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项目:打造基于web2.0的中国最大的虚拟交友平台。
web2.0+SNS+社区:建立能够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和表现欲的web2.0博客群,以及基于这个基础上快速占领市场的交友搜索引擎,同时进一步开发出更多满足用户间交流关系的社区群。
关键词:测试人、博客、web2.0、交友搜索引擎
创业进展:2006年1-3月建立“测试人”testren.com等网站,总用户目前超过920万。
2006年4-9月 计划建立公司,融资500万~1000万元,数十个项目,整合成博客门户,拓展盈利模式,日流量100万~500IP以上,用户突破2000万,世界网站流量排名冲入前100位。
创业要直达用户需求
我最初的和最终的理想是一致的:建立互联网上的公益平台,让求助的人们和志愿者都有了精神的寄托,人们可以通过它互相帮助。但是我首先必须做好一个有流量、有长远商业价值的网站,才有可能来实现我的那个理想。
我的创业生涯可以追溯到1999年。那时我大四,课程相对轻松,而且正值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于是通过网络联系了20多个高校志同道合的在校学生,开始一个校园信息网的建设。当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校社团建立上网平台,帮助社团进行推广和发布社团信息。我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大网站谈校园代理合作业务,也有几家和我们进行了各层面的合作。那一年,我们还代理了全国首个大学生创业网站易得方舟上海地区的工作和北京教育报校园周刊的上海推广和新闻采集工作。
大学毕业那年,我和同学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延续之前的业务,并且为了公司活下来,做公司网站、网上卖电话卡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普通网站的建设需要大量广告资金,项目很难做大,我也感觉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学习还不够,需要继续充电,于是选择了到澳大利亚留学。在留学期间,我和两个合作伙伴建立的“澳洲华人之家”网站一度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华人网站。后来我又开办了“中国好友录”网站,也十分成功。2005年回国后,我继续互联网创业的理想,先后又创办了多种类型网站,如派对网、测试人、缘分人、友情人、投票人等,研究了从交友、活动,广告等多种网站盈利模式,最终决定从web2.0概念入手开始下一阶段创业。其中“测试人”作为自己的一个“小项目”,在独立建站后取得了辉煌成功,目前该项目发展速度迅速,已经突破1100万用户,日流量超20万IP,有两个占世界流量排名曾突破过1000名大关。
我做事情都很简单,想做就去做。我一直想做公益性网站,但又没流量又没钱,只好没有流量先做流量,没有钱先挣钱。其实,互联网的概念很简单,谁的服务做得最好,谁做的东西能够直达用户心里,谁就能成功。只要满足用户需求就会有流量,说到底,成功网站的生命在于满足用户需求。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希望更多人了解自己,因此就建立了博客。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建立博客的人又有了新的需求,就是希望考察朋友和自己的关系,于是“测试人”一类的补充形式又将大行其道。我让在我们网站注册的人自己写问题,自己答问题,完全是DIY(自助)的,于是获得了成功。从根本上说,一个人需要全方位被展现,只要满足了这个需求,就能成功。
再来说说精确交友搜索平台。目前用户中想交友的人很多,这种需求有很多,但现有的交友市场有很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定点定时,比如你想要去燕香饭店认识人,可是上QQ找不到,上征婚网站效率也非常低。而精确交友搜索平台却可以帮你找到在某一个地区范围,某一个时间段内,对同一件事都有兴趣爱好的特定群体。比如说你要找喜欢IT的人,那你一查这个网站就可以查到,这样一来便满足了人们快速交友的需求。
谈创业
“业”在佛教里比较早的说法是一切行为和以行动为目的的意念,创业就是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需求而行进的能动行为。由此可见,行动固然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创业的原动力。原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来源于大家想要得到的东西,比如更好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是想摆脱或改变现状。但不管是想要还是想摆脱,这两种动力都是推动大家去创业的原动力。因此,要创业首先得要有强有力的原动力,原动力不够深刻就根本无法支撑艰难的创业行为。
有了原动后,还要掌握创业的一些共性规律,学习和人脉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创业成功要素,这两方面搞定即可得天下。做项目一定要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但在专业之上的共性学习更为重要,对经验和规律的学习会大大提高创业的效率和成功率。创业者的缺点都很多,每跟随企业跨高一步,就需要不断地勤奋学习。最低下的学习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学规律的东西远比学具体的东西要快很多也容易很多,而最高层次的学习是跟一个已经掌握规律的人学习。
有一种比较公认的观点认为创业成功30%来自知识,70%来自人脉。创业的本源就是要实现原本没有的人和团队的需求,创业的过程必然是在团体内进行个人能力交换和在团体外进行各种需求交换,而这些需求交换的实现都要依靠人脉。建立良好的人脉,首先自我修炼是最重要的,我不相信伯乐,伯乐看中的也是实力,最有本事的人是自己做自己的伯乐。只有上到一定的平台高度,才能和这个平台的人脉打通;其次要努力的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沟通,学习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当然,创业有共性规律却更有个性规律,每个创业者的成功关键特质、理念和经历都是因人而异的,但最重要的是坦诚地展现自己,按自己的个性去做。
web2.0+SNS+社区:建立能够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和表现欲的web2.0博客群,以及基于这个基础上快速占领市场的交友搜索引擎,同时进一步开发出更多满足用户间交流关系的社区群。
关键词:测试人、博客、web2.0、交友搜索引擎
创业进展:2006年1-3月建立“测试人”testren.com等网站,总用户目前超过920万。
2006年4-9月 计划建立公司,融资500万~1000万元,数十个项目,整合成博客门户,拓展盈利模式,日流量100万~500IP以上,用户突破2000万,世界网站流量排名冲入前100位。
创业要直达用户需求
我最初的和最终的理想是一致的:建立互联网上的公益平台,让求助的人们和志愿者都有了精神的寄托,人们可以通过它互相帮助。但是我首先必须做好一个有流量、有长远商业价值的网站,才有可能来实现我的那个理想。
我的创业生涯可以追溯到1999年。那时我大四,课程相对轻松,而且正值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于是通过网络联系了20多个高校志同道合的在校学生,开始一个校园信息网的建设。当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校社团建立上网平台,帮助社团进行推广和发布社团信息。我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大网站谈校园代理合作业务,也有几家和我们进行了各层面的合作。那一年,我们还代理了全国首个大学生创业网站易得方舟上海地区的工作和北京教育报校园周刊的上海推广和新闻采集工作。
大学毕业那年,我和同学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延续之前的业务,并且为了公司活下来,做公司网站、网上卖电话卡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普通网站的建设需要大量广告资金,项目很难做大,我也感觉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学习还不够,需要继续充电,于是选择了到澳大利亚留学。在留学期间,我和两个合作伙伴建立的“澳洲华人之家”网站一度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华人网站。后来我又开办了“中国好友录”网站,也十分成功。2005年回国后,我继续互联网创业的理想,先后又创办了多种类型网站,如派对网、测试人、缘分人、友情人、投票人等,研究了从交友、活动,广告等多种网站盈利模式,最终决定从web2.0概念入手开始下一阶段创业。其中“测试人”作为自己的一个“小项目”,在独立建站后取得了辉煌成功,目前该项目发展速度迅速,已经突破1100万用户,日流量超20万IP,有两个占世界流量排名曾突破过1000名大关。
我做事情都很简单,想做就去做。我一直想做公益性网站,但又没流量又没钱,只好没有流量先做流量,没有钱先挣钱。其实,互联网的概念很简单,谁的服务做得最好,谁做的东西能够直达用户心里,谁就能成功。只要满足用户需求就会有流量,说到底,成功网站的生命在于满足用户需求。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希望更多人了解自己,因此就建立了博客。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建立博客的人又有了新的需求,就是希望考察朋友和自己的关系,于是“测试人”一类的补充形式又将大行其道。我让在我们网站注册的人自己写问题,自己答问题,完全是DIY(自助)的,于是获得了成功。从根本上说,一个人需要全方位被展现,只要满足了这个需求,就能成功。
再来说说精确交友搜索平台。目前用户中想交友的人很多,这种需求有很多,但现有的交友市场有很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定点定时,比如你想要去燕香饭店认识人,可是上QQ找不到,上征婚网站效率也非常低。而精确交友搜索平台却可以帮你找到在某一个地区范围,某一个时间段内,对同一件事都有兴趣爱好的特定群体。比如说你要找喜欢IT的人,那你一查这个网站就可以查到,这样一来便满足了人们快速交友的需求。
谈创业
“业”在佛教里比较早的说法是一切行为和以行动为目的的意念,创业就是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需求而行进的能动行为。由此可见,行动固然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创业的原动力。原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来源于大家想要得到的东西,比如更好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是想摆脱或改变现状。但不管是想要还是想摆脱,这两种动力都是推动大家去创业的原动力。因此,要创业首先得要有强有力的原动力,原动力不够深刻就根本无法支撑艰难的创业行为。
有了原动后,还要掌握创业的一些共性规律,学习和人脉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创业成功要素,这两方面搞定即可得天下。做项目一定要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但在专业之上的共性学习更为重要,对经验和规律的学习会大大提高创业的效率和成功率。创业者的缺点都很多,每跟随企业跨高一步,就需要不断地勤奋学习。最低下的学习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学规律的东西远比学具体的东西要快很多也容易很多,而最高层次的学习是跟一个已经掌握规律的人学习。
有一种比较公认的观点认为创业成功30%来自知识,70%来自人脉。创业的本源就是要实现原本没有的人和团队的需求,创业的过程必然是在团体内进行个人能力交换和在团体外进行各种需求交换,而这些需求交换的实现都要依靠人脉。建立良好的人脉,首先自我修炼是最重要的,我不相信伯乐,伯乐看中的也是实力,最有本事的人是自己做自己的伯乐。只有上到一定的平台高度,才能和这个平台的人脉打通;其次要努力的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沟通,学习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当然,创业有共性规律却更有个性规律,每个创业者的成功关键特质、理念和经历都是因人而异的,但最重要的是坦诚地展现自己,按自己的个性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