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XXX系铝合金冷挤压成形内螺纹性能研究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择5052-O、5083-O铝合金作基材,采用冷挤压成形、切削成形两种方式加工铝合金内螺纹样件,对两种加工方式得到的样件进行拉伸、极限紧固力矩试验,结果表明冷挤压成形内螺纹性能明显优于切削成形内螺纹,是一种提升铝合金内螺纹性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5XXX铝合金;内螺纹;冷挤压成形
   中圖分类号:TG1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2-0033-03
  0  引言
  5XXX系铝镁合金属于中高强度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优良的耐蚀性、良好的焊接特性和疲劳性能,其在列车牵引变流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核心电气设备上大量应用[1]。5XXX系铝合金中,5052、5083在轨道交通装备应用较为广泛。然而,铝合金有其不足之处,5XXX系铝合金也不例外,比如螺纹连接作为机械紧固、电连接紧固的主要方式,在钢铁材料结构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铝合金结构中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传统切削方法加工而成的铝合金内螺纹,强度较低、抗扭能力偏低、耐久性较差、多次拆装后易滑丝失效。冷挤压成形(挤压攻丝)是近年来涌现的内螺纹加工新方法,其通过在工件相应位置上预制加工底孔,然后利用挤压丝锥旋进底孔,锥部棱脊部分挤压工件材料,使得材料沿丝锥牙侧流动,产生塑性变形,层层挤压形成螺纹,适用于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如铜合金、铝合金、低碳钢、含铅钢及奥氏体不诱钢等[2-3]。有研究表明,与传统切削内螺纹相比,(冷)挤压形成内螺纹强度和硬度更高、光洁度更好、抗疲劳性能更好,不产生切屑,且加工参数选择合理的情况下成本更低。但以往文献资料主要针对2024铝合金、Q460高强度钢、300M超高强度钢等材料的挤压成形内螺纹性能进行评估[4-6],关于常用5XXX系铝合金挤压成形内螺纹性能的研究仍是缺失的,且轨道交通装备应用场景特殊,基于以往的研究难以判断5XXX系铝合金挤压成形内螺纹性能是否能满足轨道交通应用要求,因而对5XXX系铝合金挤压成形内螺纹的性能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
  本文针对轨道交通常用5052-O、5083-O铝合金切削和(冷)挤压成形内螺纹的拉伸性能、极限紧固力矩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5XXX系铝合金螺纹紧固连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实验及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拉伸、极限紧固力矩来评估不同加工方式得到的铝合金内螺纹的性能差异,具体试验内容及方法如下:
  ①拉伸性能。选择5052-O、5083-O铝合金内螺纹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每种牌号铝合金分别制备M3、M4、M5、M6、M8(冷)挤压成形内螺纹和切削成形内螺纹试样各5件,不同规格内螺纹试样外形尺寸如表1、图1(左)所示。在万能拉伸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如图1(右)所示,试验参照《GJB 715.23A紧固件试验方法 拉伸强度》标准进行。
  ②极限紧固力矩。选择5052-O、5083-O铝合金内螺纹进行极限紧固力矩测试,每种牌号铝合金分别加工M3、M4、M5、M6、M8(冷)挤压成形内螺纹和切削成形内螺纹试样各1件,每个试样上加工内螺纹孔25处,不同规格内螺纹试样外形尺寸如表2、图2(左)所示。使用ET2SKA25数显力矩扳手进行极限紧固力矩测试,测试过程如图2(右)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采用(冷)挤压成形和切削成形两种方法制备5052-O、5083-O铝合金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结果如表3、图3所示,每个数据点由5件试样测试数据取平均值后得到。
  由表3、图3可知,5052-O、5083-O铝合金不同规格挤压成形内外螺纹都表现出比切削成形内螺纹更高的拉脱力,其中5052-0铝合金挤压成形方式内螺纹优势更为明显,性能提升幅度波动较小,其M5、M6、M8规格螺纹性提升幅度分别为14.5%、6.7%、9.0%,而5083-O铝合金不同公称直径挤压成形内螺纹性能提升幅度存在一定波动,以上2种铝合金均在螺纹公称直径为M5时,挤压成形内螺纹性能提升幅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4.5%、16.1%。以上结果表明,挤压成形能有效提升铝合金内螺纹的拉伸性能。
  2.2 极限紧固力矩试验结果分析
  采用(冷)挤压成形和切削成形两种方法制备5052-O、5083-O铝合金试样进行极限紧固力矩试验,结果如表4、图4所示,每个数据点由5件试样测试数据取平均值后得到。
  由表4、图4可知,5052-O、5083-O不同规格挤压成形内外螺纹均表现出比切削成形内螺纹明显更高的极限紧固力矩,且随着螺纹公称直径的增大,挤压成形内螺纹的极限紧固力矩显著增加,当螺纹公称直径增大至M8时,5052-O、5083-O铝合金挤压成形内螺纹极限紧固力矩提升幅度分别达到41.5%、32.4%。相比之下,5052-O铝合金性能提升依然更为稳定,M5、M6、M8规格挤压成形内螺纹极限紧固力矩提升率分别为17.5%、24.6%、41.5%,提升率随着螺纹公称直径的增大呈比例增长。5083-O铝合金挤压成形内螺纹极限紧固力矩提升幅度仍存在一定波动,尤其是M5及M5以下内螺纹,波动较大,但综合来看,挤压成形可使铝合金内螺纹的极限紧固力矩得到显著提升。   以上结果表明,挤压成形内螺纹拉伸性能、极限紧固力矩均明显优于切削成形内螺纹。这是由于:一方面,挤压成形使材料在三向压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晶粒内部出现滑移带,同时各晶粒均沿变形方向延伸和扭曲,使螺纹成形后材料组织呈流线纤维状,且挤压成形不会切削基材,材料晶相纤维呈连续状态未被破坏,材料的微观组织缺陷相比切削成形内螺纹更少;另一方面,挤压过程中的冷作硬化作用,形成强化层,使内螺纹获得更高的强度和硬度[7],因而表现出比切削成形内螺纹更优越的性能。当然,不同规格内螺纹性能提升的幅度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这是由于冷挤压成形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所致,工艺参数的优选是挤压成形的难点,需要反复试验优化,以达到性能最佳状态,尤其对于M5及M5以下的小螺纹挤压成形加工,钻底孔后小螺纹孔內更容易产生积屑且加工时冷却润滑条件相对较差,对底孔直径、转速、冷却液等工艺参数的选择更敏感,参数选择不合理,螺纹容易出现烂牙、局部过热烧伤、牙高不足等缺陷,影响螺纹精度、表面质量及螺纹性能,使挤压成形加工方式的优势明显下降,此外5083-O铝合金相比5052-O铝合金,强度更高、塑性相对较差,冷挤压成形难度更大,导致5083-O铝合金挤压成形内螺纹性能波动更为明显。
  3  结论
  本文对比分析了(冷)挤压成形、切削成形铝合金内螺纹之间的性能差异,结论如下:
  ①与切削成形内螺纹相比,挤压成形内螺纹拉伸性能相对更好,5052-O、5083-O铝合金性能提升幅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5052-O合金性能提升更为明显;
  ②5052-O、5083-O挤压成形内外螺纹均表现出比切削成形内螺纹更高的极限紧固力矩,性能提升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挤压成形铝合金内螺纹可靠性明显优于切削成形铝合金内螺纹,可替代切削成形铝合金内螺纹,且挤压成形方式在加工参数选择合理的情况下相对切削成形成本更低,可广泛推广应用于轨道交通装备产品。
  参考文献:
  [1]丛福官,林森,刘世雷,等.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及其对铝材的需求[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7(7).
  [2]张鹏升,杜宇波,李亚东,等.内螺纹冷挤压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行为研究[J].铸造技术,2016(6):1216-1217.
  [3]唐宜,高林干,邓才智,等.浅谈提高铝合金螺纹孔性能的三种方法[J].铝加工,2018,245(06):24-27.
  [4]郑昂.2024铝合金紧固孔的疲劳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 2017.
  [5]缪宏,左敦稳,张瑞宏,等.Q460高强度钢内螺纹冷挤压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13):164-170.
  [6]马平,王珉.300M超高强度钢内螺纹冷挤压成形[J].机械工艺师,1998(11):2-3.
  [7]徐九华,王珉.高强度钢内螺纹冷挤压成形与强化试验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6):838-843.
其他文献
泊松比取值对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探讨泊松比取值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利用Bisar3.0软件模拟了典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轮载动力响应,分别对路表弯沉、沥青面层层间拉应力、剪应力及土基顶面压应变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弯沉值随着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面层层底拉(压)应力对泊松比的变化较为敏感,中面层尤为明显;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取值大小对上面层和中面层层内剪应力影响较大,对下面层层内剪应力影响较小;土基顶面压应变随泊松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路面设计中应
文章提出并建立基于破损状况的刚柔复合型铺装性能衰变模型,对其典型病害进一步发展演变规律和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室内试验研究,提出相应的病害处治方案。结果表明:刚柔复合型铺装出现裂缝、鼓包等病害后,病害周围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上层环氧属热固性材料,在应力集中状况下,病害会逐渐发展为坑槽等病害,若未及时修补,将快速发展为结构性破损,甚至发展到下层浇注式铺装层。因此,以保护下层浇注式不发生结构性破损为原则,基于原结构恢复的养护理念,根据坑槽发展层位,进行分级坑槽修补技术研究。针对下层浇注,开发高性能预制浇注块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穿越顺层坡发生病害频次越来越多,文章以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隧道正交穿越顺层坡病害处治为例,分析隧道口坡体病害形成的原因并观察其空间位置、地质情况、变形特征、地形条件,研究显示此类病害分为滑坡变形及隧道开挖的协调变形,并有区别的提出处治方案和处治措施。研究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为了验算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全桥位移、主缆和吊杆应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分析抗风缆对大跨径人行悬索桥横向刚度的贡献以及自振特性的影响。文章以一座主跨223.5m双塔地锚式人行悬索桥为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模型,通过节点坐标和桁架单元初拉力的反复迭代,研究得出主缆和吊杆的初始内力、桥梁结构初始刚度及悬索桥初始平衡状态,为手工寻找初始平衡状态提供一种方法。研究通过在恒载、人群荷载、风载的最不利荷载工况下,对全桥结构进行静力计算分析,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文章系统研究了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胶结料的回收与再生方法,认为混入的矿粉、残留的三氯乙烯及不同回收方法会对回收沥青的性质造成影响,并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布氏
近年来,基于“窄路密网”理念的道路规划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得到逐步应用,道路红线宽度的缩小,直接影响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对于支路,横断面设计方案越来越单一。基于此,文章在分析“窄路密网”道路规划格局特点的基础上,对支路的横断面布局多样性进行分析比对,结合工程实际,对沿线不同地块性质、不同交通需求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进行探究,通过增加断面多样性,为类似道路设计方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文章结合闻垣高速古城联络线项目3段第三系半成岩高边坡开挖后产生的坡面裂缝、坡体坍塌、滑坡等病害问题,分析了坡面高度、坡面出露时间、坡面防护或封闭及时性、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第三系半成岩边坡开挖后裸露时间过长、降雨等因素对其岩土参数降低的重要影响。为减少同类病害产生,提出公路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该类地质高边坡设置,同时做好高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边坡设计时着重截排水设计及边坡防护设计,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坡面防护措施。
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常出现裂缝、局部损伤等病害。为研究提高沥青路面裂缝自愈合性能的技术手段,对微胶囊选材及制备合成工艺、掺微胶囊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特征、微胶囊在混合料裂缝愈合中的作用机理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掺入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推荐微胶囊掺量为0.4%~0.6%。试验结果对微胶囊自愈型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微胶囊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文章针对干系人、设备、设计变更、环境影响等方面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进行研究分析,结合项目进度管理的相关理论,总结了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设备材料、进度检查、质量安全等方面所应采取的措施,本研究可为保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进度顺利进行提供理论借鉴。
目前我国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不到30%,远低于发达国家90%以上利用率的水平。交通运输部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作为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点。文章设计的一套RAP试验方法,以此设计方法调整得到的混合料配合比,并采用马歇尔击实方法双面击实制得马歇尔试件,测定其物理及力学指标,进行性能验证。该设计方法的研究为探讨提高RAP掺配比例可行性,指导厂拌再生沥青拌合站生产,并高再生率沥青拌合站设备研发提供依据。RAP高掺配技术的推广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发挥积极作用,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