手,让他渐行渐远,走向更广大的天地,心里的牵挂化作这手中的一根细线,时时在梦中拉扯。
  越到高空,风筝越是平稳,几乎不需要多少技巧了,只需把线拉紧。无边的天幕成为清朗的背景,风筝造型上的美感随着张开舒展,无所依凭地显露出来,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吸引无数过往的行人不时抬头仰望。
  暮色四合时,收回手中的细线,风筝像一片落叶,荡荡悠悠地坠落下来,回到手中。空中之物,飞得再高,最终都要回到地面上来,这是它们无法逃避的宿命。
  一根细若游丝的拉线,掌控着它们的命运,使之起起落落。
  3
  我出生在一个乡下四合院里,这是一座规整的老宅子。高峰期时,里面住着几十口人,都是本家人。这是祖辈留下的资产,后代人人得以享之。
  进进出出的脚板把门前作为上下台阶的石条磨得光亮,奔走不息的辛劳并没让日子过得轻松舒坦,家大口阔带来生计上的窘迫像一块巨石压在长辈们的心里,丝毫得不到喘息。父亲早想盖一栋新房,搬离这座老宅子,但苦于手中拮据,无法实施,只得屈居在这里,动弹不得。
  没有人知道这座宅子住过多少代人了,时光的旧影投在斑驳的土墙上,让人恍惚岁月的苍老。那些原本粗壮的木柱、屋架、椽檀,被一群成天嗡嗡叫的土蜂,打上了密密麻麻的小圆孔。
  屋顶上的黑瓦经不住风吹雨打,破损残缺得厉害,临时摊了一层薄膜,但不大见效,一下雨,母亲还得忙着去找一些盆盆罐罐接漏子,滴滴答答的雨滴从屋顶瓦缝中倏地坠落下来,落在大大小小的盆子里,叮当有声。   五口之家,挤在两间逼仄的小屋里,无端地生出一些压抑。尤其是遇到落雨天,能明显感受到母亲面对屋瓦上坠落下来的雨滴在心底里溅起的悲苦。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上初中才有所改变。搬进新房很长一段时间,每到落雨天,耳边仍然漫漶着屋顶上坠落下来的雨声。
  4
  如果言说人生的坠落,要感性一些,还是以自己为例。
  初上班时,在一座水电站当工人,这是一家有百十多号职工的县级企业,也是县内最好的单位之一。大家都安于这种上班点卯、按月领钱的日子,待遇相当可观,几乎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能有一些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很多外人钦羡。
  面对大把的时光,一些人不知道干什么好。无所事事时,喝酒,打牌,闲逛,聊天,过着世俗人眼中的快活日子。其间,尽管站长一再提醒要改革,但没有多少人把这当作一回事儿,因为改来改去,无非工种上做一些调整,或前勤人员变换到后勤上去,有一点儿能力的,从一线工人转到管理岗位上来,因为都是招了工进入体制内的人了,并无下岗之虞。这样一来,很多人越发散漫,除了从事检修等工种上的一点儿技艺,其他的几乎都荒废了,很少有人再去培养别的兴趣或尝试学习别的谋生技艺。很多人谈不上什么追求,悠然自得地打发无聊的时光。
  我慢慢地嗅到了一些暗伏其中的危机,觉得青春年少不能就这么挥霍,开始尝试提笔写一些新闻报道和公文,让笔下功夫不至于生疏荒废。
  两年之后,县直一家单位看我文笔尚且说得过去,借用上来,再后来调离了人人看好的电站。当时,很多同事并不理解,甚至见面相劝,觉得放着这么安逸的生活不过,偏要去熬夜写材料,劳神费力不说,还要受别人的支派和管控。
  但我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如果电站一直这样运转下去,大家都像老僧守庙一样守着,然而,世事难料。企业改制的浪潮还是把电站也席卷进去,被一家外地企业全资收购,人员全部解聘。一夜之间,从安稳的体制内人变成下岗自主择业的社会人,每个人的生计都受到了威胁。很多人开始本能地反抗,寻求維持旧有的体制,抗拒购买者进驻,但在时代大潮面前,个人或小群体的声音被稀释得几近于无,轻若尘土。
  回首看,许多日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今日的坠落,一定是在人生中的某一个阶段,虚掷过大好的光阴,留下的这个茬口儿,需要用无法言说的付出去弥补和修复。
  人生的境况一定是这样的。
其他文献
本不属于你的疼痛 怒火  用石匠的汗水 浇开了一本书  高度提炼了 你在阳世的  风起云涌  剩下最后一张名片  暴露了你在人間经过的  蛛丝马迹  比较擦破土地的皮肤  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飘荡的灵魂 和风一样安静  山的皱纹里 长满幽灵  有太多的不舍  是累了 需要歇息  只有日月风雨 草本的终极陪伴  解不开的谜团  是谁在安排 一个生命从起点跑向终点  平凡的或是伟大的旅程  碑如果开囗
期刊
我们之间近而远着,所能做的是  于近在咫尺的屏幕里遥望彼此  所幸我们处于同一方位,随季节更迭  可以一起数落这一无是处的风雪  把话语反复说,说进旧日子里去  说进我们消磨的新鲜感里面  一辆火车的距离有多远呢?  九百公里。十个小时。两颗心。  下雨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除了沖进这琳琅满目的雨伞之中  哭一场
期刊
大年初一,天气甚好。父亲说想去钓鱼,弟弟说昌江县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往僻静的地方去。  在一处观景台上,我们停了步。弟弟从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了钓鱼的工具。三根鱼竿,一只鱼篓,一个渔捞,一筒鱼饵,还有一把阔大的遮阳伞和两个折叠小凳,一应俱全。这些都是从江西南昌带来的。说是有备而来,一点儿也不为过。  微风不燥,水波不兴。不远处的河面上,一个男人坐在一只轮胎里,双手拿着桨一样的东西,前后划行。细细看,原来
期刊
箭 扣  万里长城蜿蜒一种传说。箭扣长城,也扣在时间的弦上。万里蜿蜒的险峻,令人胆寒。  这历史的弓,谁来拉动?也许一不小心,拉弓人的手一松,箭就会毫无厘头,射入一个黑色而幽深的胡同。撒几张网,一天就过去了。打几条鱼,一生就过去了。有人想笑,就任凭他们笑去。野草的声音,嗖嗖响。柔软的小蛇,隐身于葳蕤的草丛。  箭,还扣在长城上。“任何变化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包括长城上的每一块砖,残破,古旧,朴拙
期刊
红嘴鸥似乎比往年要来得略早一些。  一位诗人这样说过:“世间万物的心灵都是相通的。”我认可这一说法。每年立冬前后,成群结队的红嘴鸥沿着预定的迁徙路线,不远万里从西伯利亚飞到德阳过冬。其间,它们经历了多少磨难,我无法得知,但近日《德阳晚报》刊登的一则消息说,一只又累又饿的红嘴鸥竟主动向路人求助,由此可见这一趟旅程是何等的艰辛与危险。  红嘴鸥来了,旌湖就热闹了,几乎天天都上演人鸟和鸣的嘉年华。我自然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钟情于辽河岸边的旧时光,怀念那里善良淳朴的人,比如三叔。  其实,三叔也不是有啥传奇故事的人。论长相,他个子不高,冬天时常穿一件没罩面的黑布棉袄,腰间围着那个年代东北农民常扎着的蓝布腰带,脚上是一双黑色五眼的系帶布棉鞋。就这身装扮,没啥特殊的。  生产队那会儿,年轻的三叔因为勤快能干,当上了生产队的车把式。有一次,他被派去外乡给队部拉盘磨石头时,狭窄的盘山道上,迎面突然驶来一辆卡车,
期刊
退休不久,我站在庭院里,审时度势,痛下决心,唤来师傅,挖去庭前所有树木花草。只留那个紫藤花架不舍得。师傅忙完走了,我便借来锄头开垦菜地,一边挖,一边默念起吴伯箫说过的话:“种花好,种菜更好。”  说实话,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特性,我其实是一窍不通的。虽说生活在安吉这个大农村,但是从小跟随父母亲在小城镇生活,没有私有农田,哪儿去种地呢?只是小时候见过外婆种一畦一畦的韭菜,然后拿到菜市场去卖,韭菜根收拾
期刊
禾场,与三合院、四合院不同,是没有院墙的外向型空场。它是江汉平原农村每家每户都拥有的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宅基地。农家人逢年过节宴请乡邻、婚丧嫁娶都在上面搭棚请客。简易的棚子只需要在靠路的一边树两根杆子与屋檐的椽櫊勾连,就能和堂屋相接,擺上十桌八桌。主持人在堂屋上方讲话,既排场又能总揽整个酒局。尽管我们这些小屁孩儿上不了正席,却能端着碗房前屋后地来回穿梭,自由轻快得像屋檐下翻飞的小燕子。  路的另一边是
期刊
我画了一片玉米林,一片正在成长的玉米林,横不成排,竖不成行,而一条白闪闪的小河,就流淌在它们的中间。我通宵达旦,用尽力气,尽量不让每一片叶子显得雷同。  我画了背景,天空、远山和村庄,这些都不可缺少。我没有画树,那也是不可缺少的,我没画它们,是因为我不想让它们衬托出玉米林的矮小。我也没有画活跃在玉米林的那些生灵,那些麻雀、田鼠、兔子和蛇。  我是多想画一群蓝色的小精灵啊!看不见它们的形体,只看得见
期刊
1  南来北往。我们惊于空旷,惊于舍弃,惊于青春。  苦难温煮热血,偌大的中国,亲密的爱情从一条铁路开始。每一个站台都是起点,每一叠思念都被一根轨道,拉向星空。  七十年代,青春是盛开的。铁路重逢盛开的青春,在新中国的大地上,蔓延出铁轨的图案。穿过一个又一个小镇、城市。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峡谷。  那些支援建设的青春,把一根钢铁抱成爱人,眼里含着泪水和热情,延伸的方向就是思念的终点。只能让脚印坚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