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教:“根”植于行业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武器”,也被我国职教界所推崇。中德职教合作已有31年历史,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自2006年以来,今年已成功召开5届。透视德国职教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职教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而行业则搭建起了职教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当“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成为困扰职教深入发展的羁绊时,植根于行业的德国职教无疑为中国职教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行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目前,中国职教管理基本上以教育部门内部管理为主,而且采取了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剥夺了行业的话语权,行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不够,由此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羁绊。而德国则从法律上确定了行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行业的参与保障了德国“双元”办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法律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在德国,政府和行业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如联邦《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同时还有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构建了有法可依、依法洽教、违法必究的法制体系,这一体系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与行业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同步
  
  在德国,其职业教育以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了350个左右的职业(工种),每一个职业(工种)的学生都有准确的岗位定位和明确的岗位目标。根据经济结构的调整。新的行业产生、新技术的应用及新知识的更新,每年都要对其进行论证评估。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内容、手段,更新先进的实验设施、设备,以确保所有的职业(工种)都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以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
  
  行业企业的主体特征保证校企合作无缝对接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一种双方必须遵循的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办学制度。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社会褒誉的获取、企业劳力的占有、未来人才的培养,增强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热情,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使企业均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企业内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有相应的进修措施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统筹协调作用
  
  德国法律规定:所有企业必须在本区域内的行业协会登记,参加工商行业协会、手工业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相应的行业协会。每个行业协会都设有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开展对承担培训工作的企业进行教育资格和质量评估、认证工作,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管理和决策,负责组织学生考试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工作。德国行业协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行业的教育政策,促进了政府、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合作,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德国行业协会还仲裁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培训纠纷,接受企业和职业学校就培训问题所进行的相关咨询,并协调学校与企业在教学安排上的矛盾,与教育主管部门沟通职教信息等,发挥联系政府、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和企业的中介作用。
  
  实施严格的行业岗位准入制度
  
  德国的资格制度具有非常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350多个职业(工种)都具体规定了培训的类别、名称,培训范围及重点。培训时间等,无论哪种资格都要经过考试取得,企业和职业学校不能单独自行考试,而要由行业协会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负责实施。同时进入任何行业都必须参加职业培训,获得资格证书,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同时,一个普通技工要升为高级技工,需要去高层次的职业学院继续深造,然后由行业协会等单位来组织高一级的考试。考试通过后提升为高级技工,工资待遇也相应提高。
  
  推进我国职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思考
  
  通过对从德国行业举办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中透析,笔者认为,要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必须理顺政府职能,重点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解决以下问题:
  
  建立并完善职教与产业行业依存的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与产业及行业之间是一种“皮之不存,毛将蔫附”的关系。职业院校及其职业教育的存续与发展,必然依附并服务于一定产业及行业,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的。当地产业及行业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是职业教育的经济基础。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应坚持依附并服务于自己的产业及行业,主动与当地的产业及行业合作,共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构建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和社会服务平台,实现促进当地产业及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我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属于教育部门主管,属于行业主管的院校很少。总体来说,行业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职业院校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还不突出,支持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还不到位。因此,需要行业各级管理部门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统筹,将其纳入地方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规范行业就业秩序,积极推进就业准人制度的实施,为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并要在经费、项目、科研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倾斜和支持职业院校,促进行业职业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
  
  建立并完善职教与行业企业校企合作体制
  
  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城乡人才市场的供求及变化,是制约职业教育存续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行业及企业的人才需求决定了职业人才素质、知识和技能等规格。因此,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必须与行业及企业建立依存的人才培养就业办学管理体制,采用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形式,实现毕业生就业目标。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有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目前企业似乎是把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为一项公益事业,一种社会责任,而没有认识到是企业自身的一种内在需求,同时,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没有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因此要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依存的校企合作体制。
  
  建立并完善共同依附并服务于产业及行业的教科产结合的教学体制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形成和发展,除了先天和后天禀赋的资源条件外,主要依靠科技和人才。产业科技主要由行业科研院所研发,由行业推广部门推广普及,产业人才主要由行业职业院校培养。但职业院校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必须掌握行业研发并推广的最新科学技术,同时掌握职业 理论知识、科学试验研究、科技推广普及等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实行教、科、产相结合的教学体制。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及其科研院所,由科技部门管理;科学技术推广由行政业务部门管理;职业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现有的行业协会,仅是一种学术性的社团组织,一般不具备沟通、协调、处理产业及行业的科研、推广与教育事务的职权。因此,要通过立法促进产业及行业的教、科、产三者有机结合,并建立正常有效的运行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职院校间资源共享的合作管理体制
  
  在职业教育领域,职业院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所有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另一个是行业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职业院校及其职业教育,在共同依附并服务于产业及行业的过程中,既要彼此认识到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求共享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共同发展;又要彼此认识到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求在公正、公开条件下公平竞争,在优胜劣汰机制下促进行业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并完善职业院校之间资源共享的合作管理体制,统筹并管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职教法规、教学文件和公共办学条件等资源,为所有职业院校共享,这是保障职业教育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发展的关键。
  
  建立并完善职教以行业为主的考核评价体制
  
  职业教育依据行业及企业的需求培养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实训内容、考核评价标准、师资水准、实验实训配备等,必须由行业及企业来制订,并由行业及企业进行过程考评与管理。在职业人才输出时,也必须按行业及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办法进行考核与鉴定,形成以行业为主的由行业与学校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制。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都由学校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安排,考试考核的组织也是按照学校标准进行的。当前职业院校虽然积极推行“双证制”,但我国企业聘用人才时,并未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准入依据。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并实行由行业考核评价、行业准入和行业保护的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职教与地方经济融合的运行体制
  
  一定地区一定时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对职业人才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形成相匹配地区的职业教育及其办学规格。一定地区的行业门类与产业结构,形成相匹配地区职业院校及专业结构。当地行业、产业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是当地职业教育的经济基础。当地的经济基础决定当地上层建筑的职业教育。为此,各职业院校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向,始终依附地方,主动与地方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构建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和社会服务平台,共同依据当地产业结构调控优化专业结构,在共同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职业院校及职业教育的存续与发展。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土壤,地方产业结构优势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向职业教育人才层次提出了要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以赢得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拓宽其施教的区域、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其办学的知名度、美誉度,形成一个良好的办学机制,推动其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意义所在。
  从行业在德国职教中的作用中,我们应该有所借鉴,那就是:职业教育的“根”应植于行业,职业院校的办学应该紧紧地依托行业,加强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协作,积极构建以行业及企业为主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模具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文章根据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和教育现状,结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当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资源为基础,保质保量,注重特色。高职院校应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发挥办学规模效应,优化或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系统以
[摘要]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是现在很多高校数学教师的共识,从而构建这种教学改革过程中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很重要。文章介绍了石家庄铁道大学数理系在将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史及数学文化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修改、分析等方面所作的一些探讨,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指标的客观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作
[摘要]刑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学课程,其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刑法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刑法学课程面临的诸多挑战,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改进刑法学的教学方法:一是改革课堂教学;二是增加案例讨论;三是注重理论研讨;四是重视实践教学。  [关键词]刑法学 挑战 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刘红(1975— ),女,河北定州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河北
近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信息发布会,宣布将于2012年3月10日至3月25日在北京、郑州、成都、上海、西安、武汉和广州七个城市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届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应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建立
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微软公有云服务WindowsAzure已经在国内正式运行了差不多一个月。一个多月前的5月22日,微软CE0鲍尔默在上海宣布WindowsAzure于6月6日在中国开放注册
Fitl4E/15E是索尼面向学生群体和家庭用户,以超凡游戏、音乐体验为核心打造的VAIO影音娱乐旗舰机型,自面世以来广受欢迎。近期,索尼(中国)发售了VAIOFit E系列(包括Fit14E/15E)笔记本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文章把案例教学引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月20日上海讯t全球领先的外设厂商罗技今天在北京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举行“罗技G系列.绝胜科技“上市发布会.宣布正式启用旗下高端游戏外设“罗技G系列”品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