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大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时,理应强化图书馆的母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其母体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母体 服务 教学 科研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a)-0222-01
1 高校图书馆母体地位的定义
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是图书馆两大基本职能。情报职能即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存贮、传递等功能,这是母体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教育职能指图书馆为使用者提供文献信息知识时所产生的知识教育和人格教化等功能,这是母体对新生事物的孕育和完善。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既是输入信息流的主要窗口,又是师生创新知识、丰富完善自身修养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文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供给与利用方面,特别是在高校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其母体地位毋庸置疑,应充分发挥她的影响与作用。
2 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母体地位
2.1 注重收藏结构,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重要支柱,文献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广大师生利用图书馆进行信息传输和知识吸收,所以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图书馆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和知识需求的程度,也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虽然任何一所图书馆都不可能把所有文献信息资源收藏齐全,而高校一般开设的专业较多,师生对文献资源需求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因此,图书馆必须处理好知识资源收藏结构,充分了解本校教学、科研的实际,有计划、有选择、有方向、有重点地收集印刷型文献,并及时进行信息组织、编目和加工,以满足师生多层次、多领域的需求。
2.2 利用先进技术,加强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通过查阅图书、期刊、卡片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师生更愿意通过网络查阅、收集所需资料。由于目前世界上每年出版的科学期刊约10万种,图书发行量近100万种,文献出版量1000万件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文献量,人们要获取最新和有价值信息不得不求助于专门的机构。
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必须在传统服务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对本馆、本校、本土的文献资源如图书资料、手稿、图像、录音等实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同时争取与国际国内图书馆、信息数据库实现网络链接和资源共享,让师生摆脱时空限制,通过网络等先进技术和检索工具,自由、便捷地利用图书馆,查阅使用文献信息资源[1]。
2.3 引进专门人才,强化优质服务
实现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对现有图书馆人员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程度越来越细化、交叉和边缘化,仅仅依靠具有基本文献处理技能和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的图书馆人员,已不能满足教学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图书馆必须大胆引进和使用具有专业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熟悉和了解教学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专门人才,切实做好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及时提供优质服务[2]。
3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母体作用
3.1 树立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
高等学校既是教育机构,也是科研重要阵地,许多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均源于此,进入21世纪后,随着各种创新活动广泛开展,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有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更要树立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意识,以被动服务模式变为主动服务模式,不能等到“孩子哭了再喂食甚至才开始准备食物”,而应主动出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并收集、整理出教学科研人员所需的文献资源,并及时提供给他们。
3.2 开展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为前提,利用各种渠道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利用各种方式向用户推荐或提供新、快、准的信息来满足用户需求,以求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和快速发展。
(1)定题服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作支撑,然而由于学科专业不同、使用人员不同,所需资料也并不一样。因此,图书馆可开展定题服务方式,与相关的教学或科研人员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教学科研人员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科研课题,根据其需求,通过对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后,为其提供各个阶段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直至完成教学任务或科研课题[3]。
(2)科技查新服务。科技查新主要针对某个课题,为其检索有关的文献,对检索出来的文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反映了该科研专题的现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查新报告,实现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高层次情报研究工作,是深化和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形式。
(3)信息推送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推送服务制度,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需求,安排专人进行检索,及时把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料传送到用户手里。图书馆利用这一服务方式,可减少用户上网检索或来馆查阅的时间,提高用户教学科研工作的效率。
(4)业务培训服务。高校图书馆人员应经常接受先进管理方法和服务理念的培训,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库和检索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应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和安排专门人员到各教学院系去系统地为广大师生进行文献检索、网络搜索、电子期刊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的培训。
(5)举办各种活动。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如专题讲座、座谈会、成果介绍及各种协会活动,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获取更多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并给予评价,以便图书馆及时改善服务方式,让图书馆成为其他用户相互沟通的桥梁。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唯有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的“母体”地位作用,认真扎实地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才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真正体现自身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朝颖.Web2.0的特性及其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J].晋图学刊,2007,99(2):28-30.
[2] 张红.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新要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19-120.
[3] 刘荣.数字图书馆的个性服务[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3,(1):20-2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母体 服务 教学 科研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a)-0222-01
1 高校图书馆母体地位的定义
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是图书馆两大基本职能。情报职能即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存贮、传递等功能,这是母体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教育职能指图书馆为使用者提供文献信息知识时所产生的知识教育和人格教化等功能,这是母体对新生事物的孕育和完善。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既是输入信息流的主要窗口,又是师生创新知识、丰富完善自身修养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文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供给与利用方面,特别是在高校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其母体地位毋庸置疑,应充分发挥她的影响与作用。
2 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母体地位
2.1 注重收藏结构,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重要支柱,文献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广大师生利用图书馆进行信息传输和知识吸收,所以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图书馆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和知识需求的程度,也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虽然任何一所图书馆都不可能把所有文献信息资源收藏齐全,而高校一般开设的专业较多,师生对文献资源需求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因此,图书馆必须处理好知识资源收藏结构,充分了解本校教学、科研的实际,有计划、有选择、有方向、有重点地收集印刷型文献,并及时进行信息组织、编目和加工,以满足师生多层次、多领域的需求。
2.2 利用先进技术,加强网络化管理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通过查阅图书、期刊、卡片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师生更愿意通过网络查阅、收集所需资料。由于目前世界上每年出版的科学期刊约10万种,图书发行量近100万种,文献出版量1000万件以上,面对如此庞大的文献量,人们要获取最新和有价值信息不得不求助于专门的机构。
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必须在传统服务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对本馆、本校、本土的文献资源如图书资料、手稿、图像、录音等实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同时争取与国际国内图书馆、信息数据库实现网络链接和资源共享,让师生摆脱时空限制,通过网络等先进技术和检索工具,自由、便捷地利用图书馆,查阅使用文献信息资源[1]。
2.3 引进专门人才,强化优质服务
实现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对现有图书馆人员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程度越来越细化、交叉和边缘化,仅仅依靠具有基本文献处理技能和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的图书馆人员,已不能满足教学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图书馆必须大胆引进和使用具有专业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熟悉和了解教学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专门人才,切实做好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及时提供优质服务[2]。
3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母体作用
3.1 树立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
高等学校既是教育机构,也是科研重要阵地,许多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均源于此,进入21世纪后,随着各种创新活动广泛开展,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有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更要树立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意识,以被动服务模式变为主动服务模式,不能等到“孩子哭了再喂食甚至才开始准备食物”,而应主动出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并收集、整理出教学科研人员所需的文献资源,并及时提供给他们。
3.2 开展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为前提,利用各种渠道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利用各种方式向用户推荐或提供新、快、准的信息来满足用户需求,以求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和快速发展。
(1)定题服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作支撑,然而由于学科专业不同、使用人员不同,所需资料也并不一样。因此,图书馆可开展定题服务方式,与相关的教学或科研人员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教学科研人员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科研课题,根据其需求,通过对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后,为其提供各个阶段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直至完成教学任务或科研课题[3]。
(2)科技查新服务。科技查新主要针对某个课题,为其检索有关的文献,对检索出来的文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反映了该科研专题的现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查新报告,实现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高层次情报研究工作,是深化和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形式。
(3)信息推送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推送服务制度,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需求,安排专人进行检索,及时把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料传送到用户手里。图书馆利用这一服务方式,可减少用户上网检索或来馆查阅的时间,提高用户教学科研工作的效率。
(4)业务培训服务。高校图书馆人员应经常接受先进管理方法和服务理念的培训,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库和检索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应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和安排专门人员到各教学院系去系统地为广大师生进行文献检索、网络搜索、电子期刊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的培训。
(5)举办各种活动。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如专题讲座、座谈会、成果介绍及各种协会活动,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获取更多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并给予评价,以便图书馆及时改善服务方式,让图书馆成为其他用户相互沟通的桥梁。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唯有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的“母体”地位作用,认真扎实地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才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真正体现自身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朝颖.Web2.0的特性及其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J].晋图学刊,2007,99(2):28-30.
[2] 张红.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新要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19-120.
[3] 刘荣.数字图书馆的个性服务[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3,(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