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石材产业基地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蛟河域内的花岗岩石材资源丰富,总储量达100亿立方米,其中饰面花岗岩储量已探明47亿立方米,素有“关东石材第一乡”之美誉。近年来,蛟河市依托丰富的石材资源,深入实施“三化三动”战略,将发展思路从“小规模、大群体”调整为“一业特强、多业并举”,坚持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特色产业为支撑、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第一要务,全力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石材产业基地。
  
  加快“两园三地”建设
   “两园”建设,即石材工业园区建设和非石材工业园建设。蛟河市一方面充分发挥吉顺石材工业园区平台作用,紧紧抓住保林矿区资源开发有利契机,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加快石材产业发展。2007年以来,通过BT项目建设,投资1.2亿元加强吉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利用吉长两市,高速出口设在园区的有利条件,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规划建设吉达非石材工业园区,承接吉、长两市和高新区的项目辐射,发展非石材工业项目。截至目前,园区成功引进了以福建内外矿业、新加坡南北矿业、大连塞维矿业等为代表的50多家域外企业,其中超亿元项目9个,5000万元项目20余个。另外,蛟河市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胆启动创业园建设。投资1.2亿元建设创业孵化器,新引进大锯78台套,小锯50台套,年增加产值2亿余元,税收增长600余万元。涌现出一批创业小老板。
   蛟河市充分利用天岗石材产业园区石材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石材生产基地、加工基地、销售基地,力争形成南有“福建水头”、北有“吉林天岗”的石材产业格局。
  拉长石材产业链条
   在做大做强石材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蛟河市紧紧围绕石材产业,大力发展矿山机械制造、矿山锯、电动工具、组合锯、合金刀头、冷却液、磨具磨料、吊车叉车和劳保用品生产等配套企业进入石材区。依托吉亚锯片项目,重点引进福建银华、福建和盛、福建创新等矿山机械加工企业入区。培育鑫路冷却液和华杰合金刀头生产企业,促进其尽快做大做强。
   石材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建筑、运输、仓储、物流、餐饮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末,区内有大小建筑安装公司24家,货站69家,餐饮110多家,出租车300多辆,40吨以上运输车70多台。第三产业产值由2003年以前的几百万元,增加到10.74亿元。加快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建立银企会商制度,建立和完善以现有的蛟河天岗经济开发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运用银行贷款、项目融资、融资租赁等多种方法,支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继续做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扶持创业者,孵化小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竞争能力。目前,已有120余位农民成为石材企业负责人,这些企业每年可实现产值2亿余元,利润3000余万元,并有51户企业正在孵化中。
  大力招商引资 推进项目建设
   蛟河市立足石材资源,坚持主动出击,发挥招商部门的主体作用,锁定福建等石材产地,全力跟踪世界闽商等企业,引进资金实力雄厚、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产品附加值高、财政支撑能力强的大企业入区,包装重点项目,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大力提升招商水平,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截至2010年末,累计入区企业471户,累计投资额60.26亿元。仅2010年,园区共引进项目48个,投资额15.6亿元。其中以福建内外矿业为主的石材综合开发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祥和石材为主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以石材产业配套服务中心为主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并形成了梯次抓好、续建一批、新建一批、攻关一批的工作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简化住院病人出院流程,改善病人看病就医感受,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推行“分时出院结算”模式。医护人员根据病人出院需求,在病人出院前一日完成下医嘱、取药、开诊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找出了发展过程中所遇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现阶段国家倡导的“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培养方式,给
[编者按]平陆县农机服务中心依托黄河滩涂开发中大面积种植优质大豆的区位优势,小杂粮加工建立了原料生产基地,创办了小杂粮加工企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有益于转变职能、强化
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TiO2材料,由于独特的有序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介绍了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的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及其
2011年10月23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指出,我国能源格局正在呈现出开采西移、增速变缓、结构优化、供应多元等四大趋势。   首先,我国能源开采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明显。以煤炭为例,过去主要产量在山西,现在陕西、内蒙、宁夏等省区煤炭发展较快,下一步,还呈现出向新疆等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   其次,能源消费增速变缓的趋势明显。据统计,2002-20
多年来,吉林省皮革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吉林省作为畜牧业大省,省内可用于制革的资源极其丰富.但皮革加工能力却相对不足:省内革制品消费市场
这款妙趣横生的透明鲸鱼造型鱼缸.充满趣味的设计足以让它成为一件抢手的艺术品。